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beyond

编辑 |小白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重心向质量与效益倾斜,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实体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对金融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既要精准匹配产业升级需求,又要守住风险防控底线。尽管行业整体增速放缓,但市场对专业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依然稳定。

建设银行(601939.SH,0939.HK,建行),无论是在2024年财报里,还是业绩发布会上,都不忘强调:紧抓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承担金融强国使命。

当行业进入精耕细作的新周期,建设银行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核心,通过资产负债稳健协调、核心指标均衡优化、资产质量持续夯实及战略纵深布局,展现出"稳中提质、稳中谋进"的经营特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营质效全面领先,核心指标凸显韧性

(一)资产负债协调增长,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截至2024年末,建设银行资产总额达40.6万亿元,较上年增长5.9%,其中贷款和垫款净额25万亿元,增幅8.5%,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加大。

负债端表现尤为亮眼:吸收存款余额28.7万亿元,其中活期存款占比42%,保持市场领先。负债结构优化带动付息成本显著改善,同期存款付息率1.65%,同比降12个基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建行2024年财报)

建行在保持规模合理增长的同时,实现存款活期余额占比提升,负债质量提升进而为净息差企稳奠定基础。

(二)盈利能力稳居同业前列

2024年,建行营收7501.5亿元,净利润3362.8亿元,同比增长1.2%,在行业净息差普遍承压背景下展现经营韧性。

核心指标呈现"三高两优"特征:净利息收益率1.51%、平均资产回报率0.8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69%均居四大行之首;成本收入比29.58%、资本充足率19.69%,彰显运营效率与风险抵御能力。

资本充足率19.6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48%的超额安全边际,为业务拓展提供充足空间。按照一级资本排名,建行连续11年位居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第二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建行2024年财报)

(三)不良率持续改善,资产质量持续夯实

2024年末,建行不良贷款率1.34%,较上年下降3个基点。不良贷款中,关注类贷款占比1.89%同比压降55个基点,潜在风险敞口持续收敛。与此同时,建行拨备覆盖率233.6%,风险抵补能力保持充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建行财报)

(四)分红机制彰显长期配置价值

2024年,建行拟派发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206元,全年股息合计每股0.403元,分红总额1007.5亿元,占净利润比例持续保持在30%的水平。

以当前股价测算(截至2025年4月3日),建行H股股息率维持在5.8%高位,对应PB估值0.51倍,在低利率环境下凸显高股息资产的配置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建行2024年财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略纵深服务实体,五篇大文章成效显著

(一)重点领域精准滴灌

2024年,建行信贷投放呈现“三升一稳”特征: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99万亿元,同比增长11%;制造业贷款3.04万亿元,同比增长12.3%;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2.84万亿元,同比增长26.6%。三大重点领域贷款投放增速均超整体贷款增速。

与此同时,建行投向基建领域贷款保持稳定,水利及公共设施贷款新增基本与上年持平。区域协同方面,京津冀、长三角等国家战略区域公司类非贴现贷款新增超7700亿元,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金融五篇大文章系统推进

科技金融:创新“技术流”评价体系,科技相关产业贷款余额超3.5万亿元,承销科创票据72期,规模190.1亿元,专业化科技支行覆盖主要创新高地。

绿色金融:绿色贷款余额4.7万亿元,同比增长21%;参与境内外绿色债券承销规模1863.9亿元,推动子公司绿色投融资形成协同效应。

普惠金融:贷款余额3.4万亿元,服务客户336万客户,较上年增加18.5万户。“建行惠懂你” 平台注册个人用户2451万户,认证企业1414万户;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网点约1.4万家,配置普惠专员超2.2万人,已挂牌普惠金融特色网点2880家,构建起立体服务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建行2024年财报)

养老金融:“健养安”品牌建设加速,年金管理规模突破6200亿元。推出手机银行“安心版”养老专区,打造60家“健养安”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全面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

数字金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近8000亿元,“建行云”整体算力规模和服务能力保持同业领先,数字人民币场景应用交易笔数居同业首位。

(三)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

2024年,针对房地产领域,建行全面落实“保交房”政策,房地产贷款新增同比持平,同时积极推进“三大工程”建设,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贷款成功落地。

2024年建行房地产贷款的不良规模与不良率实现了双降,其中不良率比上一年下降了0.85个百分点。下一个阶段,建行会继续落地房地产领域一揽子的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继续助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和健康发展。

地方政府债务方面,通过债券投资稳定增长,支持财政政策实施,实现风险缓释与业务增长的动态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化改革与科技赋能双轮驱动

(一)推动数字化转型

2024年,建行重构"七大体系"管理框架:包括客户服务、风险内控、信息科技等模块,推进板块化穿透式管理。

同时,建行完成核心系统分布式转型,GPU等新型算力占比达23.4%,自主研发的DeepSeek-R1金融大模型已在智能客服、授信审批等58个场景落地,“建行云”算力规模达507.7 PFlop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建行2024年财报)

(二)跨境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2024年,建行贸易融资投放量2.15万亿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5万亿,英国清算行累计清算量达126万亿元保持亚洲外最大地位。通过深化RCEP区域服务网络,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融资超600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建行2024年财报)

(三)ESG建设迈向国际标杆

2024年,建行明晟ESG评级跃升至最高等级AAA级,其社会责任实践获《亚洲银行家》《金融时报》等权威机构多项大奖,标志着建行的ESG建设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建行2024年财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金融业百年变局中,建设银行以国有大行的使命担当,将自身发展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全局,诠释了新时代金融与实体共生共荣的深层逻辑。

面对全球经济波动与产业转型的双重挑战,建行以“服务实体”为锚,将金融活水精准引向创新前沿与民生短板,不仅塑造了差异化竞争力,更在行业范式重构中树立了价值标杆。

其“五篇大文章”不仅是业务布局的升级,更是对金融功能本质的回归——从资本中介转向价值共创,从规模驱动转向生态赋能。通过科技与责任的双向奔赴,建行正推动银行业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引领”,以金融之力催化社会效率跃迁,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具韧性的发展动能。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