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夷陵惨败之后,生命也走向了结尾。

在临终前,他向众人完成了托付重任,其中诸葛亮为丞相,治理政事;李严手握兵权,统领蜀中兵将。

在这次托孤过程中,貌似唯独忽略了赵云,难道刘备不信任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事根源

如果关羽大意失荆州是蜀汉下坡路的开始,那么刘备的夷陵之败便是蜀汉走向灭亡的预兆。

如果按照诸葛亮在隆中的预想,他们在夺下荆州和益州之后,应该继续联合孙权,齐力攻打曹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能够吞下中原,那刘备就离匡扶汉室不远了。

不过在这期间有一个关键点,那便是荆州不能出问题。

荆州作为三国的必争之地,同样也是东吴和蜀汉矛盾的集结点,很难得到和平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刘备虽然更早应刘表的邀请,进入荆州新野,但始终未能名正言顺地得到过此地。

反倒是曹操从刘琮手中得到了荆州,算是荆州名正言顺的主人。

不过在赤壁之战中,因为曹操的大败,失去了对荆州的控制权,从而落入孙刘两人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孙权和刘备对荆州的掌控也是非常混乱的,刚开始刘备占据了荆州南部的四个郡,而孙权看似占据的领土最少,却手握最重要的南郡。

没想到的是,孙权并未在荆州占到一丝便宜,大将军周瑜还因此病逝,没办法只好将荆州“借”给刘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因为这个“借”字,导致荆州的归属非常混乱。

很多人说这是诸葛亮的一步臭棋,还不如弃荆州而自守,也好过在这块是非之地浪费时间。

可对于诸葛亮来说,这一步棋正是就是妙手,他想在乱中取胜,利用荆州加强与东吴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只要荆州在刘备手中,东吴就还拥有荆州“名义”上的所有权,而一旦被曹操夺去,那荆州就彻底没了。

诸葛亮就像顶尖的棋手,他正是利用荆州模糊不清的归属权,使得东吴不敢轻易与蜀汉翻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想到的是,关羽竟然在荆州发动了襄樊之战,这一下击溃了孙权的心理防线。

如果关羽真能夺下襄阳和樊城,那么荆州就再也不会回到东吴手中。

因此,孙刘联盟也在此刻瞬间瓦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以为只是丢掉荆州,令人没想到的是,随着荆州一起丢掉的还有关羽的性命。

关羽一死引发了一系列的蝴蝶效应,张飞也在阴差阳错下死在了东吴手中。

见两兄弟一死,刘备也彻底失去理智,发动了夷陵之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夷陵惨败

其实在刘备准备出兵的那一刻,蜀汉都不用和东吴交战,这场战争的结果就已成定势。

因为曹魏不可能放任刘备顺利吞并东吴,曹军一定会在孙权落入下风的时候对蜀汉发兵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当时蜀汉本就因为蜀中之战和汉中之战损失惨重,并没有那么士兵可用。

再加上在荆州丢掉的士兵,蜀汉可谓是相当疲惫。

对于这次兵出夷陵,诸葛亮和赵云那是百般劝阻,都希望刘备能停下这次堪称疯狂的出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劝阻的下场便是两人全部留在蜀中守家,刘备只带着一众年轻将领上路了。

这些初出茅庐,并未打过什么大仗的蜀军,在猇亭遭遇了东吴前所未有的阻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将领因为缺乏作战经验,将营寨设置在丛林茂密的山林之中,最后引发了火烧连营。

赵云听闻前方大败,并没有幸灾乐祸,而是快马加鞭,用最快的速度赶到白帝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陆逊大军见赵云赶来救驾,也选择退兵,不再追击。

看到这里,刘备理应感激赵云,可他为何会在后续托孤时选择忽略赵云呢?

想搞明白这个问题,还需要看刘备此时的动作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刘备在逃到白帝城后,因为心情郁结,不久便染上了重病,身体状况江河日下。

而此时东吴还在虎视眈眈看着蜀汉呢,随时准备向西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刘备此时要撑一口气,绝对不能让东吴看出自己的颓势。

如果现在刘备将兵权转交给赵云,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直接告诉东吴自己身体不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刘备还在担心一个问题,那就是益州本土势力是否还继续忠诚于自己。

因为当时刘备入主益州还没多久,很多益州的本土豪门望族对他还处于观望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刘备入主益州后,曾率领益州士族在汉中大败了曹操,但益州百姓同样损失惨重,并未在汉中取得多少实际利益。

而接下来关羽又大意失荆州,导致益州士族开始质疑刘备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刘备不能率领益州士族夺取天下,那益州百姓为什么要舍生求死地追随他?

当年益州士族能舍弃刘璋投奔刘备,现在他们也能舍弃刘备再寻明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备在攻打东吴的时候,一方面是想给两兄弟报仇,另一方面也是想向益州士族们证明一下,他也是有实力夺取天下的。

可没想到,夷陵之战会输得这么惨,刘备还担心益州内乱。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刘备苦思冥想了一出托孤大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升暗贬

在刘备惨败夷陵后,他立马在白帝城召见了一名叫李严的官员,并将其封为尚书令。

虽然这次任命看似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却蕴含了刘备的大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这个李严并不是土生土长的益州人,但他很早的时候就跟着刘璋了。

刘璋认为李严十分有才能,便让他从成都县令开始做起,并最后做到了兴业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在刘备入蜀的时候,李严还曾和益州本土协力合作,试图阻拦过刘备大军。

因此,刘备现在提拔李严,相当于向益州士族证明,蜀汉依旧和益州本土势力站在一起,同生共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刘备去世之前,他将朝政大事尽数托付给诸葛亮,而将兵权尽数交给李严。

看似李严手握兵权,但其实主要决策权全在诸葛亮手中。

同时,他还让李严镇守永安,而让赵云回到成都保护刘禅的安危,同时也可以监察百官动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李严这个蜀汉“大将军”,实际行使的权力还不如赵云这个翊羽将军权力大。并且益州士族也不能对这次夷陵之败指责什么。

毕竟刘备已经去世了,想要指责的话只能针对李严,而李严和他们这些本土势力又是一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便是刘备的明升暗贬,名义上交给李严兵权,让其独守白帝城,不能随便脱身。

然后,他让诸葛亮携手赵云,回到成都完成刘禅的登基大事。

而在第二年,诸葛亮安排赵云在成都担任选拔武将的职责,慢慢完成蜀汉大将的换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次托孤大戏中,刘备和诸葛亮、赵云三人完美地躲过了一次政治危机,帮蜀汉渡过了这次难关。

不过这需要三人百分百的信任,其中赵云的隐忍更是重头戏。

看似托孤时未提赵云一句,但刘备托孤大戏全在围绕赵云来做,而稳重的赵云也没有辜负他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