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四川省商务厅、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等9部门联合制定的(下称方案)正式出台,围绕培育产业优势、提升流通水平、丰富消费体验、夯实配套支撑4个方面提出12条创新措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7年,四川汽车保有量突破1850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400万辆、汽车后市场规模达7000亿元。这是四川首次针对汽车后市场出台的专项政策

名词解释>>

汽车后市场: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包括二手车交易、维修保养、配件用品、汽车改装、汽车金融、回收利用等全过程,是汽车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显示,2024年四川汽车保有量达1623万辆、居全国第7位、同比增长5.3%,其中成都汽车保有量全国第一、近700万辆;四川二手车销售、动力电池、售后维修等产业辐射整个西部市场。

12条创新措施重点以“汽车+产业”全链提升、“汽车+消费”场景建设、“汽车+周边”延伸领域等主题进行突破。

“汽车+产业”全链提升方面,方案提出发展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完善回收利用体系、拓展汽车整零协同空间等。比如,支持电池头部企业迭代升级锂电池产品,发展钒液流、钠离子、氢燃料等新型储能技术,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跨区域协同共建全省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体系等。又如,建立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产能监测机制,动态发布拆解产能预警和风险提示,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合理投资等。再如,聚集发展关键零部件制造、软件数据服务和化工新材料等产业,提升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能级和水平等。

“汽车+消费”场景建设方面,方案提出要促进二手车高效流通、培育发展汽车赛事活动、建设汽车自驾旅居场景、增强汽车文化体验供给等。比如,为增强二手车流通能力,将通过电池梯次利用等方式提升新能源二手车辆残值,提高新能源二手车置换率;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申创全国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城市,加快建设二手车流通中西部枢纽等。

针对丰富汽车后市场消费体验,方案提出支持成都天府国际赛道导入国内外知名品牌赛事资源,广泛开展拉力赛、耐力赛、漂移赛等汽车竞技赛事;因地制宜发展自驾车旅居车露营集结赛、卡丁车初级赛等群众性汽车赛事活动。同时,沿“大蜀道”文化旅游走廊和国道318/ 317旅游景观道等建自驾车旅居车露营地,布局完善汽车影院、汽车餐厅、汽车酒店等多元化业态和设施。

“汽车+周边”延伸领域方面,将完善汽车基础设施配套、优化汽车金融服务支撑、加强汽车人才队伍建设。具体举措包括,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向农村片区延伸覆盖,规范开展汽车附加品融资,探索基于停车设施产权和使用权的抵押融资、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以及培育汽车电机控制、动力电池和辅助驾驶系统检测维修技术技能人才等。

一图读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 四川省商务厅网站、四川日报

编辑 | 李星彤

校对 | 聂行

责编 | 张可

审核 | 陈春晓

版权声明 | 本文仅作分享之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