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本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然而各大医院眩晕门诊却迎来就诊高峰。北京中医专家张小中主任诊室里,前来求诊的患者络绎不绝。据临床统计,春季眩晕患者中约60%存在气血不足问题,其中中老年女性占比高达七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接诊的眩晕患者有个共同特点,"张主任指着诊桌上的脉枕说,"他们的脉象多呈现细弱无力,舌质偏淡,这些都是典型的气血不足征象。"中医理论认为,春季阳气升发之际,若气血储备不足,难以顺应生发之性,自然出现各种不适。
气血不足型眩晕患者往往表现出三大特征:首先是眩晕发作时伴有明显的疲劳感,稍微活动就心慌气短;其次是面色萎黄或苍白,唇甲色淡;再者是睡眠质量差,多梦易醒。张主任特别提醒,这类眩晕多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针对气血不足引发的春季眩晕,张主任注重整体调理:
在膳食调理方面,张主任推荐"四红汤":取红枣、红衣花生、红豆、枸杞各30克,加入适量红糖炖煮。这道药膳特别适合春季调养。临床观察显示,连续服用21天的患者,气血指标改善率达78%。
在中医外治方面,张主任的治疗效果显著:选取百会、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采用隔姜灸的方式,每周2次。配合耳穴压豆疗法,选取心、肝、脾等反射区,可持久刺激气血生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