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助产术
苏格拉底如何提问
作者丨书杰
点击观看↓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苏格拉底提问法,就是:通过不断提问,让对方自己发现问题、找到答案。
比如你迷路了,有人不直接指路,而是一步步问你“刚才路过的建筑是什么颜色?”“周围有没有明显的标志?”最后你自己恍然大悟:“哦!该往左走!”
↑内容来自《苏格拉底的方法》↑
01.
苏格拉底提问法

↑《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有个著名比喻:知识像种子一样埋在人心里,提问者就像“产婆”,帮人把答案“生出来”。因此,苏格拉底提问法也叫思想助产术。提问者从不直接给答案,而是通过连环提问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逻辑漏洞,最终自己推导出结论。
有人问“什么是勇敢”,苏格拉底不解释概念,反而会反问:“战场上的冒进算勇敢吗?面对恶势力保持沉默算勇敢吗?”通过这种对话,对方会意识到“勇敢≠无脑冒险”,而是需要智慧和判断。
02.
提问三个关键原则

具体来说,这种提问方法有三个关键原则:
▎不预设立场
这是苏格拉底方法的关键,提问者要承认自己的“无知”,不带预设答案提问,要保持开放心态。
▎逻辑拆解
要像剥洋葱一样追问,从表面问题一层层挖到核心矛盾。
▎让对方自己打脸
通过逻辑漏洞的暴露,最终让对方发现原来我之前的想法站不住脚,最后让对方主动修正错误。
03.
如何提问?
四个具体步骤

这种提问方法,具体来说有四个实操步骤:
▎澄清概念
当对方说“我要成功”时,立刻追问:“你说的成功是指赚100万,还是活得自由?”
这叫澄清概念,因为定义不清的问题,注定得不到正确答案。
▎挑战假设
比如有人坚持“不加班就是不上进”,你可以立刻追问:“每天加班但效率低下的人算上进吗?有没有人准时下班却升职了?”——这叫挑战假设。很多人的思维困局源于从没检验过的“隐性假设”,比如认为“有钱=幸福”“瘦=美”,这一步就要拆掉人们思维里固有的假设认知。
▎多角度提问
要证据:“有什么数据支持这个结论?”比如减肥药广告说月瘦20斤,可以问实验样本量。
找反例:“你说北方人都豪爽,那我认识的细腻的东北朋友怎么解释?”
换视角:“如果你是老板,会怎么看员工要求加薪?”
想后果:“如果人人都这么做,社会会变成什么样?”
▎回到原点看透本质
经过前三步的“轰炸”,最后问:“现在你觉得问题的关键是什么?”这时候对方往往会自己总结出核心矛盾,比如“原来我不是讨厌工作,而是受不了领导的双标”。
这叫回归原问题。
04.
日常应用实操

说了这么多方法论,下面我们来说一说在实际生活场景中,该如何应用这种提问法?
场景一
教育孩子写作业
孩子说“数学题太难了”,你不要直接教解法,而是问:“题目里哪个词让你困惑?以前遇到过类似题型吗?”
场景二
职场开会讨论
当同事说“必须降价促销”,你可以反问:“客户投诉的核心是价格吗?有没有其他因素被忽略了?”
这运用的是“挑战假设”原则。
场景三
自我反思决策
想跳槽时自问:“我追求的是高薪,还是成长空间?如果降薪30%但能学新技能,会考虑吗?”
05.
提问比答案更重要

答案会过时,但提问的能力永远保值。现代社会信息爆炸,但多数人只会“吞咽答案”,而苏格拉底式提问教会我们:
○ 警惕“绝对正确”的断言(如“专家说…”)
○ 区分事实与观点(“数据证明”vs“我感觉”)
○ 在争议中发现思维盲区(“反对者可能怎么想”)
掌握这种思维工具后,你会发现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变得更为多元,能穿透表象直达本质。这或许就是苏格拉底说的“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的真谛——不是要找到标准答案,而是保持终身追问的清醒。
以上内容来自图书《苏格拉底的方法》,这本书将为你系统透苏格拉底提问的原理,书中结合柏拉图《理想国》中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案例,深度拆解其提问模式,并最终教会你创建自己的提问方法。
如何提问
不仅涉及语言层面
更是是一种思维工具
这本书语言不晦涩
全程实操性非常强
看完就能运用于日常生活。
《苏格拉底的方法》
↓点击订购↓
听哲学独家资源
↓文史哲福利群↓
上图扫码回复:福利资源
视频课!上新!
《哲学100问》
西方哲学史视频课
0基础小白首选丨启迪思维
逻辑图动起来了,太好理解啦!

视频课 · 更形象 · 易理解
第1季:从古希腊到黑格尔
核心流派
古希腊哲学丨基督教哲学丨唯理论丨经验论丨法国启蒙哲学丨德国古典哲学
核心哲学家
泰勒斯 赫拉克利特 巴门尼德 芝诺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马可·奥勒留 奥古斯丁 培根 笛卡尔 莱布尼茨 休谟 卢梭 康德 黑格尔
核心话题
世界的本原丨芝诺悖论丨精神助产术丨理想国丨精神恋爱丨形而上学丨幸福论丨上帝之光丨文艺复兴丨心物关系丨宇宙模型丨最好的世界丨社会契约丨三大批判丨人的自由丨道德律令丨绝对精神
扫码学习
上图扫码-立即订购
听课方式:下载小鹅通 APP (永久学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