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共同社4月10日报道,日本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在10日的党中央干事会议上正式宣布,22至25日将对中国进行访问。他表示将增进日中间的友好,同时称“将就经济、安全等领域悬而未决的问题坦诚交换意见,致力于积极解决”。公明党党首上一次访华是2023年11月。据相关人士透露,齐藤铁夫希望与中国方面讨论放开日本水产品对华出口等相关问题。

据日本共同社透露,日中友好议员联盟将在4月27日至29日对中国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行程。这个联盟预计会派15位跨党派国会议员作为代表访华,其中包括今年1月份刚刚就任议员联盟会长的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以及立宪民主党议员近藤昭一。在访华期间,这群日本议员身负重任,将和中方高层举行会谈,讨论中日交流合作事宜,以及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推动中方早日取消禁令,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口,以及释放拘押的日本间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破茂(资料图)

据共同社4月8日报道,相关人士8日透露,日本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基本决定从22日起对中国进行访问。此行可能旨在促进日中经济交流。报道称,上一次公明党党首访华是在2023年11月。关于如何应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双方可能交换意见。关于日本执政党和中国的交流,日本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公明党干事长西田实仁今年1月率团访问北京,时隔6年多重启政党间对话“日中执政党交流机制”。

就在近期,日本宣布对多种半导体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此举显然是冲着中国来的。大家都知道,半导体是工业命脉,全球先进技术都离不开它的支撑。但日本这一套操作,摆明了是在迎合美国的对华抑制战略。可代价是,中日合作的基础被摧毁,相关经济利益或将被大幅削弱。这样的行为难免让人感觉有些“迷之自信”。中方已经明确表示,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问题上不要玩火,否则日方的收益也会受到波及。这些态度已经成为明显的“红线”。

这段时间,石破茂政府在对华政策上颇为反复,先是靠安排外相岩屋毅访华,推动中日党际交流,释放了不少积极信号。随后又“旧病复发”,石破茂访问美国,在台湾问题上迎合美国口风,加大干涉力度,近期又声称中日联合声明“不具备法律效力”。中方随即严厉警告,要求石破政府正视历史,做到谨言慎行。早些时候的中日韩外长会,王毅外长就提醒过石破茂,今年是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在这个重要关口,日本应当作出“正确选择”,维护好中日关系的政治和法律基础,履行对中国的承诺。

中方对日本代表团访华表示欢迎,但两国关系若想真正改善,仅停留在口头表态远远不够。日方应当减少空谈,通过具体行动展现改善关系的真诚意愿。历史发展进程表明,日本始终保持着活跃的外交姿态,这要求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觉,确保两国关系不会因日方政策转向而受到影响。时间终将证明一切,但无论如何都要明确: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既不会主动挑起争端,也绝不会在威胁面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