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由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山东社会科学院环黄海研究院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承办的“‘山海相望:中日韩民间认知与友好交流之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来自中日韩三国12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民间认知”和“友好交流”两大主题展开深度对话。大家认为,中日韩民间交流始终是区域合作的重要基石,三国应坚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原则,深化文旅合作和人文交流,加强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

在主旨报告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张蕴岭教授围绕中日韩民间认知的复杂性与动态性、影响因素、未来挑战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认为中日韩民间认知受历史伤痕与现代竞争叠加影响,需正视历史心结与代际差异,抓住人文交流年机遇构建稳定合作机制。日本经济新闻社编辑局政策报道总部长桃井裕理倡导创新交流方式突破当前困局,在经贸商业等领域重构合作空间。韩国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院教授李正男主张中韩双方应在经济、气候、卫生等领域构建务实合作框架,维系共同利益。

与会专家分别围绕“中日韩三国民间认知与互信现状”“探讨影响中日韩民间正面认知与积极交流的因素”“促进中日韩民间正面认知与积极交流的未来对策”主题,进行专题发言和交流。参加中日韩青年对话的专家结合自身工作学习经历,深入探讨中日韩青年交往的认知基础、个体路径和未来愿景。

此次会议深入分析了中日韩民间相互认知的具体情况和深层背景,指出了推进三国民间交流的重要意义和巨大潜力,并提出了非常务实的增进中日韩民间交流的举措。山东社会科学院希望以此为契机,与日本、韩国和国内更多高校、智库、媒体建立合作关系,推动更多中日韩学界、媒体和民间的积极交流。

(大众新闻记者 魏然 实习生 田小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