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中东巡演”结束后,中东头版头条又回到了被伊朗和以色列霸版的日子。

5月21日,巴勒斯坦外交和侨民部在社交账号披露,其组织埃及、约旦、摩洛哥、欧盟、葡萄牙等多国大使及外交代表组成的使团,赴约旦河西岸杰宁难民营考察时,遭以色列军队从难民营内猛烈开火。网上流出的画面显示,当使团车辆接近杰宁难民营东侧铁门时,以军士兵突然向车队密集射击,搞得使团不得不紧急撤离。

据外媒消息,此次去难民营调查的国家,实际上有30多个。其中,联合国五常就去了四常,没去自然是美国。若外媒报道属实,就说明以色列朝着外交使团开火,明显是有预谋、有目的的。一方面是为了恐吓警告各国,以色列不达目的不罢休;另一方面就是想告诉各国,以军为什么开火,因为美国使团没来,所以,你猜这次是谁给我的胆子?然而,以方话音未落,美国就爆发了针对以方的枪击案。

芝加哥一男子头戴阿拉伯头巾,闯入华盛顿犹太博物馆,高呼“解放巴勒斯坦”,向以外交人员连开数枪,打死一对情侣,女方美国人,男方以色列人。当时馆内正举办由美国犹太人委员会赞助的青年外交官活动,所以没有察觉。CNN表示,嫌疑人进入博物馆后曾“假装是目击者”,并等了十多分钟,在警方到达博物馆后他表示自己“是为了加沙”实施了此次袭击。

事发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均对此次袭击表示强烈谴责,两人都将袭击归咎于反犹主义。而以色列常驻联合国大使达农则在社交平台上称此次枪击事件是“令人发指的反犹太恐怖行为”,“伤害外交人员和犹太社区越过了红线”。

此话一出,引来美国网友纷纷评论,宋兵甲说,“当我看到加沙儿童被以军空袭截肢的画面,我知道必须有人站出来”;流氓丙则表示,“当我们在加沙支持屠杀,就不能抱怨子弹飞向我们的盟友。”炮灰乙澄清道,凶手和头巾男就不是同一个人,联邦调查局事后放话要将凶手绳之以法,还将此次行为定义为“恐怖袭击。”明显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照美国网友所说,这件事有两种可能:要么是有人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所作所为看不下去了,尤其是朝各国使团开枪的行为;要么就是有人想警告以色列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如果结合开枪的时间点(巴、美时差),特朗普“表忠心”和联邦调查局的发声以及以色列捆绑美国的心态,那美方嫌疑的确不小。毕竟在加沙问题上,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现在的想法是不一致的。

特朗普想的是维持现状,维持中东的稳定,因为特朗普刚刚和沙特修复了关系,而且刚拿到了天价大单,特朗普需要沙特为首的海湾国家为自己“画饼”背书。而内塔尼亚胡,只想借助美国之手,尽快实现自己的大以色列计划。两者的矛盾点在于,以方可以朝目标推进,美方也可以配合,但以方不能以牺牲美方利益为代价,尤其是特朗普集团的利益。

因此,美方警告以方不要老想着如何去把美方拖下水,也不要想着绕开美方擅自升级行动,是完全有道理的。当然,给以方传达消息,警告以方不要胡来的可不仅仅是美国,还有欧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9日,英国首相斯塔默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加拿大总理卡尼发表了一份措辞严厉的联合声明,对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和在西岸的政策表达强烈不满。三国警告以色列,如果内塔尼亚胡政府不停止军事进攻,并在加沙显著放宽对人道主义援助的限制,他们将采取“具体行动”。面对三国联合施压,内塔尼亚胡迅速做出回应。

内塔尼亚胡表示,伦敦、渥太华和巴黎的领导人正在为2023年10月7日针对以色列的种族灭绝式袭击提供巨大的奖励,同时还在导致更多此类暴行。内塔尼亚胡这话不仅是把三国的话当耳旁风,甚至倒打一耙,可以说是在羞辱三国。于是,一天后,英国率先付诸于行动。

英国宣布暂停与以色列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同时对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的定居点实施新一轮制裁。英国外交大臣拉米表示,现有的英以贸易协议仍然有效,但英国无法在当前情况下继续与以色列政府进行自由贸易谈判。以色列有责任介入并制止这些侵略行为,但他们的持续不作为不仅危害了巴勒斯坦社区,还使两国解决方案岌岌可危。

如果施压以色列的没有英国,这就是单纯的欧盟在向以色列施压,而向以色列施压,其实就是表达对美国不满。因为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抛弃了欧盟,至少明面上选择了俄罗斯。因此,当特朗普要求小马科斯在南海问题上与杜特尔特家族“和解”以示好东大时,欧盟不会答应,因为老杜还在欧盟手上,如果老杜无法回到菲律宾,美国的示好就是空口白牙。

以此观之,英国率先对以色列发难,明显就是替美国敲打以色列。莫要小看了美英关系,其不同于美以关系,英美是政治上的“亲兄弟”。英美分家不分心。当然,这是就整体利益而言,你可以把英国当作美国另一枚在欧洲的“钢钉”,这也是关税战后,英国能第一个和美国达成和解的原因。

尽管,美英一起警告以色列做人不要太嚣张,但内塔尼亚胡根本听不进去。因为内塔尼亚胡想要通过实现大以色列计划,进而稳固自己的地位,只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条就是之前文章中说过的,拿下加沙,把百万巴勒斯坦人迁出该地区。但这条路太难走,国际社会不会同意也就罢了,中东各国更不会同意,之前美国只是稍微放了下风,就被中东各国痛批,而特朗普又刚完成中东之行,现在绝不能得罪沙特等中东大佬。

再说了,想要通过军事手段征服加沙,哪有那么容易,以色列凭借美西方的武器把自己武装到牙齿,结果打了快两年了,哈马斯照样存在。而美国呢?航母、战斗机对着也门狂轰乱炸,结果还是得跟拖鞋军签停火协议。美以其实都明白,武力征服和武力维稳中东是下下策。

第二条彻底拿下伊朗。在拿下伊朗的问题上,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是可以合作的,毕竟从奥巴马时代的“伊核协议”到今天为止,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十几年的时间,美国政府就是想着如何拿下伊朗。奈何彼时伊朗拥有“什叶派之弧”。直到包括莱西在内的领导班子出事,伊朗改革派上台,属于美以的机会到来了。随着伊朗的滑跪,美以自然顺势步步紧逼。

对特朗普而言,通过军事手段拿下伊朗同样是下下策,而且风险巨大。因为伊朗的后面是波斯湾,波斯湾如果乱了,对美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是分分钟的事,当然对能源需求巨大的中国来讲影响肯定也很大,但毕竟是有时间反射弧的。因此,一旦美伊开战,骂娘骂得最狠的就是华尔街,其次才是中国、中东、欧盟等各国,如此一来,特朗普相当于对内外都摊牌了。

特朗普有没有摊牌的勇气,咱们不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现在还没到特朗普孤注一掷的时候。而且,这里还有个前提,那就是伊朗有反抗且祸及整个中东的魄力,否则波斯湾风险就不存在,反而只会加剧美以战略冒险的几率。毕竟,你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我有什么好担心的?基于此,美以这几天不断放风攻击伊朗核设施,就是一种战略试探,一种战略讹诈,属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上策。

5月21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宣布,伊朗已同意参加定于23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的第五轮伊朗与美国间接会谈。巴加埃说,伊朗谈判小组决心坚定不移地捍卫伊朗的权利和利益,将在争取包括浓缩铀权利和解除制裁方面“不遗余力”。

同一天,内塔尼亚胡称将全面控制加沙,对伊朗保留单方面行动权利。还是同一天,美媒再次放出风声,一旦伊核协议谈判失败,以色列准备迅速袭击伊朗的核设施。

5月22日,就在美伊新一轮谈判前一天,美媒再次报道称,情报表明以色列正为打击伊朗核设施做准备。同一天,伊朗外长对此回应,将毫不犹豫地对任何侵犯行为作出强力回应,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其利益和人民。并喊话美国,若以方实施袭击,美国必将被卷入其中并承担责任。

从伊方的话中,能看到伊朗知道特朗普不想被以方捆绑,也能看出伊方的态度对比之前有改变,但仅是口头强硬是远远不够的,伊朗需要的是拉开架势的实际行动,哪怕是像2012年封锁霍尔木兹海峡那样的计划呢。

老人家说过,我们爱好和平,但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和平是目的,而斗争则是和平的手段,和平是相对的,而斗争是绝对的。不用想着骑墙,也不用说一些模棱两可放哪边都对的话,认清对手的本质,立场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态度。毕竟这次,伊朗赌上的不仅是国运,更是全民族的生存和尊严。

最后,再赋诗一首。

《七律·波斯湾风云》
西风烈烈卷黄沙,铁血波斯映晚霞?
核弹讹言惊海内,强权霸业乱天涯。
但凭肝胆昭星月,岂畏豺狼舞爪牙?
若使东风摧战鼓,敢教寰宇绽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