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近总能听到一个词:背刺我们最狠的人,都是自己人。
在中美开始全面竞争之后,一部分美籍华人,显露出了一副令人难以置信的恶毒嘴脸。

不管是批评华为“太高调”的马佐平,还是严格执行芯片管控的黄仁勋,莫不是如此。
对于他们,我们只能送上一个饱含深意的绰号——香蕉人。

十年前,也曾有一个“香蕉人”相当活跃,他就是曾经的美国州长、卸任后仍来大陆大肆捞金的骆家辉。
人们纷纷指责他,在任时频繁打压中国,如今居然还有脸来捞钱,吃相实在太难看。

那么,这个骆家辉到底有着怎样的过去?他又是如何来大陆捞金的呢?
骆家辉之所以成为“香蕉”,也是有原因的。

他的祖父,早在20世纪初便来到美国打拼。
到了他儿子那一代,已经基本上和祖国没有联系了。
不过,他们家也并不富有。

骆家辉出生之后,只能是跟随父亲在别家帮工。
直到五岁时,他才开始系统地学习英语。
后来,骆家辉的父亲参了军,家庭的情况总算是好了一点。

骆家辉曾在富兰克林高中就读,后来还考上了著名的耶鲁大学。
当时,他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是一定要进入政坛。

大学毕业后,骆家辉成功地当选为华盛顿州的议员。
他的下一步,自然就是要竞选州长。
也就在这时,他体会到了美国人骨子里那种对其他族裔的歧视。

在多次被刁难后,他决定改变策略,到西雅图去发表竞选演说。
西雅图是美国一个较大的华人聚居区,骆家辉相信,自己在这里能获得更多的支持。

那个时候,还是20世纪的90年代,中美关系正处在蜜月期。
美国原住民,对一位华人州长并不反感;而西雅图的华人,更是对骆家辉信任有加。

于是在1996年,骆家辉以54%的得票率,当选为华盛顿州州长。
值得一提的是,他是美国的第一位华裔州长。

骆家辉在华盛顿州的政绩,是非常不错的。
当地民众得益于他优秀的商务政策,生活过得富足而安逸。

2000年,骆家辉成功连任,这也说明了西雅图居民对他的政策相当满意。
2009年,骆家辉迎来了自己的一次飞跃:担任美国商务部部长。
那个时候,他多了一个新的绰号:华人之光。

西雅图的居民之所以支持骆家辉,是因为他成功地将中国的产品引进到了美国。
中国商品价廉物美,而美国当时已经很少自己生产工业制品了,所以两国正好形成互补。

换句话说,骆家辉的成功,与那些以中国为基础、展开的那些商业互动分不开。
他曾经多次组织商贸代表团访华,让华盛顿州和多个中国省市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
骆家辉的政策,让中美两国人民都得到了实惠。

但是这种情况,却在2009年开始发生变化。
2009年,是奥巴马正式执政美国的第一年。

这位美国的第一位非洲裔总统,也被公认为“政治正确”的第一人。
从他开始,美国的意识形态风暴骤起,一些奇奇怪怪的声音也越来越响。

美国开始对自己依赖的“中国制造”,变得越来越警惕。
骆家辉赖以成名的商业渠道,已经荡然无存。
但为了能在政坛立足,骆家辉还是选择了向这股歪风低头。

让我们来看看骆家辉上任后,都干了些什么:他在2010年曾经发表公开讲话,表示要“尽全力打开中国的贸易壁垒”;
紧接着,他又在华为进军美国时,以所谓“威胁国家安全”为由,导致了美国政府对华为的第一次打压;

这之后,他又开始打击另一个中国企业:中兴。
他不但禁止了中兴产品在美国的销售,而且还以所谓“政治咨询”的方式,敲诈了中兴几百万美元。

此外,骆家辉还亲手推动了美国那臭名昭著的“反倾销”行为。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骆家辉组织手下的工作人员,不遗余力地寻找所谓的“证据”,用以打压中国企业。

在骆家辉的主导下,中美之间和谐的商贸环境荡然无存,只有美方那无尽的制裁。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企业损失惨重,销量和订单锐减,市场份额迅速滑落。
尤其是华为,几乎失去了所有海外市场。

而类似的行为,在骆家辉身上并不罕见。他还一手导演了美国对中国的科技封锁,以及知识产权方面的调查。
他对中国的打击,甚至比那些美国人要更狠。

很多看好他的人,都对骆家辉十分失望,说他已经忘了祖宗,说他的政治理念,已经从“中美友好”变成了“重美抑中”。
显然,他已经成了“美国利益至上主义”的忠实执行者。

骆家辉的所作所为,其实和很多美籍华人一样,都属于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
然而,在大环境不友好的情况下,骆家辉的肤色,就是他晋升之路的最大障碍。

即使他没有限度地去迎合那些恶毒的美国政客,这种情况也并未改观。
2011年,骆家辉被拿掉了商务部部长的职务,被安排去中国当大使。

华裔的美国驻华大使,这在历史上也是第一次出现。
眼看脱离了美国那乱哄哄的舆论圈子,人们对骆家辉又有了新的期望。
但遗憾的是,骆家辉的表现再次让人失望。

在担任大使的三年中,他仍然秉承着商务部部长时代的作风,配合美国政府兴风作浪。
当他的一些做法引起争议的时候,骆家辉就会信誓旦旦地说,自己是“百分之百的美国人,心也是纯正的美国心。”

虽然不断地表忠心,但是骆家辉的血统,还是让他在美国不受待见。
美国的某个大型网站,曾对骆家辉作出了如下评价:“他在中国人中间很出名,但美国人对他却不感兴趣。”

2013年初,骆家辉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不得不提出了辞职。
而美国政府,也没有在自家的体制内,赏给骆家辉一碗饭吃。
他在政坛的道路,实际上已经断了。

在美国已经走投无路的骆家辉,不得不将自己的眼光,看向被自己深深伤害过的中国。
很快,他就开始与媒体互动,打造自己所谓亲民、清廉的形象。

他自编故事,说自己在当州长的时候,坐飞机都是买经济舱票。
诸如此类的噱头,他不知倒腾了多少。
靠着这些宣传,他在中国收获了一波人气。

有了一定基础后,骆家辉开始频繁往来于中美两国之间,在各种论坛和商业活动上发表演讲。
虽然他的话题,总是离不开中美友谊之类的话题,但是出场费却一分都不会少收。

同时,他还热衷于在中美企业之间,当合作谈判的中间人。
而企业间的每一次合作,他也都会收取一笔不低的居间费。
长此以往,骆家辉赚得盆满钵满。

但是,人们渐渐发现,骆家辉所说的话,与他在政坛时的态度大相径庭。
这种十分明显的差别,让骆家辉的真面目暴露无遗。

他除了是一个失败的政客之外,还是一个变色龙,心中并无主见。
在政坛打拼时,他可以为了迎合美国人而抹黑中国;而在中国捞金时,他又成了中美友谊的使者。

那边的利益给得多些,他就会往那边靠。
这种吃相,实在是有些难看。
所以如今,买他账的人已经越来越少,骆家辉也不得不灰溜溜地回了美国。

中美之间的全面竞争,还会持续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而那些美籍华人为了利益,仍会做出不少伤害自己祖国的事,骆家辉这样的人,仍会层出不穷。

对于他们,我们不用特别担心,因为这些人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
只有我们自强不息,让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才能不惧任何挑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