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后垄断中国市场30多年

最终凭借中国市场的份额,超过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坐上世界第一把交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个企业却不懂得感恩,赚着中国人的钱却贬低中国人,公开表示不会接受中国员工,还故意给中国联通开出上千万的罚单

那么这家外国企业叫什么名字?最后结果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中国市场的白眼狼外企

1989年,我国改革开放正处于如火如荼之中,许多外资前来中国投资。

索尼、肯德基等我们熟知的品牌,就是那时入驻中国市场。

凭借着中国的优惠政策,加上空白的市场,许多外企都在中国站稳了脚跟,甲骨文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甲骨文是一家数据库软件公司,旗下的Oracle数据库处理系统,因为可以储存大量数据,因此受到许多企业的欢迎。

当时的中国在数据库方面还在起步阶段,而甲骨文的数据库、软件、云服务等系统,都已经趋于成熟,且处于不断更新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刚进入中国市场时,甲骨文并没有任何对手,很快就占据中国全部市场份额,成为垄断中国数据库的唯一企业。

不论是政府单位、大小企业,还是后来兴起的互联网公司。

总之需要用到数据储存功能,都需要同甲骨文公司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联通、阿里巴巴、小米、华为等,在最初阶段,也都要使用甲骨文的数据库。

这种垄断形成的最终结果,就是拥有绝对的定价权

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甲骨文的收费还算合理,再加上中国为了吸引外资,制定了不少福利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当甲骨文在中国一路高歌猛进,且没有碰到任何竞争对手时,甲骨文的态度也变得傲慢起来

每年收取的费用越来越高,最后甚至想尽各种办法收取服务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甲骨文创始人兼幕后大老板埃里森,被持续升高的利润冲昏了头脑,忘记了是谁成就了如今的地位。

在与中国企业合作时,经常我行我素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也为了让其他企业乖乖缴纳高额服务费,埃里森寻找各种借口给联通公司开出上千万罚款

更令人愤怒的是,埃里森还公开表示不会让中国员工进入公司工作,更不会培养任何中国的管理层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埃里森忘了,他进入中国的初衷,是凭借着中国的市场打败微软公司,坐上第一把交椅。

二、埃里森的逆袭

埃里森从小父母离异,自己借住在亲戚家过着贫苦的生活。

考上大学后,埃里森像其他人一样一边学习,一边做兼职赚取生活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社会后,埃里森前往硅谷寻找机遇,在一家软件公司研发存储和读取信息的软件,在此期间积累了不少经验和人脉。

1977年,埃里森与两个合伙人,用2000美元开了一个工作室,开发出一款新的数据库,这就是后来的甲骨文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后,埃里森的公司迁往硅谷,合作伙伴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

1979年,美国中情局想购买一套具备查询、储存、连接特性的软件。

恰好甲骨文公司刚发布的新品满足要求,埃里森及时抓住机会,与中情局达成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合作谈成后,埃里森以此为营销手段,与海军、航天局都达成了合作,甲骨文公司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1994年,甲骨文公司开到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家。

1987年,甲骨文收入突破一亿美元,并成为世界第四大软件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那个备受歧视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如今已经成为国际知名富豪,完成了人生的逆袭

不过埃里森的目标可不仅仅是钱,他的梦想是超过排名第一的微软公司,让自己的名字排在比尔·盖茨之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甲骨文如今的收益远远不够,想要战胜比尔·盖茨的老牌公司,还要另辟蹊径。

恰好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步伐,许多企业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

再一联想到中国巨大的市场,埃里森立刻带着甲骨文入驻中国,果然抢占了中国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凭借着在中国的收益,甲骨文一跃成为仅次于微软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距离超过微软公司的目标只剩一步。

可就在这时,埃里森忘乎所以开始瞧不起中国。

凭借自己的垄断优势层层加码,导致中国对甲骨文公司的意见越来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埃里森却认为中国没有自主研发的数据储存系统,毫不收敛自己的行为,还发出永远不用中国工人的言论。

殊不知中国能让埃里森的公司跃居世界第二,也能让它彻底陷入泥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埃里森及甲骨文的下场

自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一直追赶西方国家的步伐,力求掌握一切先进技术,打破发达国家的封锁。

尤其是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许多软件都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甲骨文的数据库也就成为必不可少的合作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一直使用甲骨文公司的技术,可我国却从未放弃过研发的脚步。

特别是在埃里森的态度越来越傲慢,服务费也越来越高时,中国研发数据库的脚步也越来越快。

我们现在熟知的阿里巴巴,就是第一个研发成功的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阿里巴巴每天都要处理庞大数据,对运行速度和用户体验有着严格标准。

可碍于中国没有自己的数据库,阿里巴巴这个电子商务巨鳄,也不得不乖乖满足埃里森的无理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摆脱这一命运,阿里巴巴每年花费10亿美元,进行云计算和相关数据库的研发,还花费大价钱从其他公司挖过来一些技术人员

终于在2011年,经过4年的研发后,阿里巴巴自主研发的数据库问世

其使用结果能完美替代甲骨文公司的数据库,甚至更符合中国企业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之后,阿里巴巴便舍弃了甲骨文公司,用上本公司研发的数据库。

不仅节约一大笔服务费,还能摆脱其他公司的桎梏。

此时的埃里森,终于感到害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中国其他企业却受到鼓舞,继续加大力度研发数据库,华为、腾讯等公司也都有了巨大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中国自主研发的数据库,价格只需甲骨文的10%,性能却比甲骨文强10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中国数据库的相继问世,再加上甲骨文的口碑已经被埃里森搞臭。

这个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于2019年裁员千人,中国的业务也一再减少

眼看已经没有容身之地,埃里森只能带着甲骨文灰溜溜地退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梦想超过微软的公司,不仅失去了中国这个巨大市场,世界排名也因此受到影响。

埃里森曾经的豪言壮语,如今看来更像一种讽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埃里森不骄傲自满,也不随意加价,即便中国研发出数据库,也只是业务上受到一些影响,不至于全军覆没。

但世上没有后悔药,在埃里森大放厥词时,就注定他会被中国市场淘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埃里森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