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军中,最强组合就是林罗刘,而刘代表的就是刘亚楼,在东野中担任参谋长,可见他在东野中的地位很高。在一些影视剧中就可以看到刘亚楼在东野中负责的工作比较多,大事小事都由他来负责,尤其是司令部同各个纵队的联系也是有他才能够顺利。不过1955年全军授衔时,刘亚楼只获得上将,可是在东野中排在第四号的将领却比刘亚楼的军衔高,获得大将,这又是为什么呢?按理说刘亚楼在部队里的地位高,怎么也能够获得大将军衔,难道说这其中有隐情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说这个东野四号人物,想必有人也听说过他的名字,他就是谭政。虽然名气上没有粟裕,陈赓等人高,就连徐海东,黄克诚等人也都比不了,但是他却能够超过刘亚楼,这到底是为啥呢?因为刘亚楼能够当四野三号人物,同谭政还是有一定关系的。刘亚楼完成苏联的学业回国,去了东北部队当参谋长的时候,东野的指挥系统已经成型,林彪与罗荣桓是军政主官,而三号人物则是谭政,他当时是部队里的政治主任。

谭政的资历非常高,在刘亚楼来到该部队的时候,给上级的电报中署名,刘亚楼是排在谭政后面的,当时刘亚楼就很不高兴谭政的名字在自己前面,所以就直接改了这个署名,就成为林罗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政听说这事后,并没有生气,反而很平静的对身边人说,之后再发电报的话,上面就不再带上自己的名字了。而下属听他这么说,就表示谭政属于部队里的政治主任,不署名的话,肯定是不合适的,然而谭政却对他说,有没有听过将相和的故事。

也就是谭政这样的大度,让东野指挥体系一直都是团结的状态。再说刘亚楼在部队里是参谋长,而这个职务在授衔时大多数是中将,刘亚楼获得上将已经非常高了,就如此中野,华野的两个参谋长也都获得了上将,至于西野的参谋长才授予了少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授衔也不仅仅看功绩与职务,还需要看资历,就说刘亚楼有没有获得大将的资格,这就需要看他的资历有没有达到了。刘亚楼加入我党是1929年,起义时没有参加一个,这与我党的一些将领相比有资历有些不足。

在长征结束后,刘亚楼是部队里的师长,按理说这个职务还是可以的。1936年,他被安排到了抗大学习,完成学业就在抗大的训练部担任着部长一职。不过他也是在这个时候没有在前线作战的。并且在1939年,他就去了伏龙芝军校,整个抗日战争他都没有参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他才回国,并且去了东野作战,不过抗日战争没有参加的话,对于他军衔评定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但是在天津战役中他出色的表现让上级对他还是挺看重的,可这样的战役在之后就没有多少了,毕竟渡江战役结束后,国内的战斗就是对国军残余的围剿,所以刘亚楼的能力也就没有发挥的机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刘亚楼被毛主席点名去了空军部门,所以他就基本上没有在前线作战,从而让他又少了立功的机会。不过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刘亚楼如果能够成为大将的话,其他野战军参谋长也都可以获得这个军衔。而且他们的资历都比刘亚楼高出不少,至于谭政为啥会获得大将,同样是他的资历有优势,再就是谭政负责的工作范围不同,在这方面他的能力又比较出色,这也就让他在各个方面强于刘亚楼,那么他获得大将也是情理之中了。另外谭政在政工方面也立下了大功,还曾是毛主席秘书,而且在党内地位高,谭政为大将没有人会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