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四大野战军先后走出了7位参谋长。四野有两位,分别是刘亚楼以及萧克。三野同样有两位,分别是陈士榘以及张震。二野则始终是李达。而一野的两位名气并不大,分别是张文舟以及阎揆要。

这7位参谋长均参加了授衔,其中刘亚楼、萧克、陈士榘和李达纷纷授予了上将军衔。尽管四位在建国后都受到了重用,但却都没有担任过总参谋长。

第一位刘亚楼

“一个刘亚楼顶三个参谋长”,这恐怕是对刘亚楼最好的诠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亚楼,192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了红军。土地革命时期,他参加中央苏区多次反“围剿”战斗以及长征,曾是主力师师长。

抗战开始后,刘亚楼任抗大教育长,协助林彪、刘伯承、罗瑞卿等组织教学工作。不久他就去了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期间还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

一直到抗战末期,他随着苏军进入了东北。在解放战争时期,刘亚楼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兼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校长。此后,又任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参谋长,协助林彪、罗荣桓组织实施辽沈战役和入关行动。

平津战役中,他任天津前线指挥部总指挥,指挥5个军向天津发起攻击,经29小时激战,全歼守军13万人,俘国民党军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战后,东野改编为四野,他也空降第14兵团担任司令员,率部进军中南。

南下途中,刘亚楼收到命令,出任空军司令员。因此,他并没有进入总参工作。

第二位李达

李达几乎革命时代都在出任参谋长一职,累计任职时间更是长达40年之久,曾经辅佐过五位共和国元帅,这是非常传奇的。

李达早年间曾在冯玉祥的西北军,后通过宁都起义参加了革命。在湘赣苏区,他担任过师参谋长,后成为了红六军团的参谋长。在与贺龙率领的红2军团会合后,他又调任红2军团参谋长。等到红二方面军成立后,他也是参谋长。他也被红二方面军称为“足智多谋的参谋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他又在刘邓麾下,成为其非常重要的助手。

建国后,李达在大西南参与领导西南地区歼灭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争取和平解放西藏的工作。之后,他参加了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参与组织指挥夏季反击战役。

回国后,李达出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计划部、监察部部长。

1958年,他因所谓教条主义受到错误批判,调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兼国防体育协会主任,对开展军事体育事业做了开拓性的工作。一直到1972年,他才复出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积极参与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规划工作。

第三位陈士榘

陈士榘早年间参加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一位老井冈。红军时期曾担任过红30军参谋长、代理军长。

抗战开始后,陈士榘担任八路军115师343旅的参谋长,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后来,他又率部支援山东,出任第115师参谋长,参与指挥巩固和扩大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历次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战争时期,陈士榘先后担任华东野战军参谋长以及第8兵团司令员,率部参加渡江战役,最先占领国民党总统府。

新中国成立后,陈士榘也没有进入总参任职,而是担任了工程兵司令员,并参与领导了原子弹、导弹等工程基地的建设。而这一职务,陈士榘一当就是二十多年。

尽管他没有在总参任职,但在他晚年时曾对儿子说,罗瑞卿之后,本来是他担任总长,但阴差阳错成了杨成武。这反倒让他有些许的庆幸。

第四位萧克

萧克是黄埔四期的,毕业后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这一年他入了党,并跟随叶挺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他又参加了陈毅和朱老总领导的湘南起义,随后上了井冈山。

在红四军时期,他是三个纵队司令员之一,后来的开国将军刘亚楼、杨成武等,都是萧克的部下。

1934年7月,他就开始担任红六军团军团长。在与贺龙所率红2军团会合后,参与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并参与领导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作战。红二方面军成立后,他担任副总指挥。可以说在红军时期,萧克的级别和资历绝对非上将可比。

抗战开始后,萧克仍然作为贺龙的副手,担任了120师的副师长。1939年2月,他又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这是萧克长时间以来,真正的第一次独当一面。

然而,短短三年时间,冀热察挺进军被撤销,他就在晋察冀军区担任了副司令员,协助聂荣臻坚持、发展和壮大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抗战胜利后,萧克参与创办了华北军政大学,兼任副校长。1949年5月,又被借调到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担任第一参谋长。

建国后,萧克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军事训练部部长,主要任务是筹建军事学院、组织编写军事条令和指导全军军事训练等主要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4年,萧克任国防部副部长。第二年,他更是兼任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负责全军的教育与训练。

在1957年,萧克出任训练总监部部长、党委书记。本来这也是他大有作为的开始,但在1958年,一场“反教条主义”运动,让他遭到错误批判,并被解除职务。不久,萧克调任农垦部副部长。

在之后的较长岁月里,萧克继续遭受着不公平的对待。幸运的是在1972年,他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重返军队院校领导岗位。

几位开国上将在能力上倒也并非不能胜任,资历也都没有问题。然而,与建国后的几任总长相比,他们资历上还是不够。

参谋长在红军时期本就有,像刘伯承以及叶剑英等元帅都担任过此职务,包括彭老总在之后也曾担任该职务。

建国后的首任总参谋长是徐向前,不过因为徐向前长期休养,总参谋长一职由聂荣臻代理。这两位可都是开国元帅。即便是在聂荣臻之后的粟裕以及罗瑞卿,这也是开国大将。因此,以上四位上将,在当时资历还是较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