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台北政经学院基金会” 于近日举办了一场名为 “台海防卫兵推” 的活动,因其邀请了美日退役将领参与,且规模较大,引发各界广泛关注。这一事件再次将台海局势推向舆论焦点,背后所反映的复杂国际关系和 “谋独” 势力的躁动,值得深入剖析。

台湾(资料图)
此次兵推活动,参与人员构成复杂。除了台军退役将领,还包括美国印太司令部前司令戴维森、日本自卫队统合幕僚监部前副参谋长池田直亮等美日退役将领。在分组上,设有 “管制组”,负责掌控兵推节奏与规则;“中共组”,模拟大陆方面在台海的军事行动;“台军组”,代表台军进行应对策略的推演。从想定内容来看,兵推设定从大陆对台实施 “灰色地带袭扰” 起始,逐步升级至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直至滩岸决战阶段。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此次兵推将冲突时间设定在 2030 年,这一时间节点的选择,或暗示着相关势力对未来台海局势发展节奏的预判,也可能是为了配合某些政治意图,营造紧迫感。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兵推打出了 “不美化” 的口号。长期以来,台军的 “汉光” 演习兵推饱受诟病,常常报喜不报忧,结果脱离实际,沦为 “配合当局” 的表演。而民间举办的此次兵推,虽打着 “不美化” 的旗号,但本质上也难以摆脱政治操弄的嫌疑。不过,相较于官方兵推,民间兵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过多的政治包袱,其结果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 “敲打” 台当局,让其认识到台海局势的严峻性。

台湾(资料图)
在美台频繁进行的各类兵推背后,隐藏着各自不可告人的目的。美国方面,通过进行台海兵推,营造紧张氛围,为向台湾兜售更多武器创造条件。台湾在美国的战略布局中,一直充当着遏制中国的棋子,美国不断向台湾输出武器,既可以获取经济利益,又能加剧台海紧张局势,牵制中国发展。而台当局积极参与此类兵推,妄图通过美国的军事支持和所谓的 “战略指导”,实现 “以武拒统” 的 “谋独” 幻想。他们天真地认为,借助外部势力的介入,就能在两岸对抗中占据上风,却忽视了两岸实力的对比以及国际大势的走向。
从过往兵推结果与现实的对比来看,美国智库的兵推显示,即便美军与台军联合,在台海冲突中也难以战胜解放军。美国智库的兵推虽有其政治意图,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客观实力差距。反观台军的 “汉光” 兵推,却常常得出 “大获全胜” 的荒谬结果,严重脱离现实。这种盲目乐观的心态,不仅误导了台当局的决策,也让台湾民众对两岸军事形势产生误判。
一旦台海爆发战争,台湾将面临万劫不复的境地。两岸军事实力差距明显,大陆拥有完备的军事体系,在海、陆、空、天、电等多领域具备强大的作战能力。而台湾军事力量相对薄弱,在武器装备、作战体系完整性等方面与大陆存在巨大差距。台湾若想避免战争的灾难,就应停止加剧两岸紧张局势的行为,避免充当外部势力遏制中国的 “马前卒”。同时,加强两岸经贸往来和民间联结,通过交流合作增进互信,才是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正道。

台湾(资料图)
台岛的这场 “兵推” 闹剧,不过是 “谋独” 势力的垂死挣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也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任何企图分裂自己国家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反对,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谋独” 势力应认清形势,停止玩火,否则必将玩火自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