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发布《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面呈现我国教育体系发展现状。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7万所,在校生规模达2.86亿人,专任教师1885.1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历史性突破60%大关,达到60.8%,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正式进入普及化发展新阶段。

一、学前教育

尽管全国幼儿园总数较2023年减少2万余所至25.33万所,但普惠性幼儿园占比持续提升至87.26%(22.1万所),在园幼儿占比达91.61%(3283.19万人)。这一结构性变化反映出学前教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发展趋势。数据显示,2024年学前教育专任教师达283.19万人,其中专科以上学历比例提升至94.56%,较2021年增长近7个百分点,师资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中央财政持续加大投入,近五年累计投入超2200亿元支持学前教育发展,带动普惠性资源覆盖率从2020年的80.24%提升至当前水平。

二、义务教育:

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达18.84万所,在校生1.6亿人。小学阶段生师比优化至16.06:1,初中阶段为12.98:1,较往年进一步改善。值得关注的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生达1308.83万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8.2%,体现教育公平持续推进。普通小学和初中分别以13.63万所和5.21万所的规模,保障着近1.6亿适龄儿童的基础教育需求。

三、特殊教育:

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增至2396所,在校生规模91.59万人,其中37.71%(34.54万人)在特教学校就读,其余学生通过随班就读等形式接受融合教育。随着《学前教育法》2025年实施,普惠性幼儿园将依法接收具备适应能力的残疾儿童,为特殊教育公平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专任教师队伍达8.13万人,较2020年增长约12%,专业化水平同步提升。

四、高中阶段教育:

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呈现"双轨并行"发展格局。全国普通高中1.58万所,在校生2922.28万人,招生规模1036.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6862所,在校生1229.33万人,招生418.33万人,普职比保持在7:3左右。职业教育通过"新双高"建设等举措,正加速与产业需求对接,2024年职业本科招生40.68万人,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开辟新通道。

五、高等教育:

全国高等学校总数3119所,在学总规模4846万人。普通本科招生489.97万人,研究生招生135.68万人(含博士17.11万人、硕士118.57万人),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显著加大。值得注意的是,高职(专科)学校校均规模达10275人,较2020年增长15%,职业教育规模化发展成效显著。教育部明确提出,未来将通过高校改扩建、新增学位点等方式应对2032年前学龄人口增长压力,同时优化专业结构,重点扩大理工农医类人才培养规模。

六、民办教育:

全国民办学校达15.28万所,占学校总数的32.52%,在校生4621.59万人。其中,民办幼儿园占比88.6%(13.55万所),成为普惠性资源的重要补充;民办高校803所,涵盖本科、高职等多个层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领域发挥独特作用。值得关注的是,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较2020年减少约20%,反映出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