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尔,山高水冷,枪响不断。一个地方,被印度抢着管、被巴基斯坦盯着争,却没有一个克什米尔人能安心种地过日子。
最近,有人说:“我宁愿加入中国。”这话不是玩笑,也不是错觉,是活在战火和断水中的人说出的真心话。印度修水坝,巴基斯坦放炸弹,老百姓想要的,只是平静活下去的可能。
可几十年过去,和平没到,土地越来越干。这个地方,被当成筹码太久,也该有人听听当地人的选择。
印度和巴基斯坦,我都受够了
克什米尔这块地,从来不是地缘肥沃,而是水源敏感。说到底,它是“印度河流域”的水龙头,谁拿住了,谁就能给下游放水。
1947年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酿成冲突主因,不是宗教,是水。印度控制源头,巴基斯坦靠下游农业吃饭。于是,两国就开了长达70年的“水仗”。

2008年,印度在印控克什米尔开工建设“基什昂甘蒂水坝”,地点在查谟—克什米尔北部,接近巴方边界。这水坝的定位明确——拦水,控制印度河支流,掐住下游水量。这事传到巴基斯坦,外交照会直接盖上“国家安全威胁”字样。
印方解释这只是水电工程,坝高37米,总库容1.8亿立方米,装机功率330兆瓦。可这技术术语在克什米尔民众听来,就是一句话——要断咱的命根子。
2011年,巴基斯坦民间组织直接冲击印方驻巴高级专员公署。抗议标语写得直接:“这是对我们的水战争。”随后三年,边境小规模交火不断。印军加强巡逻,巴军部署重火器,双方炮弹日均交互突破百发。
而这段时间,谁最遭殃?就是住在争议区、被两个国家“轮番索爱”的克什米尔人。他们白天不敢出门,夜晚怕水坝一开,田地干裂。

联合国几次提议设“印巴联合水文监控站”,被印度一口回绝。说到底,印度把克什米尔当主权象征,巴基斯坦把它当“战略纵深”,可没人把那里的老百姓当活人看。
2019年局势再升级。印度在没有与地方议会协商的情况下,单方面废除“查谟—克什米尔邦”的自治地位。这一步,彻底引爆民怨。原本就分裂的归属感,如今直接清零。
很多人说,“巴基斯坦不管我们死活,印度让我们活不下去,那干脆去中国吧。”这话听起来激烈,背后却藏着三代人被轰炸、断水、迁徙反复折腾后的绝望。
中国来了,但没拿枪
1962年,中印边界爆发战争。起因之一,正是中国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边界的划界谈判。彼时中国对“喀喇昆仑走廊”与巴方展开谈判,明确边界归属,引发印度强烈反应。
印度政府指责中国“干预印度领土”,中国外交部当即反驳:克什米尔归属本就未定,谈不上侵犯。这一论调首次将“克什米尔问题”拉入中国外交框架,也为中国后续在联合国发声打下基础。

2019年8月5日,印度政府废除印控克什米尔的370条款,取消其“特殊自治地位”,强制实行中央直辖。此举引发巴基斯坦全面抗议,并迅速请求联合国安理会介入。
8月15日,中国外交部正式表态:对印方单方面修改地区现状表示严重关切,呼吁联合国立即讨论相关事态。当天,中国支持巴方请求,推动安理会举行闭门磋商,这是10年来首次正式在联合国讨论克什米尔问题。
这一步,分量极重。在印巴军事对峙胶着之际,唯有中国选择在国际平台明确立场,重申联合国有关决议和克什米尔问题的国际地位。

中国并未推动军事部署,也未煽动地区对立,而是持续强调“协商解决、尊重联合国、保障克什米尔民众基本权利”。与动辄封锁、调兵的印度相比,这种不带火药味的存在感,恰好切中人心。
正因此,克什米尔街头出现这样的口号:“中国代表和平与秩序,不代表压迫。”这不是空泛好感,而是切身体会。
印度境内媒体对此极为紧张,多家报纸头版写上“Beijing is exploiting Kashmir sentiment(北京正在利用克什米尔情绪)”。可说到底,情绪不是制造出来的,是被现状逼出来的。
克什米尔的问题,中国的答案
如今的克什米尔,既不是印度的稳定之地,也不是巴基斯坦的外交筹码。它成了一块被遗忘、被压榨、被用完即弃的地带。而在这块土地上,越来越多的人提起一个词——“中国”。
中国自2019年以来,连续四次在联合国发言中提及克什米尔问题。表述中重点突出两个词:“联合国决议效力持续”和“应充分尊重当地人民意愿。”

这两句话,合起来其实是外交语言下的一个信号:克什米尔的未来,不应由枪杆子决定。
而这几年,中国与巴基斯坦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的密切合作,也让克什米尔西段受益明显。喀喇昆仑公路贯通,基础设施跟上,本地人就业机会增加,贸易流通也活跃了。
相比之下,印控区持续爆发骚乱,通信被断、媒体被封,疫情期间封锁更是雪上加霜。群众生活恶化、舆情积怨、归属感缺失,是连印度自己都承认的现实问题。
于是,在这种对比之下,有克什米尔青年在社交平台发帖:“印度给我们愤怒,巴基斯坦给我们混乱,中国至少给我们秩序。”

当然,中国从未公开宣称要“收编”克什米尔,也未在军事或外交场合采取挑衅姿态。但它的外交态度、话语体系、经济能力,确实在现实中影响着克什米尔人的判断。
这才是最让德里不安的地方。
当一个地方被两个邻国抢来抢去几十年,却在心里说出“我宁愿加入中国”,那不是宣传影响力,而是治理对比下的自然倾向。
当枪口和水坝都指向平民,克什米尔人想找个能安心睡觉的地方。中国,在这张地图上,似乎是他们自己点出的方向。
参考资料:
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什么不谈判分割克什米尔?.观风闻.2025-05-08.
研究 | 杨思灵:印巴围绕克什米尔争端的外交博弈及其影响.南亚研究通讯.2025-05-05.
支持巴方请求,中国要求安理会在闭门会谈上讨论克什米尔问题.观察者.2019-08-15.
张力:中国的南亚外交与克什米尔问题.爱思想.2008-07-14.
观点 | 林民旺:印巴冲突为何总是绕不开克什米尔问题.世界知识.2025-06-06.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