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只要提到芯片产业,特别是高端制程、AI加速器、光刻设备,怎么绕都绕不开一个名字:中国。但这“名字”的背后,有时候却不是“中国芯”,而是“中国人”。
这并非个例。
在硅谷,那些改变世界的芯片,是中国人设计的,却不是中国制造的。

“别人打压你,你却在帮他盖房子”
从2019年开始,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制裁,一浪高过一浪。华为被拉入实体清单,芯片供应链遭遇“灭顶之灾”,光刻机被卡、EDA软件被限、晶圆代工服务遭拒。ASML、台积电、高通、英特尔,一个接一个“配合”美国政策。
但这一刀砍向的不只是企业,还有国家的信心。
而让人唏嘘的是,就在这些对华最强硬的芯片巨头里,核心研发团队里,华人面孔随处可见。
我们查一下Arm的架构团队、英伟达的AI部门、台积电的5纳米研发小组,甚至是EDA三巨头——Cadence、Synopsys和Mentor Graphics,其高层中都有不少中国留学生的身影。根据斯坦福大学2023年的研究数据显示,硅谷芯片领域的研发岗位中,近三分之一由华人参与。
而这些人,不少都是清华、北大、中科大、浙大的高材生。

我们并不否认出国是为了更好发展。在全球化时代,技术无国界是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问题在于:当技术被用来卡你脖子的时候,技术还能无国界吗?
受限的不只是高通、英特尔的芯片,还有相关的EDA软件更新服务。这意味着,哪怕我们买到了芯片,也用不了设计软件;哪怕有了设计图,也没有机器去制造。
这并不是第一次危机,早在2018年中兴事件时,我们就感受过这种“被扼住喉咙”的窒息感。但直到今天,还有很多核心技术,在外面。
而我们最该问的问题是:为什么做出这些技术的人,是我们的人,成果却不属于我们?

曾经有一位“芯片老人”说:“芯片不缺钱,不缺设备,最缺的是人。”但更准确一点,是缺“愿意为中国干事的人”。
我们有很多聪明的年轻人,经过中国基础教育体系的严苛训练,拿到985名校的毕业证书,托福GRE一路满分,去了斯坦福、MIT、加州理工……然后被英伟达、谷歌、苹果收入麾下,成了那一枚推动全球芯片进步的螺丝钉。
可惜这个螺丝钉,不是在我们机器上拧的。
当然,并不是他们的错。他们只是做了一个在利益面前“最合理”的选择。美国有更好的待遇、更开放的科研环境、更透明的晋升机制。更重要的,还有绿卡、房贷和孩子的未来。
但我们也必须承认,这是一个国家发展阶段的必然现象。
我们培养了大批人才,却没有足够的土壤让他们施展。

从2019年起,华为在芯片领域开始了真正的孤军奋战。被断供,被限制,被全球化体系排除。可他们没有倒下。
2023年8月,华为Mate 60 Pro发布,搭载了海思自研的麒麟9000s芯片,虽然制程上还没到5nm级别,却实打实地打破了“完全被卡脖子”的论调。华为没说这事,但用户知道这是一种宣告:“我们回来了。”
这枚芯片背后,是十几万工程师、无数个周末和无数个失败实验换来的成果。
华为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事实:有“中国心”,才能造出“中国芯”。
2024年,中国科技部正式推动《高层次人才回归扶持政策》落地,围绕三大方向——科研项目支持、税收减免、家庭安置——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人才回流机制。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下半年,中国“海归工程师”就超过3.5万人,其中超过2000人进入芯片设计、材料研发、半导体设备等关键环节。这些人是曾经出走的人,现在却愿意回来。
他们中有些人是因为情怀,但更多的,是看到了中国“可以做出点事”的迹象。
国家也开始放下“唯学历论”、“唯资历论”的老观念,更多从实际能力出发,让年轻人有舞台,有发言权。
这就是变化。

谁来造出真正的‘中国芯’?
2023年,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在公开演讲中提到:“中国大陆若要真正掌握先进制程,至少还需要十年时间。”这话虽然刺耳,但也不分真实。芯片不光是设计出来那么简单,它是一整个生态系统的支撑——从材料、设备、工艺到软件、人才、资金,缺一不可。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希望。
中科院微电子所、复旦、上海交大、深圳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纷纷参与国家级重点项目,开始培养真正从“底层架构”就懂中国芯片的人才。
阿里平头哥、寒武纪、比亚迪半导体、紫光展锐等企业也纷纷加码自研芯片。虽然现在还难与英伟达的H100正面竞争,但国产替代的速度,远远超过很多人的预期。
而背后的动力,还是因为我们意识到:我们只能靠自己。
我们不是缺技术,不是缺人才,也不是缺钱。
我们最缺的,是愿意把这些“技”、这些“才”和这些“资源”真正用来为中国芯片筑基的人。
曾经我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技术民族英雄”,他们去了世界的前沿。但未来,我们希望他们回来,为这片土地,打造真正属于我们的核心技术。
中国芯不等于中国人做的芯片,真正的中国芯,是中国人为了中国做的芯片。
所以说,要造出“中国芯”,首先要有“中国心”。
参考文献:
《2024年全球半导体发展白皮书》,IC Insights,2024年9月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国高端芯片进口数据与趋势分析》,2024年第四季度数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官网,《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回归工作的通知》,2024年10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