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6月9日,由中办和国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其实在意见当中涵盖了很多方面,那么我们今天只说一点,就是针对于,就业地参加社保的户籍限制,因为在过去,尤其是自由职业者想要参加社保,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保,是不能够在异地参保的,对于一些流动人口来说,会产生很大的不便。
因为流动人口,他可能并不一定在户籍地工作,所以说他会选择在自己的长期居住地工作,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户口和长期居住地不在同一个地区,而参加社保方面,那么就造成了异地参保,最终也无法享受到长期工作地所带来的社保待遇,对于他们来讲,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而此次全面取消了就业地参加社保的户籍限制,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个问题,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主要是以下这几点。
第1点,可以享受就业所在地的养老金和医保
如果你能够在就业所在地,直接参加社保,包括我们的医疗保险,这里面就有一个好处是,可以享受到就业所在地的社保和医保,因为有些人他可能在新一线城市工作或者说是二线城市工作,相对来说这些地区的社保缴费基数是比较高的,同等条件下,享受到退休养老金的待遇,包括医保的报销待遇也是比较高的,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么实际上对个人来说就会有一定的优势。
而且享受就业所在地的这个养老金,一方面会更高,另外一方面你将来就算是转移到户籍地,那么也依然能够享受到一个较高的缴费基数水平,同样还能够给自己带来一个更高养老金的收入,而医保方面如果说医保的缴费水平也比较高,那么今后能够享受到医保的报销,也会更好一些,虽然说现在很多地区都是跨省通办,但毕竟当地的医保那么更加的全面,可以在任何医院看病就医享受直接的报销。

第2点,可以直接享受到常住地的基本公共服务
在过去是无法享受,这个常住地的基本公共服务,其实我们国家目前这个城镇人口的占比已经接近于70%,但有一组数据可能很多人不明白,就是这个城市人口的户籍是不到70%的,大约是50%左右,也就是说有些人他虽然进入到了城市生活,但是户口并不在城市,无法享受到城市所带来的一些配套的基本公共服务。
那么今后打破了这个非户籍地参加社保的限制,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就能够进一步的推动。跨地区协同经办完善社保转移接续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也能够享受到户籍人口同等的权利。包括今后也能够正常的去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通过住房公积金能够享受到低利息的住房贷款。

第3点,能够更好地让孩子上好学
其实很多地区规定,你必须拥有户房一致才能够在本地上去,即便是不能够提供户房一致,那么也要提供在本地参加社保5年以上的经历,才能够在本地上学,在过去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社保,那么导致很多流动人口无法具备当地的社保关系,也就是说可能孩子,也就不具备正常上学的基本权利。
如果能够在长期居住地参加社保,并且能够保持相应的年限,那么就能够享受到和本地户籍一样正常孩子的入学待遇,这一点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所以说打破非户籍所在地参加社保的条件,它所带来的衍生效应实际上是非常多的,包括可以享受到户籍地人口同等的权利。而这些同等权利当中涵盖很多方面,除了一线城市没有放开以外,其实全国绝大多数城市都已经放开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
通过中办和国办下发的这个意见,明确指出,会打破户籍所在地参加社保的局限性,今后无论你在哪个城市工作,只要是你属于在这个城市,有相应的工作或者说是长期居住地,那么就能够选择在该城市参加社保的权利,并且最终也可以享受到该城市相对高额的退休养老金的待遇,包括这个退休低保的待遇都是非常不错的。可以说这是给予灵活就业者,带来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福利,是不能够去忽略的。
感谢阅读,每天讲点退休知识那点事,本人专注于社保和退休领域,有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不妨可以加我的关注,因为这样的话,就能够方便大家尽快的找到我,谢谢大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