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本号 · 一起思考
作者:徐吉军,新媒体:汉唐智库!
众所周知,弱小的巴基斯坦面对侵略成性的印度一直备受欺凌。
2025年5月7日,印度出动125架飞机向巴基斯坦发动空袭,遭到巴基斯坦空军迎头痛击。
五七印巴空战以印度惨败告终。
至此,巴基斯坦深刻体会到强大盟友的重要价值。
互联网上很多巴基斯坦人向中国致谢。
这是中国应得的尊重!

印巴交手78年,中国援助巴基斯坦最关键的一次是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在巴基斯坦面临亡国危机时迫使印度撤军,挽救了巴基斯坦的命运。
1965年,中国援助巴基斯坦的往事,至今有借鉴意义。
1965年9月6日,印度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第二次印巴战争全面爆发。战争初期对巴基斯坦有利,但在后半段,印军从侧翼进攻,直捣巴基斯坦的拉合尔,截断了巴军后路,巴军在克什米尔溃败,面临弹尽粮绝的境地。
巴基斯坦多次向中国求援。
为了帮助巴基斯坦,中国选择在中锡、中印边界纠纷作为军事干预的地点。在军事行动之外,中国向印度接连发出两个最后通谍照会,有力地牵制了印度军队,使印度在东线的军队不敢贸然调向西线,也避免了印度在东线向东巴基斯坦发动进攻。
要知道,当时东巴基斯坦只有一个师的力量防守印巴边界。
除了向巴基斯坦提供政治、外交、道义的支持外,还提供了军事援助,主要是向巴提供空军作战装备和人员培训,还提供100门七五型无后坐立炮及一万发炮弹,并且从中方现役部队使用的坦克中拨一部分用来援助巴基斯坦。
由于中巴之间难以逾越的天堑喀喇昆仑山脉的阻隔,援助巴基斯坦的军事物资除部分通过空运及时抵达目的地外,其它不少军事装备至战争结束后还没有抵达巴基斯坦。
为此,中巴开始修建喀喇昆仑公路。
不管怎样,巴基斯坦一直非常感谢中国挽救国运的义举,双方友谊延续至今。

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多地发动大规模空袭,轰炸伊朗核设施和军事目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伊朗处于全面被动状态。
很多中国人同情伊朗,支持伊朗,厌恶以色列在中东的猖狂霸凌行为。
面对伊朗挨打受辱的现状,很多人希望中国援助伊朗,如果中国不出手,俄罗斯援助也好!
最关键的问题是,伊朗迄今为止依然自信满满,并没有向任何国家提出援助要求。
两个国家对抗,旁观者即便想介入,也需要理由和契机。
当事国不求援,难道要外国上赶着出手救命?
俄罗斯作为伊朗的长期友好国家,目前并没有精力和能力介入伊朗问题。更重要的是,伊朗现政府似乎对俄罗斯也不那么感冒。
6月18日,普京在会见出席第28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的14家世界主要通讯社负责人时谈到:“俄罗斯和伊朗之间的协议不包含任何有关国防的内容,伊方对此也并无要求。”
2025年4月,伊朗和俄罗斯刚签署俄伊战略伙伴关系协议,但协议并未要求莫斯科在德黑兰遭受攻击时提供援助。这一协议并非军事同盟。
普京强调,俄方曾向伊方提议协助建设防空系统,但伊朗对此并无浓厚兴趣。”
这就是伊朗的态度!
要知道,伊朗曾经是沙俄的殖民地,俄罗斯对伊朗的影响力远超过中国。伊朗对俄罗斯的态度都是如此,中国更不好主动介入!
这是三国关系的本质问题。
1813年和1828年,伊朗被迫向沙俄割让了约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随着沙俄的侵略扩张,伊朗的政治和经济主权受到严重侵蚀。
伊朗在传统上是英俄大博弈的主要角逐。1907年,沙俄与英国签订秘密协议,划分了双方在伊朗的势力范围,进一步巩固了对伊朗的控制,将伊朗置于半殖民地地位,不容第三国染指。
二战后,苏联继续在伊朗北部保持军事存在,并支持伊朗境内的分裂势力,导致了伊朗危机。
由于饱受英俄干涉之苦,伊朗亲德情绪强烈。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纳粹德国大力渲染德意志人和伊朗人同属雅利安人,两国都要反对英国的奴役,反对共产主义。
两国有共同的战略利益,德伊关系越来越密切。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伊朗随即宣布中立。
1941年6月22日德国向苏联发动苏德战争,伊朗成为联结苏联与英国的战略通道。
1941年夏天,盟国能马上使用的唯一一条援助苏联的路线,就是从波斯湾港口出发,经纵贯伊朗的铁路,抵达巴库和里海。
伊朗礼萨汗国王拒绝清理德国专家,最终导致英苏展开军事行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军才撤出伊朗。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苏联与伊朗迅速成为盟友共同对抗苏联。
这就是俄罗斯与伊朗源远流长的关系。
无论如何,还轮不到中国出手。
2024年10月,以色列已经空袭伊朗境内多处目标。
但是,伊朗不仅对利用俄罗斯的帮助建立防空系统不感兴趣,还对购买中国战斗机提升空军实力也缺乏兴趣。
2025年1月,伊朗曾经宣称准备买入俄罗斯的苏35战斗机,但是至今没有交付一架。俄罗斯深陷俄乌战场,自己的战斗机都不够用,又怎么卖给伊朗呢?
这种选择充分表明,伊朗提升空军装备水平和国土防空体系的愿望并不迫切。
如果伊朗真的要提升空军实力,最佳选择甚至唯一选择就是找中国购买歼10战斗机。
要么伊朗瞧不上中国的战斗机和防空系统,要么就是认为能够缓和与美国的关系。
总之,伊朗做出了错误的决策,注定了今天的苦果。

俄罗斯并非不想帮伊朗,但是目前已经无力介入,只能坐观局势发展。
俄罗斯媒体一度认为这场危机对莫斯科而言可能带来正面影响。
比如全球油价上涨,预计将使俄罗斯财政收入获益。
全球注意力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转移到中东。
但是,这点微不足道的收益远远弥补不了战略层面的严重风险与潜在代价。
6月14日,普京曾与以色列和伊朗元首分别通话,表示愿意协助调解争端,并敦促两国缓和局势。但这一提议没有得到接受。
事实上,以客观冷峻的视角评判,伊朗局势崩塌到这地步,关键是认知能力不足。
伊朗人总以为以色列不敢打击伊朗,最多是特种行动进行暗杀破坏。
哈梅内伊集团根本没想到以色列竟然如此强大!
这超出了一群阿亚图拉的认知!
如果叙利亚阿萨德政权能够延续,那么伊朗将在叙利亚享有巨大影响力,就像黎巴嫩。但是2024年12月,伊朗坐观阿萨德被赶走,见死不救。
原本,有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三个伙伴,足以使伊朗抵抗之弧占据中东半壁江山。
但是很遗憾,伊朗没有保住阿萨德政权,还团灭了黎巴嫩真主党。
这两个战略失败是致命性打击。
所有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最终导致了如今世人所看到的后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