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语: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临床检查检验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政函〔2025〕169号)文件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建立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制度,规范临床检查检验行为。为此,杏林职苑特编制《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制度》(范本),包括总则、组织管理、分级标准与依据、分级管理目录制定程序、医师授权与动态调整、监督管理与考核、附则等内容,并附流程图、表单,可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参考。

目录

目录

一、总则

二、组织管理

三、分级标准与依据

四、分级管理目录制定程序

五、医师授权与动态调整

六、信息化管理

七、监督管理与考核

八、附则

附件1:科室《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目录》调查表(模板)

附件2:医院《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目录》调查汇总表(示例)

附件3:检查检验项目开单医师分级授权一览表(示例)

附件4:医院《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目录》编制流程图

附件5:检查检验项目开单医师分级授权流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总则

一、总则

1.目的

为规范临床检查检验行为,避免不合理重复检查,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根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临床检查检验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政函〔2025〕169号)等政策法规,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2.定义

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目录:指按照技术难度、风险等级(患者损害)、资源消耗(收费价格等)及临床必要性(循证支持)等因素不同,将本机构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划分为普通级与特殊级,建立明确管理要求的目录体系。

3.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全院所有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含医学影像、检验、病理、超声、核医学等)的分级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组织管理

二、组织管理

1.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

在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是:

(1)制定本机构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的制度和规范,明确科室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议事规则和工作流程,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和要求;

(2)审定本机构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目录,定期对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分解管理目录应用情况进行评估并动态调整;

(3)根据执业医师专业能力和接受培训情况,授予或者取消相应的临床检查检验项目申请单开具权限,并根据定期评估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4)组织开展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制度、规范的培训。

2.医务部

医务部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挂靠部门,负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及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具体工作。

3.临床科室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工作小组

各临床科室成立本科室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工作小组(以下简称“科室小组”),组长由科主任担任,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具体工作。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工作小组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本机构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制度;

(2)制订本科室年度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科室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工作;

(3)定期对本科室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进行分析和评估,对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4)定期对本科室执业医师临床检查检验项目申请单开具情况进行评估,制定相关培训计划,持续提高本科室医疗检查合理性;

(5)按照有关要求报送本科室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相关信息。

4.医技科室

主要职责:为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工作提供项目风险等级、技术难度、资源消耗等方面意见。

5.信息科

主要职责:负责为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工作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分级标准与依据

三、分级标准与依据

(一)分级标准

按照技术难度、风险等级(患者损害)、资源消耗(收费价格等)及临床必要性(循证支持)等因素不同,将本机构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划分为普通级检查检验项目和特殊级检查检验项目两个级别。

1.普通级项目

(1)标准:技术难度低、风险等级小、收费价格低、临床需要的基础项目。

本专《医疗机构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指引》包括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分级管理制度、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审核制度、临床科室检查检验项目申请单抽查和点评制度、检查检验项目开具超常预警制度等内容。欢迎将本专栏加入书架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