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522期。1979年对越反击战打响时,解放军一代“战神”粟裕还在世,并且他的身体状态尚可。不过出于种种原因,中央并没有让粟司令亲自带兵作战,而是在东线委任许世友、西线启用杨得志,分两线出击打击越南侵略者。粟裕则和徐向前元帅等人一起,留在北京后方主持作战大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南方面,79年时的主要指挥官是武元甲大将。战前得知许世友担任我军统兵将领时,这位时年68岁的越军名将竟然“不稳重”起来,公开说了一句“必胜”。随后他又对身边的部下讲:我原以为会是粟裕带兵,结果来了个许世友。说罢武元甲露出笑容。许世友是解放军开国上将,在历史上也有过赫赫战功。面对强劲对手,武元甲为何会有如此不寻常的反应呢?果真这么有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结合武元甲这个人的背景来看。越南在历史上曾被法国、美国入侵,武元甲1940年到中国,学习我军的作战经验;后来越南战争期间,我国对武元甲所在的北越进行了无私援助,包括派出陈赓、韦国清等著名将领到前线指导,并提供了大量作战和后勤物资。越南能完成统一,离不开我国的帮助,所以对于新中国武元甲内心存有一定的好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如此,武元甲对近代中国的革命历史也是比较了解的,包括解放军的一众开国将帅,武元甲如数家珍,有不少人他曾近距离接触、交流过。1954年的奠边府战役,是武元甲的得意之作,他因为此战的胜利被誉为“奠边府之虎”。而粟裕曾向越南前线提出关键战术:派奇兵猛虎讨心,粉碎法军指挥中枢,同时预防敌人的伞兵补给。这一招果真起到了奇效,武元甲对远在中国却料事如神的粟裕,感到佩服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名将,粟裕在军事水准上是什么级别,武元甲心中有数。七十年代中越关系发生不利的变化,武元甲原本是主和的,希望能够维护中越和平:一方面自然是出于他对中国长期以来的好感,另一方面,不到万不得已,武元甲实在不想跟粟裕这样的解放军高级将领在战场上见高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胡志明到黎笋,越共领导人对中国的态度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越南依附苏联,军事实力增强的同时,野心也开始不断膨胀。因为对中越关系问题的不同主张,“亲华”的武元甲遭到过黎笋的严厉打压。而越南大举入侵柬埔寨时,越军主将是文进勇,武元甲则留在国内。所以1979年对越反击战的越军指挥官,自然就是老将武元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南再怎么扩张,在中国面前都还是小国。面对巨大的军事压力,武元甲得知中国军队不是由他最敬畏的粟裕大将统领,无论出于何种考虑都不免松了一口气,笑得有些不稳重。武元甲也知道许世友,倒不是许世友不厉害,至少他不需要直面“可怕的”粟裕了,武元甲才看似自信地喊了一句“必胜”。其实他更多地是在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手下年轻军官的信心。当然后来的事实我们都了解,交战双方存在客观实力差距,不管解放军的主将是谁,都非越军能够阻挡,武元甲最终还是食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与国的关系,是处在变化发展中的。读者们也不要因为武元甲曾率军和我方交过手,就对他持否定态度。由于1979年越军遭遇惨败,武元甲成了替罪羊,被黎笋免去了国防部长职务。八十年代的对越轮战结束后,我国在1990年邀请越南领导人来华访问、参加亚运会开幕式,79岁高龄的武元甲将军欣然前往北京,在主席台上显得精神矍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一时彼一时,对他而言中国始终是一个熟悉而又亲切的地方;曾经短暂的战场交锋,不过是各为其主,尽一名军人的职分而已。黎笋1986年离世后,越南国内的政治空气和外交政策发生了变化。在武元甲等人的努力下,九十年代中越关系显著改善。2013年10月武元甲大将病逝,享年一百零二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