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托洛茨基(完整名为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名字。因为,我们熟悉的俄国十月革命武装起义的具体组织、执行领导者之一,正是这位时任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的托洛茨基。

说起此事,有一件事常让托洛茨基引以为傲,因为十月革命的诞生日,正是托洛茨基的生日。托洛茨基生于俄国儒略历1879年10月26日,换成公历,则正好是11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也是11月7日(1917年)。

虽然这不过是某种巧合,但是大人物身上发生的事情,多少总是有点冥冥注定的意味儿。因为,在这一天出生的人多了去,但是偏偏托洛茨基成了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其他人却不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托洛茨基在十月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仅次于列宁,比如斯大林的追随者雅克·沙杜尔就曾经写道:

“托洛茨基在十月起义中居支配地位,是起义的钢铁灵魂。”(见《革命札记》第6卷)

由此可见托洛茨基对于俄共的重要性,在十月革命后,托洛茨基一直担任要职,是核心领导人之一,先后担任过苏联革命军委主席、俄共政治局委员等职。

但是,随着俄共领袖人物列宁的病逝,托洛茨基的政治地位也在发生着巨变。实际上,在列宁去世之前,对于俄共高层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即分裂,都做过预判和分析,认为俄共两大政治巨头托洛茨基派和斯大林派可能会因政治矛盾而导致分裂。

列宁在时,这种矛盾,虽是暗斗,尚有遮掩的余地。列宁病逝后,托洛茨基和斯大林的斗争立即就白热化,从幕后发展至台前。但是,论政治能力,托洛茨基的才干非常出众,胜于斯大林;然论政治手腕,斯大林更懂厚黑学之精髓,直接把托洛茨基杀得那是毫无还手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托洛茨基和斯大林斗争期间,最大的问题在于托洛茨基竟然对斯大林的了解非常浅薄,或者说不够。原本政治斗争是非常残酷的,不择手段的,但是托洛茨基对此显然认识不够,他坚持柔和斗争,就是文斗,我们可以彼此斗争,但是底线是还有给人改错的机会。

可是,斯大林要的不是这个,他要的是自己一人说了算,要的是专制统治。

所以,在斯大林这里,是不容有人在榻侧的。

结果我们都知道,斯大林把托派的人杀的是片甲不留,镇压的镇压,处理的处理,最后托派老大托洛茨基也在1927年被开除俄共党籍,职务全部撸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年,将其流放阿拉木图,但是斯大林还不放心,再过一年——1929年1月20日,托洛茨基的家被武装人员封锁。

1月22日,那是一个寒风呼啸、大雪纷纷的清早,托洛茨基一家被武装分子押到黑海港口敖德萨。在那里稍作停留和安排,2月10日,托洛茨基一家在武装分子的监视下,登上了“伊里奇”号轮船,自此托洛茨基一家永远离开了俄国,离开了俄罗斯,再也没有踏上俄罗斯的大地一步。

不过,这一步棋,斯大林走错了。因为像托洛茨基这样一个有着国际影响力的人物,如果软禁在俄国国内的话,还是可以控制的,限制行动和言论的自由,那么托洛茨基便没法发挥作用。可是如此人物,一旦驱逐到国外,那大天大地的,岂不是天高任鸟飞了?对自己将是大大不利。

所以,斯大林在发现走了一步臭棋之后,立即就采取补救措施,派出一批批杀手不断采取暗杀,于是托洛茨基在国外流亡的日子也不好过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托洛茨基先到土耳其,获得了政治避难的允可。不过,斯大林没有放松警惕和行动,不断以国家名气和影响力在国际上施加影响和干涉,以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矛盾,导致托洛茨基在国外的日子难过起来,一方面是许多国家不敢接受他,一方面是许多国家不愿接受他。

比如在法国期间,他只能在法国南部居住,而且不能使用真名,给其有种种限制。后来因为苏俄当时的影响力,法国也不敢留托洛茨基,被迫前往比利时、挪威。尤其在挪威期间,还差点被苏联引渡回国。

后来幸得墨西哥政府仗义出手,伸出了友谊之手,托洛茨基在1937年初来到墨西哥,自此便在墨西哥城西南科约坎区维也纳街45号长期定居下来。

1937年初,托洛茨基夫妇抵达墨西哥Tampico港,弗里达迎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这个45号小院已经成了托洛茨基博物馆,庭院深深,树荫如盖,显得十分幽静,但是在这幽静之下的历史深处却有着格外惊心动魄的历史。

当年托洛茨基一家定居于此后,并不代表真正的和平和幸福就定格在此,此时的托洛茨基已经领教了斯大林的手段,很清楚只要自己不死,斯大林就不会放过他。

因此,为了防止死神光临,当时的墨西哥政府也非常重视托洛茨基的安全,还专门在他的居所旁边设立了一个警察所,配备了足够的警察,日夜巡逻、防卫。

当年守卫在托洛茨基居所外的警察.照片拍于托氏故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如此,托洛茨基还是不放心,在自己那小小的方寸之地又建立了一套的警卫系统。这些警卫人员,都是托洛茨基主义的追随者,他们主要来自美国和墨西哥,对托洛茨基忠心耿耿,便承担起了防卫心中领袖的责任。

托洛茨基的住宅,窗户上都装着铁条,各处都设有警报设施,院子里还设有瞭望塔。此外,住宅下面还有地下室,楼顶有端着荷枪实弹的机枪卫士。总之,只要触动警铃,整个防卫系统都会调动起来。

包括托洛茨基和妻子,各自都有一支手枪,以防不测。

按说,托洛茨基如此高强度的警戒和防备,想暗杀他实在不易。

可是,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若想暗杀,总能寻得时机。

时间走到了1940年8月20日。

这是决定托洛茨基生死的一天,将被载入史册。

在托洛茨基的追随者中,不仅有男性,而且还有许多女性。

其中有一名非常狂热,也颇有才华,她叫西尔维亚·耶季洛夫。

希尔维亚的父母移居美国纽约,她也生于美国,毕业于哥伦毕业大学哲学专业,毕业后成了托洛茨基的追随者,后来成为托洛茨基的秘密通讯员和秘书,往返于欧美之间,联系国际活动。

在巴黎期间,年轻貌美的希尔维亚的芳心被一个男人叼走了。

历史照片缺失,该图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男人叫杰克逊·莫尔纳尔,这名27岁的年轻人不仅生得英俊潇洒,而且勤奋好学,自称是索尔伯尼大学的学生,出身贵族。

但是,西尔维亚却不知道她的这个男友是带着任务来的。

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在西尔维亚身上再次得到了验证。这个莫尔纳尔不过是个假名,他的原名叫拉蒙·梅尔卡德尔,西班牙人,其母是非常出名的职业革命家玛利亚·卡莉达雅·米尔卡达雅。因为受到母亲的影响,莫尔纳尔自小就开始参加革命活动,而且精通法语、英语和西班牙语。

在西班牙内战期间,这个叫莫尔纳尔的梅尔卡德尔曾经上过战场,甚至担任了一名级别不太高的政治军官。

在托洛茨基逃到墨西哥后,苏联内务部派遣的暗杀集团也如影随形抵达墨西哥,这其中包括莫尔纳尔和他的母亲卡莉达雅。在莫尔纳尔暗杀托洛茨基之前,苏联内务部派过来的人已经搞了多次暗杀行动,但都以失败告终。最后,他们发现采取强火力袭击,成功率太低,于是才另辟蹊径搞了一个美男计。

1939年初,组织派给莫尔纳尔一个新任务,便是让他接近托洛茨基的秘书西尔维亚。当时,西尔维亚人在巴黎,莫尔纳尔便来到巴黎,一番追求后,很快就拿下了西尔维亚,获其芳心,并且同居。

1939年秋天,莫尔纳尔接到组织安排,前往墨西哥。因为斯大林对于托洛茨基还活着已经有点生气了。同时,苏联内务部派了一名将军杰涅拉尔·考托夫,来到墨西哥与莫尔纳尔的母亲卡莉达雅共同指挥暗杀行动。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恰好不久,西尔维亚在巴黎的事情办完,也回到了墨西哥,继续做托洛茨基的秘书。莫尔纳尔便立即去与西尔维亚相会,二人继续同居,亲如夫妻。

历史照片缺失,此图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西尔维亚的缘故,莫尔纳尔被引荐给托洛茨基夫妇,因为他的谦逊和好学,当然也少不了表演了一番对托洛茨基思想的认同和盛赞,以及追随的欲望和决心,总之他成功赢得了托洛茨基夫妇的信任。

不仅如此,连这座院落里的警卫对他也颇有好感。时间久了,连进门的例行检查也给免了。

于是,问题便发生了。

在1940年8月20日这天,莫尔纳尔独自来拜访托洛茨基。

来的原因是,前一天他已经和托洛茨基约好,要把自己写的关于法国经济形势的论文带来,请托洛茨基给出修改意见。

因此,莫尔纳尔在进门的时候,守卫几乎没有犹豫,就把门打开让他进来了。

墨城托帅故居门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这天来的莫尔纳尔有点古怪,因为他穿了一件雨衣,而且还把雨衣的帽子都扣在头上,可是当天并没有下雨。

托洛茨基的妻子娜塔莉娅见莫尔纳尔来,很热情地给他倒茶,莫尔纳尔也不客气,喝了茶。不过,娜塔莉娅也发现了莫尔纳尔的衣着反常,还问他怎么大晴天穿着雨衣。莫尔纳尔的回答模棱两可:

“谁知道老天什么时候会下雨呢?!”

对于历经了各种磨难的娜塔莉娅来说,他这话颇有道理,所以也就没再纠结于此。

只不过莫尔纳尔穿的这件雨衣可没那么简单,并不是为了挡雨的,而是为了藏凶器的。因为在雨衣的左兜里装着一柄冰斧(有的地方翻译为冰镐,登山用的东西),大约七寸长,斧刃锋利。在雨衣的右边兜里则藏着一柄短刀,大约一尺四寸长。

案发后,墨警方展示行凶的冰镐(冰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在雨衣里面的西裤后口袋里,还暗装了一把自动手枪。

可以说,莫尔纳尔从外到内武装得非常严密。但是,这一切都被那一件雨衣给掩盖了。

托洛茨基毫无怀疑,问论文带来了吧?我们去修改论文吧。

说完,便起身往书房走去。莫尔纳尔跟在后面,也向书房走。

娜塔莉娅见他们这样很多次进出书房了,早已习惯,也没在意,自己还在座位上喝茶。

但只是一会儿的功夫,忽然书房里爆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

娜塔莉娅耳中如一阵雷声滚过,脑袋轰一下,不顾一切本能地朝书房跑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莫尔纳尔后来的供述:在进入书房后,托洛茨基刚开始读莫尔纳尔的论文,莫尔纳尔就掏出了冰斧,使出了最大的力气砍向托洛茨基的头部,托洛茨基被砍后,条件反射性地狂扑过来,抓住了莫尔纳尔,狂咬他抓斧子的手,莫尔纳尔被抓后牙痕犹在,莫尔纳尔用力推开他······这时候,他的夫人进来了。)

眼前的一幕,令她惊呆:只见丈夫紧紧靠在书房门口的门柱上方能站住身体,鲜血从头上流下来,把衣服都染红了。而那个凶手莫尔纳尔站在一旁,身上到处的血。

接着,娜塔莉娅忙扑过去抱住丈夫,但没抱住,两人都倒了下去。

“是······是杰克逊······”

此时,屋顶的警卫也听到了托洛茨基的惨叫,跑到屋里时,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接着,救护车很快赶到,把托洛茨基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但是,托洛茨基的头盖骨被冰斧砍碎了,冰斧砍入脑子大约有三寸之深。尽管医生用尽了力气,给托洛茨基做了手术。但是,托洛茨基的生命也仅仅延续了26个小时,时至1940年8月21日,托洛茨基的生命还是结束了。

托洛茨基遇袭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托洛茨基无数次从死神的手中逃脱的顽强生命,却最终被一把冰斧终结。说起来,实在令人意外。

托洛茨基被暗杀后,凶手莫尔纳尔并没有逃走。但是,实际上在托洛茨基的门外有两辆车在接应他。一辆车上坐着他的母亲,另一辆车上坐着苏联的秘密警察头子杰涅拉夫·考托夫和携带武装的手下。他们都是接应莫尔纳尔的。同一时间,在最近的机场还有一架早已备好的专机在等候。

因为莫尔纳尔在杀人后没有及时出来,加上托洛茨基住宅的警卫拉响了警报,在一旁的墨西哥警察冲了过来。于是,那两辆车快速驶离,消失了。

莫尔纳尔被当场抓捕,警察在他身上搜到一封遗书,遗书是用法文写成,遗书的落款日期为1940年8月20日。遗书的署名正是杰克逊·莫尔纳尔。

由此可见,这一切都是提前策划好的。

尤其是莫尔纳尔的遗书内容漏洞百出,比如莫尔纳尔谎称自己生于比利时的一个贵族之家,但是事发后,比利时政府在调查后发现并没有莫尔纳尔所说的贵族。又比如莫尔纳尔在遗书中说托洛茨基曾经令他前往莫斯科刺杀斯大林,等等。

遗书的最后,更是写道,如果他遭遇不测,请向世界公开该遗书。

后经调查,发现莫尔纳尔的遗书纯属伪造。

墨西哥政府对于莫尔纳尔的处理也颇有意思:以非法持有武器和暗杀罪,两罪并罚,判其有期徒刑20年。

当时,有一个疑点就是,莫尔纳尔砍了托洛茨基之后,完全有时间离开院子,登上门外的车离开,但是他却没有离开,究竟为何?他不说,成了一个谜。

此外,在莫尔纳尔被抓后,因为他一直守口如瓶,什么也不说,导致他的真实身份,以及幕后主使,都没有揭开。

总之,这个谜团持续了10年都未破获。

直到十年之后,查洛斯博士揭开了这个谜团。他花费了很大精力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采集到了凶手莫尔纳尔的指纹,通过指纹又找到了莫尔纳尔的父亲。莫尔纳尔的父亲当场指认了莫尔纳尔的照片:“上面的人就是我的儿子拉蒙·梅尔卡德尔!”

顿时,真相全部浮出水面。

这个拉蒙·梅尔卡德尔的名字,在暗杀成功之后,已经被苏联授予了英雄称号,但是真人是谁,社会上并不知道。他的妈妈卡达莉亚也被授予列宁勋章。1960年5月6日,20年刑期已满,莫尔纳尔被释放后前往苏联,去领取那个“英雄”称号,过了一段不错的日子。1978年10月因病前往古巴救治,但是不治去世。

为托洛茨基送葬的街头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再补充一点历史,托洛茨基死后,美国的托洛茨基追随者们想把托洛茨基安葬到美国去,但是美国的国务院签证政策是只给活人签发签证,不给死人签发签证。所以,托洛茨基最终只能安葬在墨西哥他的住宅内。而托洛茨基安葬后,他的妻儿也继续住在那栋住宅里,直到去世。不过在他们去世后,这栋住宅就变成了托洛茨基博物馆。

墨城托洛茨基故居院内的墓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了托洛茨基的结局,令人不免唏嘘。当然,托洛茨基死后,树倒猢狲散,托派阵营也随着历史烟消云散了。

人生在世,各有使命,凡人有凡人命,伟人有伟人命,各有结局,仿佛都是冥冥中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