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果子高管原话说的是:I hesitate to call it a tablet, because tablets suck, and iPads don’t。他的这个表述,倒是与果粉经常挂在嘴边的“平板只有iPad和其他”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个人的评价是,差不多得了。就我个人观点,如今iPad真正有优势的领域,只剩下笔记、绘画、作曲等少数专业软件。日常轻办公和影音娱乐,iPad已经被鸿蒙平板和部分安卓平板追上甚至反超了。

果子自家的芯片性能确实很强,最新的M4理论性能秒天秒地。可是搭载着iPad OS,强力的性能最终落到体验又能带来什么?甚至就算讨论果粉心心念念的软件生态,iPad如今的优势还剩下多少?有多少HD应用停止更新了?又有多少应用真正完成了适配?

反观非苹果阵营,菊厂率先引入的平行视界,极大改善了鸿蒙/安卓阵营平板的软件适配。应该承认,技术角度平行视界并不是最彻底的解决方案,而是更接近大幅减少开发者适配难度的过渡方案。但你别管过渡不过渡,至少在购物、信息流等类应用上,这玩意用着确实还行。

甚至于,近期iPad上部分应用的适配,其实也就是平行视界的思路。更何况菊厂也在推自适应UI,目前完美适配的应用也在增多。非苹果阵营平台生态最好的肯定是菊厂,这里我也不拿菊厂出来说事,省得被扣“海军”、“爱国营销”的帽子。

那我用VIVO Pad来举例,这总可以了吧?实际上去年就有人对比过,日常大多数软件体验其实各有千秋,非苹果阵营还有很多易用性方面的优势。轻办公方面本来也是iPad的优势,但随着菊厂逐步引入PC级应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不论是PC级的WPS还是PC级CAJViewer,实用性都很强。

所以说,如今iPad Pro真正有优势的,除了品牌之外,我认为核心是笔记、绘画、作曲等少数专业软件。其中笔记和绘画应用跟手写笔较为适配,明显更适合平板发挥。所以菊厂先后推出自家的笔记和绘画软件,就是为了弥补专业软件的差距。目前看“天生绘画”应用完成度已经相当不错,期待后续进一步完善。

果子在专业生产力领域目前确实有优势,用得上的专业人士基本都不差钱。所以前两年的市场统计中,iPad的销量有肥尾性:

2~4K中坚价格段,占据iPad总出货量的80%;

4~6K中高端价格段,仅仅占iPad总出货量的10%

而6K以上的超高端价格段,同样能占据iPad总出货量的10%。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iPad在专业软件领域的优势。另外还有小部分原因,就是库克近两年刀法太狠了,从非全贴合屏幕到60Hz等等都是逆天。

而从长期看,从战略层面看,iPad Pro的生产力面临一个先天瓶颈:iPad OS。无论iPad Pro的M系列芯片性能有多强,只要搭载的还是面向触控的iPad OS,生产力就注定受到很大局限。苹果并非不知道这点,之所以这么做可能有技术和交互层面的因素,但我认为害怕影响Mac销量的商业决策可能才是主因。

所以我希望,未来鸿蒙PC推出后,菊厂平板能打破这种怪圈。未来的鸿蒙平板,我希望是“日常触控,连接键鼠后切换桌面级系统”的真正全能型产品。

总而言之,iPad如今在部分领域仍然有优势,但日常使用体验其实已经跟鸿蒙平板和部分安卓平板拉不开差距,部分领域甚至反而有劣势。菊厂被切断先进制程代工前,就已经超越苹果登上国内平板市场第一。虽然美国制裁强行干预市场,将整个进程延后了,但随着菊厂回归,该来的迟早会来。

某些人一味强调“平板只有iPad和其他”,苹果高管也有类似发言,多少已经有些脱离市场。如果不是类似的言论仍然有很大影响力,如果不是苹果超强的品牌号召力,恐怕iPad的销量还要再下降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