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22日报道 俄罗斯《观点报》网站5月13日刊登题为《俄罗斯为何希望中印友好》的文章,作者是俄罗斯财经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格沃尔格·米尔扎扬。全文摘编如下:

一些新迹象表明,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大国正迎来和解的新机遇。

此前有报道称,2024年,北京在印度对外关系格局中占据领先地位——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印度的主要贸易伙伴。一些专家表示,这种经济关系可能会减少两国之间的矛盾。

这种观点是合乎逻辑的。它依据西方关于经济关系可以缓和政治紧张局势(中美关系就是如此)的理论,也立足于新德里和北京无意升级冲突的态度。

事实上,中国认为,亚洲和整个世界足够大,中印两国可以实现共赢。

俄罗斯在与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中保持非常微妙的平衡。众所周知,莫斯科、新德里和北京是金砖国家框架内的合作伙伴。印度和中国拉近关系符合俄罗斯的利益。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亚太研究中心南亚和印度洋地区小组负责人阿列克谢·库普里亚诺夫在接受《观点报》采访时说:“最近,印度和中国之间出现一些小心翼翼地相互试探对方在两国关系中立场的举措,这或许是推动两国关系恢复到此前惯常轨道的一步。”例如,在中国驻印度大使这一位置空缺18个月之后,中国任命了新任驻印度大使。

从另一角度来说,经济和政治在新德里和北京的关系中一直是脱钩的。库普里亚诺夫认为:“过去20年,即使在政治上最困难的时期,双边关系中的经济关系也在不断发展。”

对印度而言,中印贸易的绝大部分是来自从中国的进口。这些进口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印度经济增长。印度当局正试图扭转这一局面。印度启动了许多进口替代计划,并采取保护主义措施,但并未取得效果。

中印对抗虽然变得更加可控,但并不会消失。这符合俄罗斯的主要地缘政治对手——美国——的心意。

美国驻印度大使埃里克·加塞蒂称,来自中国的威胁正在“黏合”印度和美国。美国人设法让他们的印度同行加入各种形式的、遏制中国的机制。

“中印在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框架内加强合作对莫斯科有利。”库普里亚诺夫说,“我们不能支持一方反对另一方。”

然而,新德里和北京仍有可能拉近政治立场。如上所述,印度将经济和政治分得很开,促进中印两国拉近关系的政治条件也是存在的。多极世界的出现、中亚地区威胁的增加以及与中国合作建立欧亚集体安全体系的必要性,都可能促进中印减少冲突。(编译/朱丽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