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熟悉这样一句话:"穷得叮当响,富得已啦啦"。确实,一个人的财富状况往往会在言行举止间不经意流露出来。有些人虽然穿得衣冠楚楚,但却手头拮据,鬼节省得让人忍不住想给他们一把米一袋盐;相反,有些人衣着朴素,却会不遗余力地投资于学习、旅游等能开阔视野的消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如何从一个人的三大"穷习惯"来判断他的财富状况吧。

【01 不愿意花费,改善生活的钱】

俗话说得好,"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我认识一个叫张三的人,就是典型的代表。张三家里虽然经济上还算宽裕,但他却像一个铁公鸡,连给自己买件新衣服都要三思而后行

每每我们相聚,他总是絮絮叨叨地抱怨:"你看看,这件衣服都穿成这样了,可我就是不想花钱买新的。反正也不冷不热的,就这样凑合着吧。"我心里直翻白眼,这人真是一根筋,什么时候才能打开眼界,好好享受生活呢?

有一次,我们一起逛街,看到一款特价的微波炉,只需要 399 元。我赶紧对张三说:"哎,这个微波炉挺不错的,我看你家里也还没有,要不要买回去?这个价格真的很便宜了。"谁知道,张三立马皱起了眉头,说:"399 元?那也不算便宜啊,我看还是算了吧。"我哑然失笑,这人真是一点都不懂得生活品质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知道,对于一些没钱人来说,的确是不得不如此死板地控制开支。但张三明明家里条件还不错,为什么偏偏就是这么较真儿呢?也许是因为从小养成的一些穷人习惯吧,总是下意识地拒绝任何可以改善生活质量的消费。真是可惜了,明明有机会过得更舒适,却偏偏选择了一种简陋乏味的生活方式。

【02 十分计较学习、开眼界的费用】

除了不愿意花钱改善生活,没钱人通常还会十分计较一些看似无用的支出,比如学习、旅游等。我有一个朋友叫李四,就是这种典型。

记得有一次,我们聊起最近几个月的学习计划,我跟李四提到想报名参加一个写作培训班。谁知道,李四却一脸鄙夷地说:"写作培训?你可真是浪费钱啊,有什么好学的,自己写写不就行了?"我解释说,通过专业的培训,不仅能提高写作水平,还能结识一些同行,拓宽人脉。但李四还是不以为然,"什么人脉不人脉的,有什么用?你还不如把那笔钱存起来,将来用得着。"

就这样,我们就这个话题争执了很长时间,最后不欢而散。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李四明明自己也很希望提升写作水平,为什么就是不愿意花钱去学习呢?难道他就不明白,投资自己其实才是最值得做的事情吗?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我们谈到旅游的时候。有一次,我邀请李四一起去泰国旅行,谁知道他立马摇头拒绝了,"去泰国干嘛?不就是吃吃喝喝拍拍照吗?我看还不如在家里好好工作赚钱,将来出国旅游也不迟。"我试图解释说,旅游不仅能放松心情,还能开阔视野,但李四显然是听不进去。在他看来,除了能立即产生实际效益的支出,其他一切都是"浪费钱"。

这就是一些没钱人的思维定式。他们往往会本能地排斥一些能增加知识和见识的支出,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无用"的。可是,这样岂不是太可惜了吗?错过了那么多提升自己的好机会。我真想告诉李四,花钱投资自己,才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生活里只买最划算的东西】

除了上述两种特点,没钱人在消费时也往往只会追求最划算的选择,完全不顾及其他因素。我有一个邻居叫王五,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有一天,我碰到王五在超市买牛奶,她一边挑选一边还絮叨个不停:"这瓶牛奶才 3.5 元,比那个贵的强多了。你看,这个折后才 2.8 元一瓶,太便宜了吧!"我看着她,不禁有些无语。难道价格就是王五唯一的考量标准吗?

仔细观察,我发现王五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消费行为都是如此。比如她购买衣服,总是盯着那些打折力度最大的商品;再比如挑选水果,她总会选那些外表稍微有些瑕疵,但价格便宜的。我真为她捏了一把汗,这样的生活方式未免也太过朴素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曾试图跟王五聊聊,告诉她除了价格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也同样重要,比如质量、口感、美观等。但每次我这么说,王五总是一副你不懂的样子,"你看不出来这个牌子的质量也很好吗?而且这么便宜,你觉得有什么不好的?"我无奈地摇摇头,这个人真是太过较真儿了。

我理解,对于一些经济条件不太好的人来说,确实需要非常谨慎地控制开支,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但是,过于偏执地追求最优惠的价格,似乎也有些太过极端了。生活中还有太多其他更值得关注的因素啊,王五怎么就是钻牛角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