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嫦娥6号在月球上的工作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因为这是人类首次对月球背面进行采土。在顺利采样之后,嫦娥6号已经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而嫦娥7号正在准备着,有了嫦娥6号的“战绩”,想和中国合作,搭上嫦娥7号的国家和组织不在少数,可以说是被疯抢,可惜名额有限,目前只选了7个。

嫦娥6号带回来的月球土壤有何意义?中国又选了哪7个作为下次的合作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2024-06-05,关于“嫦娥六号从月球启程回家”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嫦娥6号工作不轻松

嫦娥6号的工作并不轻松,此前人类已经取得了月球的土壤样本,只不过都是月球的前面,我们的嫦娥5号也在其中,那么这次嫦娥6号的取样,更希望有所突破。

所以嫦娥6号的任务就是去月球的背面去取土壤样品,着陆点则是选择在了月球背后的南极-艾特肯盆。这里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判定其形成时间最古老,规模最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子和嫦娥5号取回来的土壤样品可以形成比较,位置上 一个在正面,一个在反面,时间上一个形成的时间新,一个形成的时间短,通过对这两侧土壤的研究,人类也许对月球会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嫦娥6号系统非常的复杂,要完成不少的挑战,比如通讯就要最先解决,因为地球的背面是无法正对向地球的,所以地球无法直接和月球背后的设备直接联系,这个时候就要靠卫星来帮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科研人员不怕有挑战,有挑战就有进步的可能,嫦娥6号也在科研人员的保驾护航之下,成功降落到了目的地。

6月4日,到了激动人心的一刻,嫦娥6号完成了自己的首次采集土壤,也是人类在月球背面的首次采集土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这次的采样工作还带着浪漫的色彩,嫦娥6号用了6铲在月球的背面留下一个“中”字,这个“中”是中国的“中”,这个“中”是“很中”的“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留下的“中”字,嫦娥6号还展开了随身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浩瀚的太空中出现的一抹红,是中国人最喜庆的颜色,是最动人的颜色,这些行为让科学工作变得更加浪漫。

在完成采样工作之后,嫦娥6号就要踏上返回之旅,把月球土壤带回地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2024-06-04,关于“对话郭金虎:月壤能不能种菜?空间站里生物钟怎么变?聊聊空间环境里的生命故事”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嫦娥6号回家了

6月4日,嫦娥六号的上升器就要带着采集的样品起飞,它需要先去环月轨道和返回器组合在一起,才能返回地球。

和从地球起飞不同,嫦娥6号的上升器要用自己的着陆器变成发射器,因为前面提到的地面无法监测到月球背面,所以嫦娥6号要靠着自己身上的装备来给自己定位,这是非常有难度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达环月轨道之后,嫦娥6号上升器就要和早已经等待多时的轨道器和返回器进行对接,把样品送到返回器中,然后还要进行绕月飞行,最后才是返回地球

等到这份珍贵的土壤回来,肯定有很多国家都想参与到对土壤的研究当中。此前不少国家和组织都渴望得到嫦娥5号带回来的土壤中国就分享了出去,分出了200多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因为中国一直是合作和共赢的态度,这次非常珍贵的月球背面土壤,中国分享出去的可能性很大,但是暂时没有名单出现。那么为什么这些国家争着抢着研究月球土壤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电商》杂志社,2024-06-05,关于““嫦娥之父”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月球已死,月中的神秘资源,能解决地球1万年能源需求!”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月球突然的研究价值

地球的土壤不是直接暴露在太空中的,地球外面有一层大气层,还有氧气和水,生活在地球 的还有植物和动物,它们一起合作形成了地球上的土壤。

反观月球,它表面的土壤是直接在太空中的,没有大气,但是却有土壤形成,人类可以通过研究月球土壤来研究它的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看到土壤就想起了种菜,很好奇月球的土壤能否种菜,科学家也给出了回答,是无法直接种植的。

但是神奇的是,把月球的土壤和地球的土壤混合之后,植物的生命力会变得更旺盛,这是也一种研究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解释月球其实已经死了很久了,但是死掉的月球却蕴含着很多的资源,有多达110万吨的氦3。

这个数量的资源如果利用起来,能让整个地球用上1万年,解决能源问题,所以上面几点看下来研究月球土壤和对月球的探索是很有意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环球网,2024-04-24,关于“嫦娥七号将搭载6台国际载荷 国际月球科研站再添3个成员”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国争着上嫦娥7号

嫦娥6号的任务结束了,嫦娥7号正在准备着,和前面的不一样,嫦娥7号的任务是对月球的环境和资源进行勘测。

还有和后面的嫦娥8号组成月球科研站的基础,到了2035年则是建立起真正的月球科研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个探月计划来看,一方面看得出来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进步有多快,另一方面就是看出中国真的是把全人类的福祉放在心上,自己科技强大,却不孤芳自赏,而是寻求和其他国家的合作。

从嫦娥5号顺利完成工作后,中国的可以说成为了其他国家想要合作的“香饽饽”,这是因为我们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嫦娥6号就带了其他4个国家的载荷和卫星项目,帮助巴基斯坦的卫星飞向太空,很多国家都还没实现这一目标,说明跟着中国走还是很香的。

法国、意大利这样的欧洲强国也要和中国合作。有了嫦娥6号的背书,想和嫦娥7号合作的国家和组织就更多了,但是毕竟空间有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中国在众多申请中选取了埃及、巴林、意大利、俄罗斯、瑞士、泰国、国际月球天文台协会等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一起在26年供赴月球,开展对月球的探索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中国的航天事业绝对会越来越好,从无到有中国的科学家们克服了无数的困难,迎来如今的腾飞,而中国用开放的态度寻求合作,这是战略的眼光,是为了全人类的发展,可见大局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