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两天生猪市场还一片红火,各地猪价普遍上涨,不少地区再次涨破10元,最低价也涨至9元以上。

结果一夜之间,猪价就崩盘了,6月19日生猪价格跌翻天,最低价降至8.6元,最高价降至9.9元,具体到各个地区的猪价,西南区猪价降至8.7-9.2元,华北区猪价降至9.1-9.6元,东北区猪价降至9.1-9.5元,华中区猪价下降到了9.2-9.5元,华东区猪价跌至9.3-9.9元,华南区猪价在8.6-9.7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猪价崩盘,跌翻天,其一是因为养殖端的心态悄然发生变化。首先是二育养殖户的入场积极性减弱,随着近期生猪价格的上涨,市场标猪价格涨至9.5元左右,小标猪价格更高,考虑到夏季猪群料肉比高,饲养难度大,二育的成本和风险明显提升,加上多数猪场已经补栏结束,近期流向二育的猪明显减少。

其次是养殖端挺价心态放松。集团猪场方面,6月已经过半,但受前期缩量挺价的影响,出栏任务完成率普遍不高,猪价近期相对维稳之后,集团场率先放量出猪。最近一段时间,猪价涨势收紧,高价在10元左右徘徊,均价在9.5元左右徘徊,短时间猪价缺乏继续大涨的动力,散养户出猪锁定利润,市场生猪供应量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是因为猪肉消费表现低迷。近期南方高温高湿,北方高温干旱,受天气影响猪肉需求处于季节性低谷期。猪肉价格又随着猪价水涨船高,不少地区的猪肉价格涨至15元左右,与此同时牛肉、鸡蛋、羊肉价格持续走低,抢占猪肉市场,猪肉终端走货不畅,屠企开工率偏低,压价意愿增强。

不仅是生猪现货市场不理想,期货市场同样低迷,最新价格显示,生猪2407合约下降300元一吨,2409合约下降100元一吨,2411合约下降55元一吨,价格分别降至16790元、17610元和17920元。期货价格走跌,说明市场对后续生猪市场的前景普遍并不看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随着猪价的下跌,其实各种“大跌”因素也在不断累加。猪价暴涨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市场积压了不少体重较大的猪,再加上今年4、5月份二育入场补栏的大猪,大肥市场供应相对充足,一旦猪价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这部分大猪势必会在短时间内冲击市场,叠加养殖户锁定利润的心态,市场生猪流通量和出栏均重双重增加,猪价很有可能就此坍塌。

一般情况下,猪肉消费明显好转,需要等到三季度末,或者四季度末,也就是9月或者12月的时候,在这之前市场缺乏明显的消费利好刺激,尤其是夏季高温天气,居民出门较少,采购猪肉需求也不高,猪肉终端走货不理想,白条肉订单也就处于低位,屠企开工率偏低,对生猪高价接受度有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时间来看,市场缺乏利好因素,反而利空因素发力,猪价很有可能延续下跌走势。但养殖户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出栏节奏,切莫恐慌性抛售。不过中长期来说,随着后续猪肉消费的回暖,以及市场大猪的消耗,猪价不乏再次上涨的可能,且随着生猪产能的不断去化,猪价有可能冲击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