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事件发酵到现在,最大的受益者是达摩院,责任最大的也是达摩院。

从以“中专天才少女”标签走红,再到被赵斌质疑“题目都看不懂”,决赛又被对手写联名信要求“公开姜萍答卷”,前前后后,达摩院做了什么呢?既没有替姜萍证明她的实力,也没有回应选手的需求,更耐人寻味的是,达摩院也没有冷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是悄悄地修改了姜萍的视频封面和内容,将舆论的风波再次激化,达摩院的行为也许够聪明,但的确不够“厚道”,自己收获名利,把参赛者当成了“棋子”。

这件事笔者前前后后都在关注,各种新消息和细节都没有放过,总结下来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大家是喜欢姜萍还是质疑姜萍,其实和学历高低、是否为数学圈内人无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复旦教授“谈”姜萍:将无知展现出来,建议她参加浙大夏令营保研

质疑姜萍的,有看热闹的网友、也有赵斌这样的金牌数赛教练、也有来海内外名校的参赛选手;支持姜萍的,也有看热闹的网友,但同样有不少高校的教授。

除了一开始发表祝贺,欢迎姜萍来本校学习的那些教授之外,还有一人最近的发言也很有深度,他就是复旦大学教授施郁。谈及姜萍事件,施郁教授的评价不仅有深度有内涵,而且给姜萍今后的选择提供了非常合理化的建议,但可惜的是有不少人误解的施郁教授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郁教授说:感谢姜萍将无知展现出来。有人以为施郁教授直接评价一个17岁的女孩“无知”,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甚至不少人以此来质疑施郁的人品和素养。

但笔者仔细通读施郁教授的全文,可以肯定,施郁说得“无知”并非直指姜萍,而是说姜萍的存在,让不少人的“无知面”得以暴露在公众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施郁之后举的例子就知道了,有人说看到姜萍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决赛考场,这不就是“无知”吗?决赛是线上闭卷考试,何来的在考场上看见姜萍呢,难不成网友你住到姜萍家里去了吗?

再者,施郁教授对于姜萍遭受质疑的观点也是比较中肯的,他认为受到质疑不全是坏事,实际上即使是论文答辩,也会有提问环节,被提问恰恰说明这吸引了他人的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既是变相地肯定姜萍,也是对姜萍所处的压力和负面情绪下的一种安抚。不过施郁教授也认为,正面回答问题,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这样不仅能让质疑烟消云散,而且还能确认姜萍的成绩,对于姜萍本人来说,回应质疑反而能让她获得更多提升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后续的规划,施郁教授建议姜萍参加夏令营,该夏令营是浙江大学一位数学院士邀请她去参加的,这是一次非常好的交流机会,且该夏令营是围绕研究生招生的,姜萍如果数学水平与阿里数赛的成绩一致,可以申请面试通过后直接读研。

尽管当初浙大特招工作的工作人员回应比较官方,但通过浙大的几位教授、院士个人账号发布的消息可以看出:浙大的学者非常珍惜人才,对姜萍更是难掩喜爱、赞赏有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旦有了合适的机会,就都恨不得马上邀请姜萍来参加交流,这种纯粹的数学爱好,激发出的“惺惺相惜”,令人动容,也希望姜萍能抓住好机会,尽早迈入浙大的校门,这样就能专心学习喜欢的数学,不必在为了外界的纷纷扰扰而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