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四节气中,有很多具有标志意义的节气,比如夏至,它是由初夏进入盛夏的标志,俗话说“不到夏至不热”,所以夏至节气代表着大热时期的来临。与此同时其作为四立节气之一,也就兼具着更为明显的传统意义。届时民间流行着祭祖祈福,消夏避暑,以及美食宴饮等习俗,这些都体现了夏至节气所代表的气候意义,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在我国民间,无论南北,到了夏至节当日,都讲究吃上一碗夏至面,既是迎接夏至节气的到来,也是迎接盛夏模式的开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至吃面的意义

1、尝新

俗话说“夏至面新上天”,传统美食的背后往往体现着应季而食的属性,夏至时节,正值小麦收获的时节,所以人们要将当季新收获的小麦磨成粉,做成面食来吃,这其中有品尝新麦的含义。同时也是来庆祝丰收,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

2、补充营养

夏至时节,民间正值农历五月,也是入伏的前夕,此时气候明显闷热起来,人们的食欲受到很大的影响,总是吃不下饭。所以老祖宗便想到了吃面,其清凉爽口,筋道耐嚼,而且作为一种传统面食,其下肚后也容易消化,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符合当下时节的养生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至以后,天气将越来越热,相比于其他的食物,面条出现在我们餐桌上的频率也会越来越高,其做法简单省时,而且也更加开胃。不过在这些优势的基础之上,在吃面这件事上也有一些注意事项,才能使我们从中受益更多。夏至吃面,牢记:1要放,2不吃,3讲究,每一点都很重要,建议弄懂再吃,看看有道理吗?

1要放

配菜

面条本身属于我们日常所需的主食,为了使它更加可口,我们会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调味,也起到开胃的效果。与此同时配菜也是必不可少的,当下应季的蔬菜有很多,黄瓜,绿叶菜,豆类等,都可以作为配菜出现,此外蛋类,肉类以及豆制品这些优质蛋白的来源也要适当添加,这样才能使一碗面达到营养均衡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不吃

不吃未煮熟的面

煮面条看似简单,但也需要一些技巧性。首先来说新鲜的面条容易熟,在水开下锅后,需要先搅动至飘起,盖盖煮两三分钟,这期间很容易扑锅,我们需要一直看着,看到再次沸腾时通过点水两次,来确保将面条彻底煮透。而如果是干面条,往往需要煮更长时间。煮熟的面条,我们在用筷子夹断时,是看不到有白色的硬芯的。

不少人在夏天吃面时更追求筋道爽滑的口感,这时我们煮的时间可以适当减少一些,但也要煮熟再捞,而未熟透的面条不仅难以消化,也同样引起腹胀,呕吐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吃剩面条

夏至以后,天气会更加炎热,我们在做饭时更要控制好量,尽量在一顿饭内吃完。面条也是如此,无论是新鲜的面条还是煮熟的面条,在夏日保存的过程中都容易滋生细菌,造成污染,或者变质等,这也就意味着面条的浪费。同时煮熟的面条经过保存后,口感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粘坨,软烂,难以下咽。所以说无论是新鲜的面条还是煮面条,我们都要避免剩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讲究

面条要过水

面条在煮熟后是很烫的,加上天气炎热,想要等待其自然晾凉,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这个过程中面条很容易粘坨变软而失去口感。所以我们捞起面条后,最好先放到水里过一遍,一来可以使其快速的降温,同时也可以使口感嚼起来更筋道。如果不喜欢太凉的,我们可以准备温水来浸泡,效果是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条在中午吃

一日三餐,每一餐都大有讲究,而到来夏天,中午是一天当中最热的时刻,人们往往昏昏欲睡没有食欲,这时候最适合吃上一碗开胃的凉面。同时面条可以为我们提供能量和营养,使我们在下午的工作和学习中元气满满。而到了晚上,讲究要吃少吃得精致,面条显然就不适合了。晚饭若是吃面,很容易吃多,给肠胃增加工作量,影响休息,也容易发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面要搭配蒜

“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大蒜可以说是面条的绝配。同时大蒜本身也是一种天然的“保健品”,有助于杀菌消炎,排毒清肠,增强抵抗力等。我们可以直接就着大蒜吃,也可以调上蒜汁淋到面条中吃,都能起到很好的开胃增香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