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大A周五收盘以后,央妈5月金融数据才姗姗来迟。

这个时间点卡得还是很有艺术。

其中,金融数据M1、M2也很不简单,见下图。

M2余额在5月末为301.85万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创下了该数据有史以来的近40年新低。

M1余额在5月末为64.68万亿元,同比下降4.2%;增速由正增长转为负增长,亦创下了该数据发布以来的新低。

这个数据讨论得面红耳赤,但是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没那么可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wind

M1减少这么多,是不是又要经济大衰退?大崩溃了?

显然不是。

你看看这几天人民币的走势,看看大A的走势;虽然不太好看,但是说“药丸”就有点儿瞎扯淡了。

那问题来了,M1为啥减少这么多呢?

两方面聊聊吧。

先说第一方面,活期不划算了。

2022年以来,我们贷款利率不断下调,导致银行净息差压力不断增加,倒逼银行存款利率也不得不跟随下调。

比如工商银行5年期定期存款的基准利率,

2022年9月为2.65%,

2023年6月下调为2.50%;

2023年9月下调为2.25%;

2023年12月进一步下调为2.00%。

存款利率下调的本身是为了缓解银行的净息差,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性,这没什么毛病。

不过令人意外的事发生了。

银行存款利率往下调整的过程中,大家对未来的投资收益预期也在下降。

大家伙不仅没有出现报复性消费的预期,反而更加珍惜手里的一针一线了,本着蚊子肉也是肉的原则。

大家伙纷纷把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

21世纪经济报道数据显示,住户定期存款增速在2024年1季度、2023年1季度、2022年1季度分别为7.34%、11.78%、10.24%。

这个数据,活期定期化趋势非常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人民银行

企业,当然也不是傻子,也要赚钱,也要让钱升值。

今年以来,上头叫停“手工补息”、协议存款等高息的活期存款项目,企业如果还真的正儿八经去存接近零利率的活期存款(即M1),那真是大冤种。

退一步说,即使企业还想钻金融空转的漏洞,搞点高息活期存款。

但是,今年来大环境不好,叠加监管加严,银行降薪、券商裁员、信托暴雷。

银行从业人员为了自身的铁饭碗,也不得不勇敢地对大客户说“NO”。

这样的状态下,企业为了赚利息,也不得不做出让步,去存一些定期存款,去配置一些银行理财。

你看上图,人民银行新一期数据显示,单位活期存款3月份为56.85万亿元,但是4月份减少到了54.27万亿元,到了5月份进一步减少到了52.98万亿元。

企业活期存款两个月时间,分别减少了2.58、1.29万亿元。对应的是M1在4月、5月份分别减少2.58、1.32万亿元。

这里要划个重点,可以简单地把M1的变动理解为企业活期存款的变动。

同样见上图,单位的定期存款在这两个月分别增加了0.58、0.51万亿元。

还有一部分,则是企业活期存款的钱不好赚了,配置了银行理财

比如,上市公司隆基绿能近期公告计划把不超过200亿元现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

企业现金是啥?就是M1啊!

所以说,5月减少的M1中有近40%转向了定期存款(M2),还有一部分是银行理财。

接下来,聊一聊M1减少的第二个方面,利润减少了。

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这几年在转型的攻坚时期,出现了一些短期的增收不增利的阵痛。

企业利润减少了,就是现金减少了,就是M1增长得慢了。

还是用数据说吧。

今年4月份,上市公司2023年度的财务报表公布完毕。

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2023年全市场5327家上市公司实现营收72.69万亿元,同比增长0.86%。

但是,全市场公司实现净利润5.71万亿元,同比增长-1.57%。

进一步剔除掉工、农、中、建等金融行业的影响,实体上市公司营收、净利润分别为63.54万亿、3.22万亿。

同比分别增长2.18%、-3.54%。

就是说,整个上市公司,尤其是实体公司增收不增利现象较为明显,股价也反映的很明显。(见下图)

企业不赚钱哪来的利润,哪来的钱去活期存款,哪来的M1增量,对吧?是这个道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wind

简单举个光伏行业的例子。

某家上市公司年年赚钱,赚到了钱有一部分存活期存款变为了M1,还有一部分钱用来给员工发工资就成了M2。

但是,今年一季度由于产能、价格等种种原因,企业出现了亏损。

不仅没办法在银行存更多的存款了,甚至还要从银行里提出一些存款给员工发工资。

那么,M1的增长就会变得缓慢、甚至回落。

各位,上市公司啊,那是中国企业里最优秀的尖子生啊。

特别是实体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特别是地产行业。

他们都增收不增利了,赚钱难了。

这些顶尖企业尚且如此,其他的企业可想而知。

所以,企业的转型探索、结构调整、利润减少是M1缩量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总的来说,M1减少无论是企业去存定存、理财了,还是利润减少了。

说起来也都是一个意思,就是money不好赚了。


当下虽然行路难、多歧路,不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THE END

来源: 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作者:慧净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