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庆新 杨鹏辉

“钱凯港项目是共建‘一带一路’在拉美地区的象征性工程,将成为中秘友好经贸往来的新纽带和沟通桥梁”“钱凯港将成为‘南美通向亚洲的门户’,为南美国家提供一条直达中国的航线,使得船舶航行时间减少10天”……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承建的秘鲁钱凯港码头项目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投入运营,不仅让中秘两国关系进一步深化,也吸引着其他拉美国家的关注和兴趣。在全球化起伏不定的浪潮中,中国同拉美国家间的合作,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日益紧密,中国的投资和技术支持正助力拉美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并成为全球南方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与拉美的合作基于共同的发展愿景和互补的经济结构。拉美国家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而中国则拥有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实力,这种互补性为双方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基建合作成效显著。从秘鲁的钱凯港到哥伦比亚的波哥大地铁,再到巴西的“电力高速公路”和阿根廷的锂矿项目,中国企业正积极参与拉美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当地经济的现代化和区域一体化。2005年至2020年间,中国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投入使用或在建的基础设施项目达138个,项目资金总额超过940亿美元,涵盖了通信、物流、农业、能源等领域,为当地创造了超过60万个就业岗位。此外,中国还积极与拉美国家分享技术和管理经验,共同运行了中墨投资基金、中巴扩大产能合作基金等多个融资合作平台,还凭借在非化石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积累,推动了当地的能源转型。随着经贸合作持续加深,双方在人文交流层面也迈向新台阶,当地孔子学院数量和就读人数逐年增长,促进了当地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让双方人文交流不断升温。

中国与拉美的基建合作也在持续深化“全球南方”发展。“全球南方”是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它们基于相似的历史境遇、现实发展阶段、共同发展目标和相同政治诉求而形成身份认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将自己视为“全球南方”的一员,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全球南方”的发展也与中国紧密相连。中国与拉美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不仅直接带动了拉美国家的基础设施现代化和经济发展,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海外投资环境和广阔的市场机遇。更重要的是,这种“南南合作”模式鼓舞了经济上较为弱势的全球南方国家的信心,促进了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经贸联系和政治互信,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树立了典范。

在“全球南方”的发展进程中,中国之所以能得到一致的认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离不开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中国始终强调“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要务”,并致力于将发展置于国际议程的中心位置,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的发展权利。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等倡议,中国积极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分享自身的发展经验,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旨在帮助这些国家提升自主发展能力,改善民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从而实现多方共赢。第二,中国不仅关注经济效益,更强调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共生,帮助发展中国家尽量避开“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努力实现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第三,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作为建设者和贡献者,始终尊重各国的主权和发展选择,坚持不干涉内政、不附加政治条件的合作原则,这一立场与新殖民主义者形成鲜明对比,得到曾饱受压迫的“全球南方”国家的欢迎。

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基础设施合作是双方互利共赢的典范,展现了发展中国家团结协作、共同发展所能迸发出的力量,为“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双方各取所需、共同繁荣,也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对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增长有着积极意义。众人拾柴火焰高。未来,面对全球性挑战,中国将与拉美及其他南方国家继续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作者分别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