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27日,随着《朝鲜停战协议》的签订,历时近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

在那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最感到兴奋与激动的当属身为朝鲜最高领导人的金日成。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初,朝鲜人民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短短三天之间就占领了韩国首都汉城。

但是自从9月15日美军从仁川登陆之后,朝鲜人民军变得腹背受敌、节节败退,不仅丢了首都平壤,整个朝鲜的领土都差点落入美军囊中。

而当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元帅的带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之后,战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志愿军战士们凭借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在武器装备、后勤补给均不如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情况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将战线从鸭绿江边一直向南推进到了“三八线”。

由此而言,中国人民志愿军对朝鲜有“复国之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当停战协议签署之后,金日成迫不及待地在平壤召开了一次庆功大会,并且接见了一批志愿军战斗英雄、并亲手为他们颁发勋章。

当金日成手捧金星奖章走向一名志愿军战士时,突然一愣,仔细端详着他的面庞和残缺不全的耳朵,过了好一阵才缓缓开口问道:“你就是在上甘岭狙杀203名敌人的神枪手?”

听到这个问话,这名志愿军战士挺直胸膛,不假思索地点了点头。

他就是邹习祥,号称“冷枪英雄”的志愿军战士,受到过志愿军总部和朝鲜当局的高度评价。

那么,邹习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究竟有着怎样不俗的表现,以至于金正日面对眼前这个陌生的小伙,竟能一眼认出呢?

在尸山血海的上甘岭战役中,他又是如何凭借一己之力,面对敌人的重重包围而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呢?

1

1922年4月24日,邹习祥出生在贵州山区一个名叫务川县的小山村里。

作为当地土生土长的仡佬族家庭,他从刚记事开始,就被父亲带到山上打猎。

正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山林狩猎生活,让年幼的邹习祥很快练就了一身强健的体魄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等到邹习祥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独自一人扛着土枪进山打猎了,每次他都能够满载而归。

有一天傍晚,邹习祥满身泥泞、急匆匆地跑回了家中。

老母亲见他步履匆匆的样子,连随身携带的枪都不翼而飞,以为他身后有猛兽追赶,连忙拿起一把铁锹便迎了上去。

可谁知,两人刚一靠近,邹习祥稚嫩的脸蛋上竟然挂着掩饰不住的激动,连喘几口粗气之后便欣喜地说道:“娘,赶紧跟我上山,我打中了一头大家伙。”

听到这话,老母亲悬着的心这才落地,赶忙喊来丈夫一同上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邹习祥在山上猎到了一头几百斤重的野猪,奈何他的力气再大,单凭一个人也无法将这个大猎物扛回家,只能跑下山找人帮忙。

如果没有战争,邹习祥打心底里想在家乡过一辈子这种宁静的生活。可惜的是天不随人愿。

1949年夏天,一群国民党军队的残兵败将闯进了云贵山区,他们在这里大肆捉拿普通老百姓充当壮丁,准备为之后的反攻做准备。

邹习祥未能幸免于难,当时一小支国民党部队冲进了他的家中,黑洞洞的枪口就顶在家人的脑袋上。

为了救家人的性命,邹习祥妥协了,被五花大绑地押上了一辆卡车,和几十名被抓的乡亲们一起被运送到了独山县的一处秘密基地。

就这样,邹习祥稀里糊涂地加入了国民党部队,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才了解到,原来身边大多数穿着国民党军装的士兵跟自己的遭遇相同,都是被抓参军的。

好在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1949年11月15日,解放军发起了解放独山县的战役,第二野战军一个师的兵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进了独山县城。

国民党的那些军官们早就收到了消息,留下包括邹习祥在内的近千名士兵逃之夭夭。

独山县解放之后,之前被国民党部队抓来的壮丁、士兵接受完思想改造之后,全部被遣送回家。

可这个时候,邹习祥却赖着不走,任凭解放军战士们如何劝说都无动于衷。

得知这一情况后,负责对俘虏进行思想工作的连教导员找到了他,可谁知邹习祥一见到政委,当即说道:“老总,我不想回家了,我想参军。”

听闻这话,连教导员笑着说道:“你不一直都是一名军人吗?”说完,还指了指他身上的那身国民党军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邹习祥低头看了眼穿了半年多的国民党军装,赶紧脱了下来。

一边脱,他还赶紧解释道:“给他们当兵是被逼的,你们把我从火坑里救了出来,所以我想参你们的军。”

看着邹习祥实诚的样子,连教导员点了点头将他留了下来。

2

邹习祥加入解放军后,跟随部队一起投入到解放大西南的战斗中,在战场上他临危不惧,屡次立功,令身边的战友们刮目相看。

到了12月底,贵阳、重庆、乐山、蒲江、成都等地相继解放,西南地区重新回归平静。

仗打完了,邹习祥得到部队首长的许可,回到务川县老家探亲。

刚一走进家门,年迈的父母便将他紧紧抱住,激动得热泪盈眶。

当初邹习祥被抓走时,老两口本以为再也见不到儿子,没想到现在不仅家人团圆,儿子竟然还成了大英雄。

不久之后,邹习祥就接到紧急军令,要他速速归队。

原来,美军入侵了朝鲜半岛,并且战火已经波及我国鸭绿江边境。为了打击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维护国家安全,中央军委决定分批次向朝鲜战场调兵遣将、抗美援朝。

回到部队之后,邹习祥被编入志愿军第十五军第45师135团1营1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让战士们更快地适应战场环境、提高作战能力和战场生存能力,1950年11月,第十五军先是前往河北接受训练。

在战场上,无论战士的身体素质有多好、武器有多精良,打不中目标、所有前提都是白费。所以,他们接受的第一个训练项目就是射击。

靶场上,身边的战友一个个扣动扳机,要么脱靶、要么也只是打中靶边。

轮到邹习祥时,只见他快速上膛,稍一瞄准便扣动扳机,竟然正中靶心。

接下来的第二枪、第三枪也都是满分。

如此突出的表现让教官和连长十分惊讶。

因为i邹习祥是刚刚编入第十五军的,连长对他并不了解,于是赶紧翻看档案。1949年11月底参军,12月底便离开部队、回乡探亲,前段时间刚刚归队。

虽然参军时间满一年了,但他真正在部队的时间,也才不到两个月,为什么射击这么准?

不敢置信的连长叫来邹习祥,刚一见面便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邹习祥也不藏着掖着,把自己从小就上山打猎、并且后来被国民党强征入伍的事说了一遍。

听完来龙去脉,连长恍然大悟。

虽然面前这个年轻人军龄短,但却是从小玩枪的,枪法自然出神入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番感慨之后,连长任命邹习祥连里的狙击手,把连里唯一的一把莫辛纳甘M91-30狙击步枪交给了他。

1951年3月,第十五军结束了训练,按军委命令开赴朝鲜战场。

3

来到朝鲜之后,邹习祥跟随大部队参加了第四次、第五次战役,和抗美援朝战役第二阶段的1951年夏秋防御战、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战。

在历次战役中,邹习祥和那把狙击枪一起,总共歼敌数百人。

到1952年10月,志愿军已经彻底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而此时,恼羞成怒的美军开始孤注一掷,制定了“摊牌行动”计划,打算和志愿军在上甘岭一带展开殊死较量。

10月14日,美军纠集了6万多人的兵力、调来300多门大炮、170多辆坦克,并且配合空中火力支援,对上甘岭发起了冲锋。

上甘岭战役中,两军角逐的主要目标就是597.9高地和537.7高地。无论哪一方,只要拿下这两处高地,就能占据地形优势、居高临下打击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邹习祥所在的135团奉命驻守在537.7高地上,全团战士们都知道,这一仗是入朝以来最凶险的一次,所以每个人都开始了积极备战。

邹习祥也是如此,他站在高地上四处打量,寻找最佳的狙击地点。

终于,他找到了一个一米多深的坑洞,正前方的一块巨石正好挡住了洞口的三分之二,这是绝佳的掩体。

于是,邹习祥二话不说,纵身一跃便钻入坑洞中,架起狙击枪静待敌人。

大概半个小时之后,山下的美军发起了进攻,一小支部队呈“S形”朝山上摸了上来。

邹习祥屏气凝神,准星锁定一个军官模样的敌人之后、便果断扣动了扳机。

枪响过后,那名美军军官应声倒地,其余敌人见状也纷纷寻找掩体躲避,被吓得不敢露头。

可任凭他们躲得再隐蔽,邹习祥还是能抓住时机,几声枪响过后,又有几名美军士兵负伤,趴在地上痛苦地哀嚎。

敌人见我军狙击手如此凶悍,便不再组织冲锋,而是用大炮、坦克、轰炸机对537.7高地开始了轮番轰炸。

就在邹习祥准备转移时,一枚炮弹落在了身边,他赶紧向身后猛地卧倒,炮弹随后爆炸,强大的冲击波掀起厚重的泥沙、差点把邹习祥活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到邹习祥缓过神来,发现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这让他心中瞬间燃起怒火。

为了隐蔽自己,邹习祥打一枪就换一个位置,可是敌人的援军就像潮水一般毫不停歇,并且已经摸到了高地上。

见已被包围,邹习祥灵机一动,跑到几个战友的尸体旁边躺下,希望靠装死迷惑敌人。

可是敌人并不傻,他们开始用刺刀一个个地捅着地上的尸体。

眼看快要轮到自己时,邹习祥猛地站起身扣动扳机,将面前的一名敌人击毙,随后摸出腰间的手雷,拉开弦扣之后便扔了出去,又有几名敌人被炸死炸伤。

趁着敌人措手不及的空当,邹习祥抱着狙击枪便跳下山坡,跌跌撞撞地朝另一个山头跑去。

甩开敌人之后,他又开始寻找掩体,打一枪换一个位置,慢慢消耗敌人。

最终,敌人被打怕了,开始撤出阵地。而邹习祥也因伤势过重、太过劳累昏迷了过去。

等到他醒来时,已经被战友抬到了后方医院救治,所幸只是伤到皮肉、并没有危及生命。

上甘岭一战,邹习祥一共开出206枪,击毙了203名敌人,这个数字令所有人叹为观止。

战争结束之后,邹习祥被志愿军总部授予“冷枪英雄”称号,并且被评为一等功臣。

当他来到平壤,受金日成接见时,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金日成早就在战报上看到过邹习祥的名字,更听说过他在上甘岭战场上的英雄事迹。

所以,当金日成给他戴上金星奖章之后,便迫不及待地赞叹道:“用206发子弹,击中了203个敌人,你的枪法确实不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谁知,当邹习祥从翻译的口中听完夸奖之后,脸色瞬间严肃了起来。

“报告,206发子弹全部命中敌人。”

看着对方一本正经的样子,金正日有些不解,既然全部命中敌人,为何战报上写的却是203人呢?

紧接着,邹习祥解释道:“206发子弹全部命中,其中203人当场击毙,其余3人负伤。”

一席话说完,金日成恍然大悟,对邹习祥更是敬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