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伟总师大放异彩之前,我一直认为,东大最优秀的飞机设计师非南昌的陆孝彭莫属,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来说,陆总师是当时国内最极致的产品经理,他所追求的永远是最极致的飞机性能···

所以每当我看到依然有年少无知的孩子在看到诸如美国F14,B1和俄罗斯图22,图160这样可以机翼变形的飞机而大惊小怪,又嚷嚷为何国内一直看不到翅膀可以变的飞机时,我一般都会建议他们少刷抖音多读书,尤其是去多读读陆总师的传记!

只有多读书,他们才能理解当时我们那些最优秀的飞机设计师为了给国家设计制造更先进强大的飞机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困难,或许也只有这样,才有一些人会逐渐开始明白,为何在航空技术已经取得不小成就的当下,我们会对某些尸位素餐,不思进取的航空科研部门有如此大的意见和不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要投票选举历史上你最偏爱的国产飞机,不出意外的话,强5的得票绝对是前三甲吧,特别是这几年随着传播渠道的拓展,强5作为当时国内唯一可以挂载核武器硬刚强大苏联的作战飞机,悲情色彩的渲染也让其知名度与日俱增!

其实早在强5凭借优良的性能赢得国内外客户普遍赞誉之前,陆总师就已经在着手研发新一代更新锐的攻击机了,其技术跨度之大,设计之超前,即使放到今天来看,也绝对属于颠覆你认知的存在!

这就是与豹子竞标新一代对地攻击机失败的强6!

老实说,第一次看到强6的展示图时,我是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70年代陆总师就给强6安排上了单大推,边条翼身融合加无级变后掠翼等一系列在当时堪称石破天惊的气动设计,妥妥的技术狂人啊,一点也不比大洋对岸的那帮黑手党差····

只可惜,再好的设计也架不住猪队友的拉胯,强6最终败给技术更加守旧落后的歼轰7,核心原因就一个:强6所需要的那台大推力发动机涡扇6大推垮了:一系列的数据造假外加粗劣的设计,在台架试验中暴露无疑,完全就是一个彻底失败的产品!

最可恨的还在后头:涡扇6的前车之鉴犹在,很快我们又在涡扇10的研发上再次险些步入其失败覆辙,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路径,一模一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