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6月20日14时至21日14时,重庆、贵州北部、湖北西南部和东北部、湖南西北部、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以及黑龙江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重庆南部、贵州东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3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过6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广东海南出现暴雨预报

实际上,这正是我国中东部大范围梅雨正在进行中的特征,卫星云图上可见,今天大范围的梅雨带覆盖南方多地,在雨带下,南方多地今天继续暴雨倾盆,6月21日起,梅雨带还要继续加强并北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在2024年6月的天气舞台上,中央气象台的预报中显示,广东和海南地区出现了暴雨预报,这显示出一个新的台风正在酝酿,并对准华南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气象台在中期天气预报中指出,未来10天,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扰动趋于活跃。预计在6月23日前后,可能有一个台风生成,并且有可能影响海南岛及华南沿海地区。这意味着新一轮的台风活跃期即将开始,对于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居民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天气挑战。从中央气象台的预报来看,6月24日开始,海南、广东、广西将先后出现大范围的大雨暴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3号新台风酝酿对准!

这与即将形成的低压系统密切相关,超级计算机预测,6月22日前后,涌入南海的西南季风将逐渐减速,形成季风槽系统。这一系统会不断吸收季风水汽,开始缓慢向西北方向移动并增强,有可能发展成为热带风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低压系统的诞生和发展具有显著的季风低压性质。虽然它能否最终发展为台风还有待观察,但其携带的大量水汽意味着一旦接近我国,将可能带来大量降雨。这无疑会对当地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或吸干梅雨带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南海低压系统的截流西南季风水汽将直接影响长江流域的梅雨带。我们常说“梅雨季”,即每年6月至7月间,由于副热带高压和冷空气的作用,长江中下游地区会出现持续性降水。而这次,由于南海低压系统截流了大量西南季风水汽,长江流域的梅雨带预计将迅速减弱。比如中央气象台降水预报显示,在广东广西暴雨的同时,长江流域的梅雨带降雨强度就完全不如华南沿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风的形成需要满足几个条件:海面温度高于26.5摄氏度,足够的水汽和一个适当的扰动。这次预报中的台风胚胎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逐步发展。随着季风槽的形成和增强,南海区域的水汽被大量汇聚,为台风胚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副热带高压是一种稳定的高气压系统,通常位于热带与温带之间。在夏季,它会向北移动,影响我国东部和南部的天气。这次,副热带高压的北抬与西南季风的北上形成了一个有利于低压系统发展的环境,使得台风胚胎能够进一步增强,并推动其向我国华南沿海靠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广大居民来说,了解这些天气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不仅能够提前做好防范措施,还能提高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比如,台风胚胎的形成和增强往往伴随着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这对沿海地区的生产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和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这次广东和海南地区的暴雨预报以及3号新台风的酝酿,再次提醒我们自然界的力量不可小觑。面对即将到来的天气挑战,大家要有科学的认识,还要有充分的准备。希望大家在关注天气预报的同时,能够积极采取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