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卫星网6月22日报道,在日本政府21日出台新一轮对俄制裁后,俄罗斯外交部对日本发出了严厉的警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 资料图

俄罗斯外交部表示,俄罗斯方面已通知日本政府其出台的新制裁对双边关系所具有的危害性,并且警告称会进一步对日本采取非常严厉和严重的反制措施。俄罗斯外交部称:“日本政府21日出台的制裁,是向彻底破坏俄日两国关系迈出的新一步。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方面将以本国利益为指导,对日方采取最严厉、最严重的反制措施。”

日本外务省21日发布消息称,日本政府决定对俄罗斯联邦相关个人及团体实施制裁,其中包括42家俄罗斯公司和11个俄罗斯自然人,俄罗斯钻石开采公司阿尔罗萨集团也在限制名单之中。路透社称,日本此次制裁与美国等国家此前实施的制裁措施一致,禁止日本公司向目标企业出口商品。

延伸阅读

中韩对话与普京访朝在时间上"巧遇" 西方媒体不断渲染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首次中韩副部级外交安全2+2对话6月18日在首尔举行。活动当天由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副主任张保群、韩国外交部第一次官(副部长)金烘均、国防部国际政策官李承范共同主持。

据报道,中韩双方从当天下午3点左右开始在首尔钟路区外交部大楼的双边会议室举行了大约4小时的会谈。会议结束后,双方举行了“工作晚宴”。晚宴在晚上9点30分左右结束。在6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双方就各自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周边与全球战略研究室主任王俊生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此次对话可以视为一个比较积极的信号——中韩双方将保持对话。我们(中方)愿意与韩国深化沟通,加强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据外交部网站消息,韩方在对话中提及朝俄交往合作。对此中方表示,朝俄作为友好近邻有交流合作、发展关系的正常需要,相关高层交往是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的双边安排。中韩举行首次副部级外交安全2+2对话,是着眼双边关系发展需要早已商定的安排,同其他国家间的交往没有特别关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韩举行首次副部级外交安全2+2对话

时隔9年的2+2机制:提质、升级、重启

事实上对于中韩来说,外交安全2+2对话机制本身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但这次重启是在以往基础上的升级。

新华社此前援引分析人士称,2+2会谈一般常见于盟友之间,抑或是关系相对亲密的国家之间。当然,如果两国间有重大事项需要在外交和安全领域展开协调,也有可能存在2+2机制,比如美国与日本之间。一般来说,2+2的参与部门是两国的外交部门和国防部门。

根据公开资料,中韩两国早在2002年便建立了司局级外交安全2+2对话机制,先后举行过5次对话。2013年,中韩在北京举行首次外交安全司局级对话。最后一次司局级对话于2015年在首尔举行。之后,因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引发风波,两国关系下行,该机制随后停摆。

在上月于首尔召开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与韩国总统尹锡悦同意适时举行外交部门高级别战略对话,以及副部级外交安全2+2对话。6月18日举行的中韩副部级外交安全2+2对话正是落实两国领导人上述共识的举措。王俊生分析指出,时隔多年重启对话机制并将其提级,“说明中方愿意与韩国展开沟通交流”。

据报道,此次对话的主要议题包括中韩双边关系、朝鲜半岛局势、地区及国际局势等。在当天的会谈上,双方还就朝俄合作的动向进行了讨论。同时,中方也就台湾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表明严正立场,要求韩方妥善处理。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方仍愿意与韩国方面展开磋商交流,是出于地区稳定的大局考虑”,王俊生告诉澎湃新闻,“毋庸置疑,中韩在许多问题上存在一定分歧。尹锡悦上台后奉行价值观外交,在许多举措上对中国有一定的针对性;在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上做出错误表态,对中韩关系造成冲击。”

《环球时报》此前刊发评论称,本轮中韩副部级2+2对话将成为两国的危机预防与管控平台,以共同应对在经济和安全等领域内的重大突发事件。”

“此次中韩举行外交安全2+2对话,虽然名为‘外交安全对话’,但双方能讨论的远不止外交、国防”,王俊生说。中韩作为搬不走的邻居,从政府层面到民间交往、从外交安全到气候变化,都有很大合作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韩2+2对话会谈现场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后,中韩多层级密切互动

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3月刊文表示,当前中韩关系发展确实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这也是此次对话备受外界关注的原因之一。5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首尔出席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会见韩国总统尹锡悦,除了敲定本次对话,双方还同意适时启动中韩1.5轨对话交流机制。加快推进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发挥好经济部长会议等沟通机制作用,促进中韩人文交流。

自那开始,在双方领导人达成共识后,中韩各界各层级在一个月内迎来一波密集互动。

5月27日,“中韩经济界交流会”在首尔举行。邢海明在活动上表示,今年1至4月,双边贸易额达1026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中国自韩国进口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1.3%。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连续20年位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去年韩国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对象国。2023年,中韩贸易额突破3100亿美元。双边贸易在韩国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高达22.59%。另一方面, 2023年韩国对华出口额较上一年度下降了20%,建交31年来首次出现对华贸易逆差。

除经济界交流外,中韩双方继续在科技与环保方面展开对话。中韩政府间科技合作联委会第15次会议和中韩环境部长2024年度工作会晤,分别于6月7日和6月12日举行。双方商定进一步促进两国科技人文和环境保护领域合作,巩固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地区层面上,6月19日至20日,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率江苏省代表团到韩国考察访问,推动江苏与韩国交流合作。信长星考察韩国前,韩外交部发言人任洙奭18日表示,江苏省与韩国保持着紧密的贸易投资关系,希望此访能够为增进韩中经济合作作出贡献。

随着美国在半导体、新能源电池等领域加强对华制裁,韩国企业被迫要在美国补贴和中国市场之间作出艰难选择,这客观上也要求韩国政府必须加强与中方的沟通交流,继续保持中韩经贸合作的活力。韩国世宗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郑载兴近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韩国需要深化同中国的经济合作,以适应一些史无前例的变化。两国加强合作对维护地区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前中韩关系发展确实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图为中韩国旗 资料图

专家:与普京访朝时间上纯属巧合

由于中韩本轮2+2对话在时间上恰好同俄罗斯与朝鲜之间的互动在时间上“巧遇”,也使得半岛问题以及朝俄互动成为中韩双方之间必然探讨的话题。

在王俊生看来,中韩实现外交安全2+2磋商并不意味着中韩关系的彻底转向,“更多的是,中国从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出发,愿意与韩国加强沟通,发展稳定的中韩关系。”

韩方在此次会谈期间指出,希望中方在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和无核化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中方强调,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符合包括中韩在内的各方共同利益。当务之急是避免对立对抗加剧,坚持政治解决的大方向。中方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在半岛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一段时间以来,目前美日韩打着应对朝鲜威胁的旗号,频繁举行三国联合海上及空中演习。自上月月底开始,半岛局势便一直处于一种“总体烈度上升”的态势之下。

5月28日,朝鲜向韩国空飘超过1600只“垃圾气球”,以回应韩国保守派民间政治团体用气球向朝鲜投放反朝传单。6月4日,韩国通过关于中止韩朝2018年达成的《9·19军事协议》全部效力的议案。韩国军方表示将恢复在军事分界线和西北岛屿一带的所有军事活动。朝韩军事分界线上甚至出现鸣枪示警。

对此,中国外交部曾表示,中方对当前事态发展表示关切,支持有关方通过对话改善关系,为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王俊生表示,近段时间朝鲜半岛局势复杂敏感。朝鲜韩国“互投气球事件”后,双方出现对峙局面。从地区稳定的角度来看,中韩对话是及时且有必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俄领导人6月19日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

也正是由于此次对话与朝俄互动在时间上“巧遇”,一些韩国媒体和西方媒体在此事上不断渲染。韩媒有分析认为,针对朝俄不断走近,韩方应妥善把握对华关系,利用外交安全2+2对话就涉朝问题加大做中方工作。

中国外交部17日在回应相关问题时表示,中方同韩方建立2+2对话机制、提升对话级别、协商举行对话的时机系着眼双边关系发展需要,早已商定,同其他国家没有特别关联。

王俊生指出,“普京访朝和此次中韩对话纯属巧合,两者没有任何联系。”他进一步分析,“从韩方角度,与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从韩国的行为来看,(韩方)也不是优先考虑和中国加强合作,而是希望中国向朝鲜施压。”

在中韩举行2+2对话后的几天里,韩国方面外交动作频频。主持了本次中韩对话的韩外交部第一次官金烘均于6月21日在首尔外交部大楼召见俄驻韩大使季诺维也夫,就朝俄签署新条约和加强军事、经济合作表明韩方的严正立场。

韩国外长赵兑烈也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布声明,谴责俄罗斯、朝鲜对地区和平与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两人在6月20日通电话时讨论了对该协议的回应方式,并同意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此外,韩方20日还表示,将认真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可能性。

在此多方博弈背景下,中韩本轮2+2对话后,地区局势与中韩关系短期内将如何发展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王俊生也向澎湃新闻分析道,随着北约峰会即将在华盛顿召开,尹锡悦将连续第三年出席,届时尹锡悦政府在涉华问题上如何表态,也值得密切关注。

耶伦威胁制裁中国 克宫:我的伙伴不会接受这样的勒索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本周早些时候,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继续炒作,污蔑中国出口大量军民两用产品,在幕后助力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并威胁称要对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实施制裁。

综合塔斯社、“今日俄罗斯”(RT)等俄媒5日报道,当地时间周三,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对此驳斥道,美国政客应该要认识到,在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主权国家和强国”打交道时,敲诈和威胁都是不可接受的。中国不会被任何人吓到,即便是美国。

“我们非常清楚,我们的中国伙伴不会接受这样的话语、这样的声明、这种等同于勒索的威胁。中国是一个大国、主权国家和强国,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即便是美国,也不太可能承受得起用这种语气对中国说话(的后果)。”佩斯科夫补充道,“也许目前,美国领导层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明白这一点。但他们迟早有一天会懂得。”

他进一步表示,俄罗斯与中国站在一起,批评美国发出此类威胁是完全不合适的举动,“我们确信中国人不喜欢这样,我们完全支持他们。俄方认为,这种带有威胁的语气是绝对不合适且不可接受的。”

佩斯科夫强调,俄罗斯和中国都是主权国家,俄中关系正在稳步发展。“正如我们一再声明的那样,这种关系不针对任何人,而是追求一个共同目标:发展互惠互利、相互尊重的合作,以增进两国人民的福祉。” 他总结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 资料图

RT报道称,美国当局早前制裁了几十个中国企业及个人,毫无根据地指控他们向俄罗斯出售军民两用的商品和零部件。莫斯科和北京都否认了这一指控,克里姆林宫也强调从未要求中国提供此类援助。

本周二,美国财长耶伦在国会参议院拨款小组委员会作证时,老调重弹称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有所增加”,特别是“某些可能对俄罗斯的战争努力至关重要的军民两用产品”,华盛顿对此感到担忧。

“我已经向中国政府领导层明确表示,这是我们不能容忍的,我们打算对这种行为进行制裁。”她叫嚣道。

对于美方污蔑,我驻美使馆、外交部等多次严正声明,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国一贯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致力于劝和促谈,中俄之间的正常经贸合作不应受到干扰或限制,中方也不接受指责和施压。

5月9日,对于美国以涉嫌支持俄军工能源发展为由制裁20家中企,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回应表示,中方一贯反对缺乏国际法依据和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措施。美方在维持符合自身利益的对俄贸易的同时,以所谓涉俄为由制裁中国企业,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和经济胁迫行径。中方对此强烈反对。美方应立即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综合俄新社等5日报道,当天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大型国际新闻社负责人举行座谈会时谈及俄中经贸关系。他指出,俄中贸易规模超出预期。据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早前介绍,2023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2400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6月5日与国际媒体举行座谈会(俄新社)

普京说:“中国是我们15年来的主要经贸合作伙伴。我应该说,我们所做的一切几乎都是正确的,现在的贸易额超过了我们的预期:中国的统计数据显示,贸易额已达2400亿美元;我们的数据略低,约为2300亿美元。但问题的关键甚至不在于贸易额,而在于我们正在实现贸易多样化,并且做得相当成功。”

普京指出,俄中关系发展并达到目前的水平,“与当时的一些政治形势发展无关”,而是由来已久,并且基于根深蒂固的共同利益。他补充说,两国合作都是“非常谨慎、冷静、循序渐进”地从共同利益角度出发采取行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