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金子总会发光,但不会只发光一次。
01

01

姜萍是不是天才?

许多人如今把17岁的姜萍,看作是数学天才。

她在阿里巴巴举办的国际数学大赛中初赛中,碾压一众名校出身的学子,获得了93分,高居第12名。

这一成绩本身的确是非常惊人的,尤其是在大家看了初赛试题后,对姜萍更是敬佩有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实话,本科生的我是看不懂题目的,更不知道该如何思考和解答。

而作为中专学生的姜萍,竟然能得到93分,我的确是佩服的。

随后,阿里达摩院发布了姜萍的专访,拍摄了姜萍的学习、解题视频,而后央视视频、人民日报等官媒也纷纷对她做出报道,称赞她的学习精神。

官媒的报道,让事情变得不一般了。

如同信用背书一样,等同于间接承认了姜萍的成绩和天赋。

姜萍是被埋没的数学天才。

她的天赋足以碾压清北高材生。

每年花费国家几千万经费的清北学子,就这水平?

如果她能有更好的教育资源,一定能有更大的作为。

她是女版韦东奕,中专版韦神。

在她身上,很多人仿佛看到了怀才不遇的自己,看到了教育资源不公导致的天才被埋没的可悲。

那些为姜萍发声的人,何尝不是在为自己呐喊。

02

02

浙大为什么不破格录取姜萍?

阿里达摩院采访姜萍的视频中,姜萍曾表示喜欢浙江大学。于是就有热心的人,专门致电浙江大学请求破格录取姜萍。

浙江大学的回复是:已从网上获知这一消息,但有关破格录取等情况涉及相应程序,暂无法解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答复,让一些人难以接受,认为这是浙江大学不重视人才,更有激进的网友说:浙江大学好牛B呀,怪不得出不了一流人才。

更有网友表示:支持哈佛和麻省理工录取姜平,不懂得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浙大和清北不配得到数学天才。

大家想让姜萍到一所好的大学,拥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的心情是值得赞许的。

只是,这的确是浙江大学做不到的。

清北、浙大、同济、复旦等公办知名院校,985/211高校招生,是有严格的制度和流程的。

除了我们熟知的高考外,只有参加国家认可的竞赛,入选国家队、省队的竞赛生,才能获得被高校破格录取资格。

而姜萍参加的这个由阿里巴巴举办的国际数学竞赛,并没有得到国家的认可。

况且不说姜萍只是初赛排名第12,即使是决赛第1名,恐怕也得不到破格录取的资格。

因为说到底,这只是一个由知名企业举办的,带有公益性质的数学竞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个例子:

如果今天阿里举办的数学竞赛,拿到好的成绩就可以获得直通名牌高校的资格。那明天华为、腾讯、小米、比亚迪、京东、拼多多、抖音等知名企业也举办数学竞赛,要求直通高校的资格,给还是不给?

如果都给了,那高考还要不要?

如果都给了,没钱没权的普通人家的孩子出人头地的机会多,还是那些有权优势人家的孩子机会更大呢?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浙大不能破格录取姜萍,更是为了维护我们众多普通人家孩子的利益。

我们知道,阿里的这个数学竞赛,不论初赛和决赛,采用的都是线上模式,并且初赛的时候似乎也不需要在监控之下作答。

试想,如果阿里数学竞赛初赛排名前20名,或者前10名选手,可以获得被清北等双一流高校录取的机会。

大家觉得会不会有人因此而作弊,会不会有人花钱请枪手代答?

决赛的时候有视频监控,那会不会有人通过各种权力、资源、渠道提前获取考题?

这样的情形之下,是普通人更有机会,还是有权有势有资源的人更有机会呢?

高考之所以如此严格,高校招生制度之所以如此严苛,

为的就是在无法保证绝对公平的情形之下,尽可能地保证相对的公平。

有钱有势家庭可以给孩子请私教,请名师;

没钱没势家庭的孩子只能靠自己,靠老师;

这是无法保证绝对公平的。

但高考的试卷,高考的内容,高考的时间,以及必须由孩子亲自参加,这是必须要保证的相对的公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大不破格录取姜萍,无关乎它想不想,是不能,也不可能录取。

这是为了维护高考的相对公平,维护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家孩子的利益。

所以呢,别再要求浙大破格录取姜萍了,这个先河开不得。

一次的成功具有偶然性,被称为天才的确难以服众。

不拘一格降人才,真是人才,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得被浙大、清北、斯坦福、剑桥等名校录取的机会。

03

03

姜萍的出现,是人才筛选机制的漏洞?

姜萍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如此的数学天赋,却被埋没在中专。

如若不是遇到同样失落的王闫秋老师,这颗金子的光芒可能就永远地被掩盖了。

不少人借此来抨击我国现在的中考、高考,批评人才选拔机制的落后和死板,批判如今的应试教育太过机械化、公式化。

把学生们培养成了一个个只会做题的机器,而真正有天赋、有创造力学生却被束缚和禁锢着,无法展现天赋和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同姜萍一样,中考成绩一般,数学成绩更谈不上优秀。但来到中专,在王闫秋老师的指点和引导之下,数学天赋得以释放,她在阿里数学竞赛中一鸣惊人,才进入众人的视野。

这的确有些可惜。

但也正是因为只有她被遗漏,才更体现出了当前人才筛选机制的完善、合理。

我们可以反向思考一下。

我国中考制度1985年实施,高考制度1977年恢复,二者虽然实施几十年了,但也在不断的变革和改进,以适应不同时期的时代发展。

几十年来,鲜有听到有天才有埋没、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被遗漏的报道,也找不到相关的数据和资料,身边也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故事。

那些有着非凡能力的学子,总能够有机会脱颖而出。被老师发现,被各种考试、竞赛选拔出来,或重点培养,或被高校提前录取,或高考后被争抢。

没有完美的人,更没有完美的制度。

姜萍这个天才被埋没,虽然是不幸的、可惜的,但这么多年来唯一的这一个例子,难道不恰恰证明了当前人才选拔机制的完善、合理、正确吗?

04

04

我们都是旁观者

夸她的人,不一定真的希望她好。

质疑的人,并不一定都心怀恶意。

如今饱受争议,一些人选择毫不保留地相信她,维护她;一些人却对她的成绩抱有质疑;更有一些人无端的猜测和恶意地诋毁。

姜萍已经参加了阿里决赛,对于姜萍来说,这已经是胜利了。

虽然这仍不足以消除质疑和诋毁的声音,更不足以让她被心仪的浙大录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也正如我开头所讲,是金子总会发光,不可能只闪耀一次。

即使被掩埋在砂砾之中,金子依旧是金子。

光芒可以被暂时掩盖,但不会消失。

喜欢的浙江大学,靠破格录取得不到,那就用实力去拿到资格。

参加高考,参加国家认可的竞赛,用实力消除质疑,用实力让诋毁者闭嘴。

凭借自己实力得到的名校资格,才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