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天,对于NASA和波音的批评声音越来越多,多家网络媒体严厉批评了NASA,波音也因为Starliner飞船的安全问题,而遭到了审查,20名专家组团对波音发出了质疑。

随着波音和NASA一次又一次地推迟Starliner飞船的返回日期,原本1周的任务,已经延长到最少3周,返回日期不早于7月4号,但是飞船的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由于和谐号舱的燃料供应问题,星际航线最长只能在空间站停泊45天,现在只剩下27天了,再延迟下去,也还是会有很多不利局面。

作为决策机构,NASA让存在问题的飞船发射,有网友激烈地评价:他们没有吸取航天飞机事故的教训(发射前忽视O型环的问题导致航天飞机爆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纽约邮报报道新闻标题:NASA 在波音星际客机发射前就知道有泄漏,但认为泄漏量太小,不会构成威胁,导致宇航员滞留在国际空间站,其报道引发了网友对NASA的抨击,认为他们没有从航天飞机事故中学到任何事情,见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时报用了基本相同的标题,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NASA:经过测试和评估,飞船问题不大,“紧急情况下”依然可以乘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的看法比较统一,都比较好奇,为什么在地面上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了漏,波音并未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最后NASA却要执行这次发射?而且对于任务的筹划,似乎没有一点准备,没有应急预案,NASA和波音至今仍然没有说出怎样才能解决问题,只是一再地说,经过测试和评估,飞船问题不大,“紧急情况下”依然可以乘坐。

这个紧急情况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是要一直延迟下去,直到最后45天期限到来、不得不脱离空间站的时候?是要继续等待,等到未修复的阀门再次漏气,飞船的推进系统可能发生严重的压力不足的情况?飞行过程中,飞船的28个推进器中,5个出现了故障,虽然通过断联重启的方式修复了4个,但是还有一个没修复,需要等到再次出现多个推进器故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一句扎心的话吧,这个问题它并不是新鲜的问题,在无人试飞的时候,Starliner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在临近发射的时候,再次出现阀门问题,在对接空间站的过程中又发生4次漏气。看到问题的重点了吧,无人试飞和发射前,飞船仍在地面上的时候,就发现了问题!!在地面上尚且解决不了的问题,已经是飞船软硬件设计存在的固有问题了,指望航天员在空间站上能处理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这个星际航线飞船,还有一个插曲,从NASA退休的宇航员克里斯·弗格森(上图)加入波音指挥了第一次 Starliner CFT 任务。然而,他后来以未来一年的家庭事务为由退出了飞行任务,不管谁问,他都是这个借口。但是他并没有退出波音,而是留在地面上担任机组人员和运营主管,需要在测试期间与乘坐飞船的宇航员联系,跟踪航天器并确保对需要解决的问题给予合理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道克里斯·弗格森是不是在看到了波音飞船首次无人试飞后存在的问题感到头疼,谁爱去试飞谁去,反正老子就是不去。航天员被困在空间站之后,并不是闲着没事干,反而要和地面协同,甚至开展出舱活动对飞船进行检查和修复,这会导致航天员相当劳累,在之前的一次出舱活动中,两名航天员尝试出舱,但是因为航天服不适,NASA又取消了出舱活动,又推迟到7月2号,给航天员好一顿折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船虽然是波音造的,NASA就没有责任吗?

NASA为了所谓的冗余设计,想要与多家航天公司合作,以便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可以有更多选择,它们和SpaceX以及波音都有合作,SpaceX飞船已经多次用于运人或者运货,而波音的首次载人试飞却惨不忍睹。在试飞前,最终的决策NASA肯定需要参与,他们也知道飞船在地面上的时候就存在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发包商,NASA的主要责任是在决策和监管方面,NASA作为波音的主要客户和监督机构,承担着确保飞船符合安全和性能标准的责任,需要负责设定飞船需要满足的各项技术和安全标准,确保飞船能够安全、有效执行任务的基础;在与波音和其他公司签订合同时,NASA会详细规定各项要求,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进行监督和评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飞船实际执行任务之前,NASA还需要参与飞船的各种测试,包括地面测试和试飞,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要求制造商进行修复。对于任何发现的问题,NASA都有责任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决定是否允许飞船继续执行任务或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改进。

波音的星际航线飞船试飞已经多次延迟,对NASA的计划产生了负面影响。NASA原计划通过波音和SpaceX的合作,增加任务执行的冗余性和可靠性,但波音的多次延迟使得这一目标难以实现,国际竞争的压力也对NASA造成了影响。嫦娥六号成功月背采样,SpaceX星舰的第四次测试飞行成功,都显示了其他国家和公司的快速进展,加剧了NASA的紧迫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来自时间表和国际竞争的双重压力,NASA在决策过程中可能面临政治和经济层面的考量;波音作为美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公司,其项目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关乎技术层面,更涉及到国家战略和经济利益,这些都可能影响NASA的决策。在技术问题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批准发射,表明NASA在决策过程中可能存在妥协,这是一种高风险的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ASA将异常问题常态化处理,已经不是新鲜事

NASA在管理和决策上的问题,尤其是将异常问题常态化处理,以及复杂的沟通途径对问题解决的不利影响,在多个历史事件中有所体现: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过程中发生爆炸,导致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事后披露出的事故原因表明,固体火箭助推器的O形环在低温条件下失效,导致燃料泄漏并引发爆炸,而这一问题,NASA早在发射前就已经知道O形环在低温下的潜在问题,NASA内部和外部承包商莫顿-塞奥科尔公司之间的沟通不畅,承包商的工程师对低温风险的警告未被高层管理层充分重视和采纳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球时解体,七名宇航员遇难。事故原因是发射时外部燃料箱上的绝热泡沫块脱落,撞击机翼,导致隔热瓦受损,此前的飞行任务中已多次发现绝热泡沫脱落的问题,工程师们警告了这一问题,但是NASA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未能重视工程师们关于可能的泡沫脱落损害的警告,并在应对问题时存在信息沟通不畅和决策迟缓的问题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9年9月23日火星气候探测器在进入火星轨道时失联,由于两个团队分别使用英制单位和公制单位进行计算,导致探测器进入错误的轨道并最终失联。NASA在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过程中未能有效协调不同团队的工作标准和单位使用,沟通和验证过程存在重大疏漏 。

1999年12月3日火星极地着陆器在进入火星大气层后失联,原因可能是着陆器的探测腿过早关闭了着陆引擎,导致探测器在高空坠落并摔毁。NASA在设计和测试过程中未能充分模拟和验证该情况,对潜在问题的评估和应对不力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发射多次延迟,预算从最初的5亿美元增加到接近100亿美元,原因包括供应链管理不善和项目协调问题,尤其是在与多个外部供应商和承包商的沟通过程中,复杂的沟通途径导致问题解决效率低下。虽然最终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发射成功,但是整体花费却严重超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天员在空间站停留的时间只剩下27天了,地面上没有解决的问题,在空间站彻底解决的可能性不大,空间站上的资源和条件限制使得问题解决的复杂度更高。波音飞船存在的设计问题,包括潜在的软件和硬件缺陷。尽管他们波音和NASA声称飞船经历了测试和安全评估,认为在紧急情况下依然可以乘坐飞船离开空间站,可是固有的设计问题依然存在,导致飞船有出现事故的可能。

波音和NASA接下来面临关键的决策

他们需要考虑是否继续使用现有飞船:尽管飞船经历了测试和安全评估,但现有设计问题带来的风险必须重新评估,如果结果表明在紧急情况下飞船无法可靠地保证航天员安全,必须考虑替代方案,NASA和波音需要迅速协调,可能考虑使用其他已经验证过的载人飞船,比如SpaceX的载人龙飞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修复可能性:评估是否有可能在剩余时间内修复已知问题,重新评估飞船的所有已知问题,特别是那些可能影响飞行安全的设计缺陷,尤其是那些对飞行安全至关重要的问题,如果某些问题可以在空间站上解决,需要明确维修计划和步骤,确保航天员能够安全有效地完成维修任务,制定并模拟紧急情况下的撤离计划,确保航天员能够在发生意外时快速、安全地撤离空间站。

这些都是为了保证任务的执行和航天员的安全。以往出现航天事故,还可以说推脱于技术不够发达,可是现在载人飞行不说跟玩儿一样吧,对于中美俄都是比较简单的了,可就这么件事,搞得一波三折、航天员被折腾够呛,还不知道是否能安全返回。这将对NASA甚至美国的声誉造成一定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