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如此紧张的情况下,中国增持33亿美债,随后美国再次宣布对中国下手,那中国增持美债的原因是什么,美国为什么又对华下达挑战书呢?

近日,根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数据,在今年四月份,中方增持了33亿美债。没想到,随后美国财政部便发布了一份165页的草案,要全面限制美国在中国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的投资。对于这两件事,我给大家说三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点,中国增持美债是正常商业行为,不用过度解读。肯定会有人对中方增持美债感到疑惑和不满,如今的中美关系如此恶劣,增持美债不就相当于“给美国送钱”吗?但这是在从政治角度看待问题。

虽然美元债券体系有“硬着陆”可能,但起码现阶段美债依旧是全球范围内最坚挺、最具有安全性的商业金融投资产品之一。所以有中国投资者在美债行情较好时,少量购买美债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没有任何不妥。

况且从长远角度上来看,我们大的方向仍然是持续性抛售美债,甚至清零。要知道在高峰时期,中国手中持有的美债超过了1.3万亿美元。在短短11年时间内,我们就抛售了超过5000亿美元,这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点,美国在打压中国层面上,不会因为中国增持美债而改变。美国财政部发布的那个新规定,意味着美国已经准备好了和中国在科技层面上全面脱钩。

但是美国的制裁不会有太大意义,因为中国的关键科学技术发展,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越来越低。过去几年美国也曾全面封锁中国半导体,中国则动员了大量资金和研究人员进行集中突破。结果没用多长时间,中国在半导体领域就实现了惊人突破。

那现在美国继续升级对华制裁,甚至不允许美企投资中国半导体、人工智能。也只会让中国加快技术发展速度,彻底摆脱被美国卡脖子的现状。

而且等中国真的建立了自己的半导体体系,利益受损的就是美企了。因为到那时中国市场对各种科技设备的需求量会更多,各国企业都可以依托中国市场实现互利共赢。唯独美企因为政府的限制,不能投资中国市场,届时美国一定会为他们今天的限制性措施而后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点,面对165页挑战书,中国商务部做出明确回应。针对美方行动,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坚决反对,将保留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利。美方应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取消对华投资限制,为中美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环境。中国的话说得很明白,如果美国的挑战书真的落到实处,那中国这边就可能会采取反制措施。至于具体的反制措施,大家只要保持关注就可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将会为当下的决定付出代价。

现在,美国对华打压越来越升级,中美博弈风雨欲来。可以预见的是,美国的打压阻止不了中国的发展,反而会倒逼中国更加迅速地成长。事实已经证明,之前美国的制裁都沦为了一纸空文,那未来当中美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的时候,也就是美国彻底沦为被动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