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以及古印度,人称四大古国。

相较于古巴比伦的灭亡,中国埃及还有印度尚存于世,然而对此英国教授马丁·雅克却有一个疑惑,埃及和印度不都是存在吗,为何人们只认为现如今存在的古文明只有中国呢?

中华文化又具有哪些独特性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知道四大文明古国的概念。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古印度被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它们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古巴比伦文明可以说是四大文明中最为古老的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这个文明以其辉煌的成就闻名于世,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汉谟拉比法典》和巴比伦空中花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典之一,它不仅规范了社会秩序,还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而至于巴比伦空中花园则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按照道理来说如此恢弘且强大的国家理应流芳百世,但是它为何早早的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呢?

原因也很简单,两河流域位于平原地带,这就代表着古巴比伦要想发展的话会非常迅速,但是有优点就有缺点,缺点便是缺乏天然屏障,容易遭受外族入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时古巴比伦也是受到了亚述、波斯等强大帝国征服,文明发展屡屡中断。

随着文化的逐渐断流带来的影响自然就是被其他文化同化,就这样古巴比伦消失的历史长河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着就是古埃及文明以尼罗河为母亲河,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文明成就。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最著名的象征,它们不仅展示了古埃及人高超的建筑技术,也反映了他们独特的宗教信仰和对永生的追求。

古埃及人在科学、医学、数学等领域也取得了重要成就。他们发明了太阳历,在解剖学和医学方面的知识也相当先进。此外,象形文字的发明为记录历史和传播知识提供了重要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个延续了三千多年的文明最终还是走向了衰落,至于原因和古巴比伦大差不差,虽然强势一时,但是因为政策的腐败,实力开始下滑,后又遭遇外界势力的入侵,一时间古埃及文化受到严重冲击,没过多长时间便惨遭同化,出现了文化断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至于古印度文明,虽然现如今在印度还有流传,但也是只言片语的存在了,要说起古印度文明,不得不提的就是佛教的兴起和传承,不过相较于佛教的日益鼎盛,古印度文明却后劲不足。

首先便是在公元前1500年,遭到了雅利安人的入侵,这次入侵可以说给古印度文明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一时间古印度文明也是一蹶不振。

然而就在古印度文明还没缓上劲时,接二连三的外族入侵是持续不断,再加上后来在近代的时候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就这样古印度文明逐渐被同化为现如今的印度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相较于以上三种古文明,现如今只有中国文明尚未成为“古中国”,而这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所谓一个文明的传递必然需要文字的传递,这其中中国在这一方面做的就非常好,比如老祖宗研究出来的甲骨文,虽然现如今已经被简体字取代,但因为汉字讲究“形”的原因,所以就算是现代人,依旧具有一定阅读古书的能力

当然能够容易的去翻译当时的文字和迷人的老祖宗始皇帝做出的决定“书同文、车同轨”也有着很大的原因。

也正是能够阅读古书,所以从古至今我们的文化没有出现断层,而是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说道阅读古书,那么前提就是要有古书可以阅读,而在这一点上,中国也是做的非常到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完整和连续的历史记录

从《尚书》、《春秋》等先秦典籍,到二十四史,再到明清以来的官方和私人著述,中国的历史记载几乎没有中断过。

这种连续的历史记录不仅保存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也为后人研究和传承中华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中国还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和遗迹,如甲骨文、青铜器、陶器、丝绸等,这些实物证据为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提供了直观的窗口。

特别是近年来考古学的发展,不断有新的文物被发掘出土,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那么就有人要问了,为啥我们国家没有遭受外族入侵呢?为何文化没有出现被同化的现象呢?

这就不得不说一下中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所谓文明一般始于水源,对此中国也不出意外,在两条母亲河长江黄河的浇灌下,中国古时的农业生产以及文化交流极其兴旺。

当然一个文明能否兴旺流传另一个原因便是是否有屏障,而中国恰巧有这样的优势。

西部的青藏高原和天山山脉,北部的蒙古高原和戈壁沙漠,东南部的海洋,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华文明免受外族入侵。这种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华文明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独立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就算是如此,当时中国无论是朝代的更替还是外族的入侵依旧是遭受着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这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国文化保留下来的另一要素——包容力

以唐朝为例,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开放和繁荣的朝代之一,唐朝积极吸收周边少数民族和外来文化的精华。唐代的服饰、音乐、舞蹈等都深受胡风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唐文化风格。同时,唐朝也将先进的汉文化传播到周边地区,促进了整个东亚文化圈的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朝时期,蒙古族统治下的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交融。蒙古族的游牧文化与汉族的农耕文化相互影响,在艺术、文学、科技等领域都产生了新的文化成果。例如,元曲的兴起就是蒙古族音乐与汉族文学相结合的产物。

清朝时期,满族统治者采取了"满汉一体"的政策,在保持满族特色的同时,也积极吸收汉文化。这种政策不仅维护了清朝的统治,也促进了满汉文化的融合。例如,清朝的服饰、建筑等都体现了满汉文化的交融。

除了周边的少数民族文化以外,面对他国文化,中国也是一视同仁,哪怕是在最危难之际的近代,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国依旧是本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逐步进行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工程。

除了包容性,文化自信也是中华文化能在漫长的历史中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

在秦汉时期,中国就已经形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观念,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周边国家都是"蛮夷"。这种观念虽然带有一定的自大成分,但也反映了当时中华文明的强大和自信。

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化自信达到顶峰的时期。唐朝的开放和繁荣使得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吸引了大量外国使节和留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朝则在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独特的宋代文化。这个时期,中国人普遍认为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元明清时期,尽管中国经历了外族统治,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特征仍然得到了保持和发展。特别是在明朝中期到清朝前期,中国仍然保持着较强的文化自信,认为中华文化优于其他文化。

这种文化自信虽然在近代时期一度丧失,当时很多知识分子全盘主张西化,但是骨子里的东西终究是骨子里的东西,不过是依旧是中华文化自信将全部西化的想法击碎,取而代之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结

不能将我们打倒的只会让我们更加强大,中华文化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数千年,但是依旧焕发着无穷的活力,而也相信这种活力可以一直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