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很多同学在我的课上不认真听,所以今天就随机找了几位,像赵斌同学,你来解释一下最近你为什么没在听课?”

最近,一位北大硕士生在上了姜萍老师的课后被点名批评一顿,随后他的这个回应也引起了社会一片热议。

但是大家的舆论倾向都是对这位学霸进行谴责,认为作为北大硕士生,怎么能将学习的态度变成这种情况,不爱听课,总是在玩手机,还让老师在课堂上以此对他进行指责,这作为北大硕士生成绩的优势都被怀疑了。

但是这名北大硕士生也并没有因此而逃避,他也给出了自己的态度。

赵斌:我会承担一切因此而来的后果,并且以后会更加努力,不仅不激将,还说为学术健康正常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师的点名批评方式。

其实教室里大家心中都有一些疑惑,大家也都将自己的想法和猜测一番,但是简单来说,教育措施就是要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能够主动改正。

但是姜萍老师这样的指责方式大家认为是太严厉了,而且这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是在她的课上,随机点人进行批评,赵斌可以说是公开示范了。

这样一来赵斌的面子不仅没了,就连他在学校中的形象都大打折扣,不仅如此,他在面对这样的质疑时,他的回答却是这样的:“我在听课过程中,是否也在玩手机这件事应该是大家都清楚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些含糊,大概的意思是同学们也都在玩手机,他也只是跟大家一样。

但这句话却被姜萍认为是激将的行为,有点在将责任往别人身上推的意味,但是大家却都不这么认为,觉得学生只是在为自己进行申辩而已。

这种教育方式在上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汤浅等一众知名教授的课后,他们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这种批评方式也并不会激励学生,更会让学生感到很丢脸,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不会有动力,总是将自己在课堂上的情况进行隐藏。

因为大家都知道了自己在听课的时候,都会将自己的手机进行隐藏,而且这种学生的听课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也是学生不合理的所在,所以不管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被罚站,反正学生都会有学生的方式,哪怕恶作剧一番,故意让老师无法发现,所以正是这种连带的效应,学生都会将自己的手机进行隐藏,但姜萍老师却在自己的职责上认为学生玩手机是一件非常大的错误。

不尊敬老师,不尊重学识,不尊重知识,这些都是对老师的行为起的一种负面的影响,但在学生看来,手机不过是一种工具,在课堂上偶尔看一下也是没什么的,毕竟微信、QQ等这些工具是非常重要的,就连一个电话来电也是相当重要的。

哪怕是老师严格禁止,学生都在8小时的课程中不看这些,到了放学的时候,也是在使用手机,所以姜萍老师对此行为的指责似乎有些过,更多的时候似乎只是学生的生活习惯而已。

教育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态度。

一位成功的船长最近在社交平台上举例说到:“如果硅谷的平台,他的员工每天在工作,一小会就进行休息一次,看看手机上的消息,然后工作一会儿,接着就玩一会儿游戏。

这样每天基本上都不会工作,如果这样的话,那么说这些人会很放松,也是正确的,但是闲散的时间多了,那么工作的时间就变得相对的少了,那么这样的公司,这样的员工,又怎么能走向成功?”

他最近正好在谈论一个现象,就是职场新人,他们在工作的时候,也基本上是在工作和聊天娱乐之间的切换,没有好好的将自己的工作认真的去完成,这样的人怎么能被老板看重,最终能够得到提升。

教育不仅是要看老师,更要看学生,学生在需要好好对待学习的时候,就应该好好学习,不应该像这样玩手机大大咧咧,随心所欲。

但是学生在上大学的过程中,有很多人都会感受到大学的课程和高中,初中的学习方式有着天壤之别,有的可能是老师的教育方式,有的可能是学生自身的原因,所以这件事情的原因是非常多的。

上大学后,主动性是最重要的,老师毕竟一个人的教育能够作用的对象是有限的,要想学到真正的知识,就要更多的去阅读,去主动的进行探索。

大学不是一个简单的传授知识的地方,而是一个让人知识受益匪浅的地方,所以学生在大学学习的同时,还要学会自己主动的思考,主动的参与,老师在教育方面也是这样,要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相对的,要想让学生不听课的情况少一些,重要的是学校的教育质量,老师的教学态度,还有学习氛围。

如果大家都能感受到老师在真心的进行教育,那么很多人都会认真的进行听课,只有老师的教育态度到位了,才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学生也会更有学习的热情。

当然,这位北大硕士生可能也是因为各种原因,才会让自己的情节演变到此地步,因此被老师点名批评,老师的行为没有错,但是这件事情也是应该引起教育方面的重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的方向。

这位学霸也在其微博中发了一篇长文,将其心中的情感都进行了叙述:“当时被过来人说过,北大能沉,有一部分人是党员,哪怕是被人骂死,这也是北大,而且也是学术的健康”。

所以他认为自己没有受到委屈,也没有觉得被冒犯,更不认为老师的这番批评是对自己的侮辱,赵斌认为,这种批评在学术上是正常的一种现象。

并且他还将现实中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我不是党员,不是来北大听群众的倡导,做到这一步,也是我自己拼搏出来的,我也不认为我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毕竟还有很多人比我要强,所以我会继续的努力下去,不断进步,谢谢老师。”

虽然赵斌对此事表示谢谢,但是在事件发生后,也引发了大家对教育的讨论,认为教育应当是有教无类的,而且每个个人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不能以偏概全。

教育应当是一种引导,而不应当是将错误的行为进行人身攻击,因此也引发了大家对教育的思考,教育应当是灌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的企业家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是认为应该给予赵斌一些肯定,他说:“因为很多人都懒懒散散,不好好学习,而赵斌却能够很好的坐在课上,听课,这是很不容易的。”

结语

教育应当是有教无类的,不能以偏概全,教育是公平的,是其他人努力的结果,应当更多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的学生。

毕竟学生在上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还有学生的人生经历,人生态度等,教育应当是对学生的灌溉,应当尊重学生的真实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