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朗尼参加NBA选秀之前,有许多专家都认为他不应该操之过急兑现父子同台的剧本,而是应该回到大学打那么两三年,甚至打到毕业。在大学篮球的舞台打磨技术并积攒多些经验,日后不是没有机会成为NBA赛场上可靠的角色球员。
不过,背景雄厚的布朗尼决定大一结束直接参选。虽然在NCAA的表现一坨屎,但并不影响他被NBA球队选中的概率,以及他远超状元的流量和话题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都知道,同样的数据和身体条件,换做其他人的话,NBA球队或许看都不会看一眼。但当面试官们用命题作文《我的父亲》来审视这些年轻人的时候,你很难不对布朗尼高看一眼。
其实,两年前就有类似的案例——一个同样身高不到1米9,没有投篮没有传控,失误比助攻多,三分命中率和布朗尼一样也是26.7%的后卫,完全在NBA球探们的雷达之外。
这个跟布朗尼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球员,名叫德文-卡特。虽然他也是一个球二代,但并没有人经常提及他父亲的名字,安东尼-卡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到了两年后的现在,德文-卡特却成为了NBA乐透秀,在第13顺位被国王队选中。
这样的反差着实让你很难不好奇,他是怎么做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尽管作为球二代的德文-卡特远远算不上穷人,但毫无疑问,以角色球员老爸的资源,根本写不出父子同台的剧本保送他进NBA,让自己变强才是硬道理。
德文-卡特大一在南卡打了一年就选择转校到了普罗维登斯大学,理由是后者能给他更多上场打球的机会。而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这句话,对于一名需要完成选秀KPI的年轻球员来说永远是真理。
转学的卡特,从场均18分钟出场时间的替补球员,变成了新学校场均32分钟铁打的主力,各项数据都有上涨。而大三赛季,卡特又来了一次阶梯式的跃升,并且把前两年不到30%的三分球命中率提升到了37.7%,成为大学联赛的顶级3D、最能抢篮板的后卫,还当选了大东赛区的最佳球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认为布朗尼应该回到大学多打那么几年球。因为天赋不够,要靠经验和努力来凑。
身高矮且没有球场灵性的平庸之辈,绝对需要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而这道问题需要时间和训练量积累才能得出答案。
德文-卡特就是最好的案例,如果你翻看他大一赛季的比赛录像,那你会发现他跟现在是个完全不同的球员。那时候的他传控投没有一样行,而且动作较为笨拙,只能借着莽劲冲杀篮下,以此争取一点存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穿鞋才有1米90的小个子如果只会猪突猛进,那是没有未来的。
若是你能够遇到靠谱的大学教练,那他会帮你找出这些问题,并且手把手带领你找到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
更关键的是,在竞争强度相对没那么高的大学赛场,大学教练和经理也相对能有更大的耐心分一些资源给你练级。
但职业球队不可能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去等你成长,他们只会花时间培养球队基石,而不会对边角料有耐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我们设想这样的情景:如果卡特大一结束就被NBA球队选中,他不太可能有上场时间,也就不可能通过实际比赛内化自己的各种新学的技能。而被丢掉发展联盟的话,那里人人抢球权的环境也不可能支持他从容成长。
虽然把人丢掉高压环境里可能会迫使他爆发小宇宙,打通任督二脉。但这样的爽文剧情在现实里只能是小概率事件,科学地循序渐进才是一名年轻球员成长的正常轨迹。
其实大学四年大概就是一个人一生中拥有最宽松学习环境的阶段,没有工作压力这把总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你可以放开手脚去钻研任何事情。而这放在篮球运动员身上也一样,在象牙塔相对没有养家糊口的烦恼,优胜劣汰的内部竞争也相对不像职业球队那样残酷,他可以有目的性的制定一些长期的规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在德文-卡特这里,投篮是最典型的案例。
虽然卡特大学第一年的三分球投得非常差,只有26.7%的命中率,但他不是没有投篮包——2020年球探给他的评价是“优秀的投手”,这说明卡特投篮方面的低效并非技能包的缺少,而是需要适应大学与高中比赛之间不同的节奏。
事实证明,经过两年的训练和调整,他的确变回了球探报告里那个“优秀的投手”,C&S三分命中率甚至超过了4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特大一的投篮姿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特大三的投篮姿势,明显更连贯丝滑

类似的事情还有防守,卡特的防守是他参加选秀的最大卖点。在这方面,这位造型神似阿尔瓦拉多的小伙子有着绝对的积极性。
此信条贯穿他的篮球生涯:“我的父亲以防守著称,所以我也为自己擅长防守感到自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队第一的防守贡献值可以说明很多事情,现在大家对他的评价是NBA ready的防守悍将。但我们回过头做这样的设想,如果是大一的卡特参选,他还能得到这样的评语吗?
不难看出,卡特在球探报告里被提到的很多优势,都与他在大学里多待了两年有莫大关系。
可靠的防守能力离不开身体方面的成长,22岁的身体由于训练成果的积累和大量比赛形成的肌肉记忆,总归是要比19岁的时候更能适应对抗强度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单防盖掉对方的大中锋,很不简单
我们前面提到大三的卡特比赛画风突变,技术动作速率暴涨,很显然也是和他三年大学生涯不断提升自己身体机能有关。
就像最近训练师谈到霍勒迪为何能从一号位防到五号位时就说,因为霍勒迪是他见过训练最认真的人,16年来如一日,赛后还要负重129公斤深蹲20次,也就是这样的力量训练和耐久度成就了今天的朱哥。
这也是在卡特这里正在发生的过程,否则我们很难解释一个身高不到1米9的后卫,怎么一个休赛期过去,就变成了场均8.7个篮板球的控锋了呢?
强壮的身体,2米05的长臂,还有三年比赛积累下来的卡位经验,这些东西让卡特摇身一变成矮壮篮板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在联合试训体测环节,卡特35英寸(89厘米)的原地垂直起跳高度和42英寸(1米07)的助跑垂直起跳高度均为本届新秀第一,并创造了3/4球场冲刺的历史纪录(2秒87)。堪称本届联合试训体测最大赢家。
同时你现在看他的比赛会发现,他还多了内线脚步和近筐终结的手活儿,再也不是大一那个只会猪突猛进的愣头青了。
这一点,好像还蛮像朱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卡特作为后卫还是有传控技术偏弱,以及出球选择不佳的短板。但凭借大学三年锻炼出来的身体,训练和比赛积累下来的防守经验,足以挣得一个NBA乐透秀的位置。
卡特其实和布朗尼一样,从小都会被对手嘲讽自己“拼爹”。但现在成为乐透秀的他,可是远比当年以落选身份加入NBA的老爹光鲜许多。再加之赶上霍勒迪、怀特、哈特这类球员带火了这个类型的后卫,集这三人所长的卡特,说不定还能再加把火。
选秀专家们对于卡特的定位基本上达成了一致的评价:“拥有NBA最佳防守阵容级别的潜力,下限也是至少会成为强队所需的优秀角色球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拥有了如此基本盘的卡特,不正是理想中布朗尼的样子吗?
或许布朗尼也应该像卡特那样抛开自己特殊的身份思考:“如果没有老爸的光环庇护,我应该做些什么呢?”
而卡特已经替这位后辈做出了最好的回答:“我老爸说做一件事就要确保热爱它并付出所有,我不会因老爸是个NBA球员就选择打球。”
“我的目标,可不仅仅是进入NBA而已。”

作者:br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