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随着大陆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同时发力,今天我国的高温天气再次呈现出多中心鼎力的趋势。从6小时气温排行榜上可见,内蒙古、浙江、福建多地最高气温都冲到40度以上,浙江丽水41.1度力压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旗和拐子湖,省会/直辖市中福州40.8度,直接是今天全国最热的省会/直辖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迪拜出现杀菌级超高温

而在全球范围内,最近一些地方的炎热也令人吃惊——2024年6月,全球高温范围广,强度大。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东亚、北美南部、南欧、非洲北部等地的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日最高气温3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到38~40度,西亚、南亚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有41~45度,局地达46~50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刚刚过去7月18日,历史性高温的高温席卷欧洲,数百个记录被打破,比如北马其顿出现了43度,创下全国历史新高,希腊的亚历山德罗波利斯高达41.1度,为当地观测记录最高,同时,希腊、土耳其数十个站点打破了夜间最低气温最高记录,斯洛文尼亚出现了全国级别的夜温纪录,一个站点夜间最低气温高达25.8度,罗马尼亚有站点出现了27度的最低气温,对于欧洲国家来说,这样的气温相当不寻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张迪拜气温升至“62.2度”的惊人图片,许多网友纷纷惊呼地球气候是不是已经崩溃了。这不禁让人们对气候变化的严重性产生了恐慌。然而,仔细分析后会发现,这种担忧实际上源于对气象数据的误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地球气候全面崩坏?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图片中提到的“62.2度”并不是迪拜的实测气温,而是“酷热指数”,也就是一种结合气温和空气湿度进行换算的“体感温度”,用于衡量人体对温度的感受。酷热指数是一个综合指标,它不仅考虑了空气温度,还将相对湿度纳入计算,这样更能反映人们在高温环境中的实际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酷热指数的计算公式比较复杂,但其基本原理是:同一气温下,湿度越高,人体感觉到的酷热程度也越高。比如,当气温为36度时,相对湿度为40%的情况下,酷热指数为38度;而相对湿度为70%时,酷热指数则可以达到52度。这种体感温度的提升,是由于湿度高时人体散热困难,导致感受到的温度更加酷热。

那么,迪拜7月16日下午的实测气温是多少呢?数据显示,当天下午迪拜的实测气温为42.8度,空气相对湿度为46%。换算得到的酷热指数正是62.2度。对于迪拜来说,40多度的高温在夏季是日常现象,并不罕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全球范围来看,酷热指数62.2度并不是最高纪录,7月18日,波斯湾沿岸有站点也出现了60度以上的超高酷热指数,2003年,沙特阿拉伯曾经出现过酷热指数高达81度的极致酷热现象。我国南方的不少城市在夏季下午的酷热指数也能达到45~55度。也就是说,虽然迪拜的高温令人难以忍受,但并没有突破世界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迪拜的夏季气温通常非常高,40多度的气温并不罕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地球气候已经崩溃。酷热指数只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高温和湿度共同作用下的人体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中东地区来说,高温天气还与副热带高压有密切关系。副热带高压是一种大气环流系统,它常常在夏季控制北半球多个地区地区,导致长时间的晴热天气。副热带高压的存在使得热空气难以扩散,进一步导致地面温度的升高,在我国南方地区,它也是造成多地持续炎热的罪魁祸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国,7月是高温天气的高发期,特别是在南方地区。今年夏天,我国多个城市的酷热指数在下午时段都能达到45到55度。尽管这些数字看起来令人担忧,但它们仍在可控范围内,并未达到历史记录的极端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温天气有几个显著特点。首先,持续时间长。今年夏天的高温天气已经持续了数周,特别是在南方一些城市,居民已经习惯了高温预警的常态化。其次,高温范围广。高温不仅局限于几个城市,而是覆盖了大部分南方地区,甚至北方一些城市也出现了激烈的高温天气。南方多地的高温天气还伴随着较高的湿度,这使得人体感受更加不适。湿度高的情况下,汗液难以蒸发,人体散热效果变差,体感温度显著上升。这也是为什么在相同气温下,不同湿度条件下的酷热指数会有显著差异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今年夏天的高温天气已经带来了不少不便,但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看,这一现象并不意味着地球气候已经崩溃。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解释,我们可以更理性地看待这些气象现象,而不是被一些夸张的报道所误导。未来,随着气候变化的持续,我们可能会面临更多极端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