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外媒在对中国的报道方面,始终呈现出一种极为偏颇的态势。对于中国所取得的诸多积极成果和良好发展态势,他们往往选择视而不见。而恶意抹黑却成为了一种常态化的操作。这种现象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屡见不鲜,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没发现,最近2年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开始转变风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拿美国的《华尔街日报》来说,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报道,标题竟然罕见的用了“中国震撼”4字来描述,内容更是不吝赞美之词,宣称中国已经在多个关键领域崛起,尤其是在当今世界前沿的科技和制造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更是令人瞩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在量子技术领域,中国的研究团队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跨越,让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等技术逐渐走向实用化;人工智能方面,中国的算法和应用场景不断创新,在图像识别、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规模不断扩大。高铁项目更是傲视全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下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格局中,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组件被誉为“新三样”的产业,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不止于此,中国75年来的发展历程,一步步验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之时,面临着极度薄弱的经济基础,可谓是百废待兴。在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仅只有 679 亿元人民币。直至 1978 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GDP 才艰难地增长至 3679 亿元人民币,然而这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驶入了快车道。2006 年,当 GDP 成功突破 20 万亿元人民币这一重要关口后,令人瞩目的是,每一至两年便能跨越一个 10 万亿元的新台阶。在 2020 年,GDP 一举突破 100 万亿元人民币的大关,而到了 2023 年,更是超过了 126 万亿元人民币,这一惊人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都堪称奇迹。

若按不变价计算,2023 年中国的 GDP 与 1952 年相比,竟然增长了 223 倍,年均增长率高达 7.9%。这样的增长速度和规模,充分展示了中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和巨大潜力。从 1979 年至 2023 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了令人惊叹的 24.8%,稳居世界首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工业基础几乎为零,技术设备极度匮乏,生产能力十分有限。但经过 75 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发展,中国工业总量规模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从 1952 年的 120 亿元人民币,一路飙升至 2023 年的 39.9 万亿元人民币。

世界银行所公布的数据清晰地显示,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自2010 年首次超越美国之后,便稳稳地占据了世界首位的位置。在 2022 年,其在全世界所占的比重达到了 30.2%,成为全球工业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不仅带动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为全球产业链的完善和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 2013 年起,中国成功晋升为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到了 2023 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高达 33278 亿元人民币,与 1991 年相比,增长了令人难以置信的 233 倍。并且,研发经费与GDP之比达到了2.64%,成功超过了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

难怪韩国《今日货币》会这样说:韩国的科技研发比中国少太多了,而且,双方的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若要评选全球哪个国家最重视研发,毫无疑问是中国!

比如美国不惜提高关税,都想要打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国却毫不在意!看了美国媒体披露,我才意识到,中国已不需向世界证明什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尔街日报网站刊文披露,中国企业在电动汽车竞赛中已经大幅领先。

美国第二大车企福特CEO表示,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正在以光速前进,中国的电动汽车运用了AI和其他大量新技术,而类似的产品在美国根本找不到。

福特公司董事长曾表示,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今后一定会大量进入美国市场。面对这一不可阻挡的趋势,美国车企必须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之所以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如此之好,离不开众多车企的团结,比如比亚迪、理想、蔚来、小鹏,小米,长安等品牌,就拿蔚来来说,它研发的换电模式,再次让世界震惊!英国《金融时报》称,几家欧洲汽车制造商就换电技术的授权在和蔚来谈判。换电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趋势。

NIO Power 作为全球首创的智能能源服务体系,在新能源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移动互联网为依托,构建了 “可充可换可升级” 的能源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全场景化、去中心化、分场景、分布式加电方案,让加电比加油更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IO Power拥有广泛布局的充电设施网络,截至 8 月 28 日,已在全国布局 2492 座换电站,其中包括 835 座高速公路换电站,覆盖 7 纵 6 横 11 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目前蔚来换电次数已突破 5100 万次,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其在市场中的活跃度和受欢迎程度。

蔚来的换电体系具有九大优势,如 3 分钟极速补能,和加油一样快;全程自动,不用下车,比加油和充电更优雅舒适;城区小电池,长途大电池,花最少钱跑最远路等。这些优势不仅为用户带来了便捷、高效的加电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IO Power的车电分离模式,降低了用户购车成本,对于 3 - 5 年内就有升级或换车需求的用户来说,车电分离的换电模式更加具有性价比。同时,其优化充电电流的方式,相比超快充,电池寿命更长,且电池灵活拆卸,便于回收再利用,符合环保理念。

蔚来换电次数已突破 5100 万次,这一里程碑式的数据具有重大意义。据统计,这相当于为用户提供了超过 26.2 亿度的电量补给,可供约 131 万个家庭使用一年。其中近六成用户选择换电作为加电方式,与公共充电相比,累计为用户节省了超 28.5 亿分钟的时间,平均每位用户省下了约 85 小时。同时,与同级别燃油车相比,换电已为用户节省了超过 203 亿元的费用,平均每位蔚来用户能省下 3.6 万元左右,足够支付 3 趟家庭出境游的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蔚来在全国已布局 2492 座换电站,其中 835 座为高速公路换电站,覆盖 7 纵 6 横 11 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其换电体系拥有九大优势,省时方面,3 分钟极速补能,与加油速度持平;省心方面,不用下车,全程自动,操作便捷舒适;省钱方面,城区小电池、长途大电池的模式让用户花最少钱跑最远路,车电分离的方式降低购车成本,电池可买可租均可换电,且电池随时可换相当于终身质保,不担心质量和衰减。

蔚来加电县县通计划到 2025 年 6 月 30 日前,完成 14 个省级行政区换电县县通,包括北京、上海、澳门、广东、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山东、四川、河南、福建、天津、重庆,覆盖超 1200 个县级行政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 2025 年 12 月 31 日,新增 13 个省级行政区换电县县通,分别为湖南、河北、陕西、广西、云南、贵州、江西、海南、山西、吉林、辽宁、甘肃、宁夏,累计覆盖 27 个省级行政区,超 2300 个县级行政单位。

2026 年开始,蔚来将攻坚其余 7 个省级行政区,覆盖全国超 2800 个县级行政区,让更多用户享受全行业最好的加电服务。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加电县县通,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加电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伙人计划对加快推进加电县县通计划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单个乘用车换电站投资概算较高,如协鑫能科发布的报告显示,单个乘用车换电站投资概算为 490.72 万元,而蔚来第三代换电站的建设成本也依然需要 150 万元左右。以 150 万一座站计算,2300 个县城各一座,投资规模巨大。合伙人计划能够吸引有场地资源、电力资源、资金优势的伙伴加入充换电网络的建设当中,减轻蔚来的资金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蔚来已和交通、能源、地产、文旅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伙伴展开了合作,累计有 3000 多家企业与我们共建充换电站。同时,蔚来已与中国一汽、长安汽车、广汽集团、吉利控股集团、奇瑞汽车、江汽集团、路特斯等 7 家车企展开全方位、多层次的换电战略合作,换电生态逐渐扩大。通过合伙人计划,蔚来能够整合更多的资源,共同建设充换电站,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加电服务。

《2022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研究报告》中指出,从供给端保守预测,中国换电站保有量到 2025 年有望达到 3.4 万座。而 NIO Power 作为行业的领军者,其广泛布局的充电设施网络和不断推进的换电站建设,将在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技术创新方面,NIO Power 持续优化充电电流,相比超快充,电池寿命更长,同时电池灵活拆卸便于回收再利用,车网互动助力削峰填谷减少能源浪费。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此外,NIO Power 还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国家电网等能源电力领域企业进行全方位合作,共同探索新能源汽车补能的新模式。这些合作将为 NIO Power 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加速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加电县县通计划的推进下,NIO Power 将进一步加密蔚来充 / 换电网络布局,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加电服务。到 2025 年年底,蔚来累计将建成超过 5000 座换电站,覆盖全国大部分省级行政区和县级行政区。这将极大地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便利性,缓解用户的里程焦虑,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

可以说,从美国的车企,再到美国的媒体,都对中国的电动汽车赞不绝口,不吝赞美之词,一意孤行增加关税,不仅不会给本土产业提供帮助,反而会进一步拉大和中国车企的差距,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