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到底能有多伟大,伟大到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湖北武汉有一位叫做邹翃燕的母亲,用29年时间把儿子送进了北大、哈佛等一流名校,令谁也想不到的是,他的儿子从出生就是一名脑瘫患者,丈夫狠心将他们母子抛弃。多年来邹翃燕带着儿子同命运作斗争,那么这长达29年的时间命运抗争他们又是怎么走过来的,这份母爱到底能创造多大奇迹。
1988年7月18日,湖北省武汉市一家医院内一位新生儿被诊断为脑瘫患者,医生五次下达病危通知书。宫内缺氧,颅内出血医生建议他们放弃这个孩子,就算是抢救过来,孩子也是非傻即瘫。此时邹翃燕看着自己辛苦怀胎十月的孩子,她不忍心就这样放弃。看着双眼紧闭皱巴巴的小脸,作为一个母亲邹翃燕做不到。她最终决定无论儿子怎样都要尽力抚养,幸运的是经过抢救,出生五天后孩子发出了第一声啼哭,邹翃燕高兴极了,还给儿子取名为丁丁。
邹翃燕期待孩子智力正常,即便这样如果孩子瘫痪他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了清楚孩子智力是否正常,他按照医生的方法教儿子辨别颜色,当问到红色气球在哪时,儿子丁丁则会目不转睛的注视着红色气球,才六个月大的孩子就能听懂母亲的指令,邹翃燕觉得孩子的智力没有任何问题,随后的时间也证明了丁丁没有智力问题。
虽然丁丁智力正常,但病症还是对他的运动神经造成了损伤,他手脚活动不灵敏,存在运动障碍。正常孩子七八个月就能做的事,这个时候的丁丁却什么也不会,甚至到两岁时,他的手没有任何力气,什么东西都抓不住。为了帮助儿子锻炼,邹翃燕从学校找来许多废纸让丁丁将它撕碎,慢慢通过长时间的锻炼,儿子手部有了力量。这时邹翃燕让儿子锻炼使用筷子,反复的训练让丁丁有些急躁,有时大哭起来,外婆心疼说拿勺吃也正常。但邹翃燕却觉得他会长大,如果一直拿勺子吃饭会让他有种自卑心理。
邹翃燕始终觉得自己的孩子和正常孩子没什么两样,只是进度会稍微慢一些。看着孩子哭闹和痛苦的模样,邹翃燕内心十分心疼,其他孩子能轻松完成的事,丁丁却要花十倍百倍的努力去做到,为了让孩子不自卑不轻言放弃,邹翃燕只能去做那个“狠心的妈妈”。
对运动神经受损的脑瘫儿来说,3~6岁是他们恢复运动机能的黄金时期,需要每天不断参与康复训练。邹翃燕是师范学校的一位教师,白天要工作只能晚上带着儿子去做康复训练,无乱刮风下雨天,邹翃燕都从未缺席,因为她知道这是黄金治疗期,不能耽误。康复训练极其痛苦,看着儿子哭到失声,邹翃燕也是心如刀绞,她多么希望自己能替儿子受这些罪。
康复训练一次要花费5元钱,这对于每月只有一百元工资的邹翃燕来说是一项昂贵的费用。为了赚钱她每天到外面做兼职,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在这期间,丁丁的父亲从未有过帮忙,因为当初留下丁丁是周晓燕执意的决定,丁丁十岁那年,丈夫甚至还提出了离婚,狠心将母女俩抛弃。邹翃燕曾说:父爱如山,我就是儿子的那座山。
功夫不负有心人,丁丁五岁时可以稳定行走,可以蹦跳,七岁时他上了小学,因为身体原因,很多项目他可以不用参加。但邹翃燕却认为孩子总会长大,如果一直因为身体原因逃避,就反倒是害了他。中学时参加军训,丁丁由于肢体不协调,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邹翃燕则鼓励孩子,男子汉大丈夫要能屈能伸。丁丁从小刻苦努力,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也离不开母亲的教育方式,邹翃燕从来不在乎儿子的名次,她关注的只是他是否尽力。
到了高中时期,母子俩将目标定在北京大学,儿子却十分没有信心。邹翃燕便带儿子去看楼盘,在5层、15层、25层让他跳望景色,每一层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邹翃燕告诉儿子,只有你站的越高,你的视野才会变得开阔,从而胸怀和格局才能越大。从那之后,丁丁总是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2007年高考,丁丁以660分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
正是因为母亲的执着和坚守,让丁丁有了永不言弃的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上有遇到困难的地方,他也会像自己的妈妈一样,勇敢的面对并战胜它。本科毕业后,丁丁进入了杭州一家知名的公司工作,深感自己还存在不足,他将目标指向了哈佛大学深造。2017年,丁丁顺利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并且还通过了美国司法考试。
深造后丁丁选择回国发展,目前他在北京一家知名企业上班。回顾这些年来的坚持,丁丁最想感谢的是自己的母亲,正是因为母亲的美好品质,才对他产生了积极正面的影响,使得他才能走的更高更强。邹翃燕凭一级之力将孩子从生命边缘拉了回来,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将患有脑瘫的儿子培养成如今的优秀人才,这份母爱创造了奇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