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20到底为何一再推迟?内行人一语道破真相!

1.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难” 制造轰20这样的大型飞机,不仅需要极高的技术,还对制造工艺和材料要求严格。这种体量和难度的飞机,我们国家从没造过。慢点稳点没坏处,毕竟要确保万无一失。

2. 还没达到可替代战略轰炸机的技术 现阶段,有人提“轨道轰炸”作为替代方案,但实际情况是,这种轨道发射目前只能使用火箭发射上面级,载重量不到1吨,对比轰20这种可以载重数十吨的大家伙,差距显而易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火箭替代轰炸机?还不现实 火箭的发射虽然看上去威力很大,但现阶段来说,成本居高不下,发射一次的费用远超传统轰炸机的出动成本。因此,从经济性上看,还无法真正替代战略轰炸机

4. 可靠性还无法与战略轰炸机媲美 火箭的轨道发射技术虽逐步提升,但还是没有战略轰炸机那种成熟度。战略轰炸机的可靠性经过几十年验证,而轨道轰炸技术才刚刚起步,两者不在同一水平上。

5. 数量也是问题 火箭发射目前是一次性使用,而战略轰炸机可以多次使用,再加上产能,战略轰炸机数量多了,自然覆盖范围和打击力更强。在数量和生产上,火箭还远不能比。

6. 技术挑战不容小觑 轰20要完成远程打击任务,对隐身性、航程和挂载量都有苛刻要求,技术上不仅复杂,而且需要时间和反复验证。研发这样的飞机,不是短期内能攻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 隐身技术难度大 隐身性能对轰20至关重要,但这种隐身技术要求涉及材料学、设计和涂层工艺,都是极高的技术门槛。做到“看不见”“听不着”,需要大量时间和试验。

8. 航程要有保障 轰20需要具备超远程航程,才能到达目标区域。这就对发动机性能和燃油效率有极高要求。目前的航程需求对发动机技术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9. 挂载能力要过关 一架轰炸机,挂载量越大打击力越强。要满足足够的挂载量,必须确保机体结构和动力系统匹配,这方面我国在积累经验,但需要进一步突破。

10. 飞行控制系统复杂 轰20的飞行控制系统要求在飞行过程中保持高稳定性和灵活性,需要相当强的计算能力和可靠的系统支持。而这一领域的技术积累还需提升。

11. 基础材料学仍在研发 战略轰炸机的材料不仅要求轻便、坚固,还要具备抗高温、抗腐蚀性。我国材料学进步明显,但要达到轰20的需求,还需要更长的研发时间。

12. 全球环境在变化,任务需求不断增加 轰20不仅仅是作为传统的战略轰炸机,还可能承担更多任务。多种任务需求对技术提出新要求,也让研发时间有所延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 对标美国B-2轰炸机,要走的路还长 美国的B-2隐身轰炸机技术成熟,是轰20对标的对象。B-2的研发历经多年,直到成型投入使用。而轰20也需要类似的时间来不断完善。

14. 现有轰炸机还能撑一阵 虽然轰20还没服役,但我国现役的轰-6K等机型已经具备相当的打击能力,足以应对多数任务。因此,军方并不急于一时,宁可等更成熟的轰20问世。

15. 科技积累要时间,急不得 轰20的推迟,看似等待,实则是一步步夯实基础。我们要赶超发达国家在军工科技领域的积累,急不得,踏实地解决每一个问题,轰20的到来才会更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