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民族56朵花”,在这56朵花中有一朵叫“彝族”。
彝族的新年和汉族不一样。每年的11月20日-11月26日为彝族的新年,彝族人把新年叫做“库斯”,“库”即年、“斯”即“新”,合起来就是“新年”。彝族年的头夜叫“觉罗基”,过年第一天叫“库斯”,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机”。
旧时,彝族自称“罗倮”;在彝语中“罗”(音)意思是虎,“倮”(音)意思是龙,以力量的代表与神秘无畏的动物自称,说明彝族是勇敢和强大的民族。
新中国成立前,彝族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闭塞落后、与其他民族缺乏交流。那个时期,彝族被称为“倮倮(luǒ)”、“夷族”或“夷人”,后来改称“彝族”,是毛主席亲自拟定的。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民族工作。为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实现各民族的平等,从1950年起,有关部门就组织专家分赴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民族名称与族群的识别工作。
到了1953年,中共在讨论《关于过去几年内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工作的主要经验总结》时,毛主席明确提出民族识别的总原则,“科学的分析是可以的,但政治上不要去区分哪个是民族,哪个是部族或部落。”
根据这个原则,我国的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居住地域大小、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低,统统都称为民族,一律平等。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过去对于一些少数民族的歧视甚至侮辱性的称呼得到了纠正。
如,“归化族”改为俄罗斯族,“卡佤族”改为佤族,“僮族”改为壮族,“崩龙族”改为德昂族,“毛难族”改为毛南族……
在确定民族名称的过程中,还坚持“名从主人”的原则。如海南岛的苗族,本是400年前的明代、从广西十万大山(山名)迁来的瑶族,但在识别时、不愿改回瑶族,就被确认为苗族。
经过民族识别工作,让少数民族人民真正体会到了各民族间的平等。曾有一位瑶族干部形象地说:旧中国,我们瑶族被称作“猺”,是“动物”;解放了,我们被称作“傜”,变成了“人”;民族识别后,我们被称作“瑶”,变成了“玉”……
彝族的名字也是在这个背景下确定的。当时,彝族代表被召集到北京一起研究讨论民族名称的问题。会议上,彝族代表提到“夷族”、“倮倮族”都含有轻蔑的意味。
“倮”字从人、从果。“果”本指“果实”、“瓜果”,转义指“成年男女身上类似瓜果的肉体组织(如女性的双乳,男性的阴茎和阴囊)”。“人”与“果”联合起来表示“性器官未用遮羞布遮盖的人”。
“夷族”也不好,因为夷原意是外族,大家认为新中国是由兄弟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大家应该平等互爱,更不应该有夷华之分。
在毛主席和周总理会见彝族代表时,主席提出了把“夷”字改为“彝”字的建议。“彝字”的形意为房子(彑)下面有“米”有“丝”,寓意着有吃有穿,日子富裕。各位代表听了解读后非常满意,一致表示赞成,此后一直沿用了下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