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底,官媒首次报道有韩国公民因为违反中国的《反间谍法》被逮捕,此事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而这件事的发生,意味着2023年4月以来中国新修订的《反间谍法》正在取得效果,中国内部正在全面肃清“内鬼”,抓内外间谍,一个都别想跑。
什么是间谍?
其实在国内,对于抓间谍这件事一直以来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到底什么是间谍?
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到2023年4月修订《反间谍法》前,我国对于“间谍”的定义就是非常含糊且落后的。
那时候中国只能确定做出了非常典型的间谍行为的人是间谍,比如说窃取国家军事机密然后对外售卖的人。或者干脆就是别国专门派遣到中国窃取军事机密的间谍。
《反间谍法》确定了间谍的定义
但是对于一些非典型的间谍行为,比如说窃取商业集团的商业秘密,用于盈利等等,我国就不能根据法律判定其是间谍了。
2023年4月修订《反间谍法》的一大作用,就是确定了“间谍”的定义。
按照新修订的《反间谍法》的定义,以前那种受国外势力支持窃取国家军事机密的行为,属于“受境外组织指示危害国家安全”。
不过同时“为境外势力提供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资料”,也属于很明显的间谍活动了。
我们上边提到的首个韩国公民因为违反《反间谍法》被抓,原因就是这个韩国间谍是一个“新时代间谍”。
根据韩联社、《朝鲜日报》等媒体的报道,这个韩国公民曾经是韩国三星电子芯片部门的员工。
2016年时,该韩国公民进入中国,先后在3~4家芯片企业工作。
2024年时,合肥市国家安全局因怀疑该韩国公民秘密窃取中国芯片企业的相关机密并传递给韩国方面,由此将其逮捕。
按照以往的相关规定,像这种“商业间谍”是不归国家安全部门管的,归公安机关管理。
但是因为2023年4月新修订的《反间谍法》,这种窃取商业秘密的行为也被算进了“间谍”行列,所以从新修订的《反间谍法》开始生效的那一刻起,“商业间谍”也就从公安机关管理转而由国家安全部门管理了。
商业秘密也属于国家机密
看到这很多人会好奇,商业机密的问题为什么会关系国家安全?我国为什么现在要让商业机密的问题归国家安全部门管?
企业数据和国家安全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解释,一个是大数据分析问题,另一个是商业机密也和国家安全息息相关。
在大数据分析问题上,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个概念,那就是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根据客户数据产生的资料是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比如说中国的某打车平台,通过海量的客户信息,可以分析出哪些地方需要多少车辆,从而更合适的调配资源。
客户信息属于企业的重要资产
一家新的打车平台如果不知道这些信息,那么它就不能合适的调配资源,从而造成很多客户打不到车,又有很多车辆资源浪费的情况。
而这些数据,不单单决定了一个公司的盈利,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法和国家安全联系起来。
比如说境外情报组织拿到滴滴打车的这些信息后,可以排查一个城市不同区域的人流密集度,从而判断出一个城市哪些区域是干什么的?有没有不允许普通人进入的军事设施。
更有甚者,这些打车平台手里还会有用户的个人信息。
如果境外情报组织拿到这些信息,排查到使用该打车平台的某军工企业技术人员,就可以对其进行追踪,看他平时会出入什么地方。
这种海量的客户数据信息,是每一家大型企业都会掌握的东西。而这些信息有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法来判断出一些绝密军事情报,自然也需要国家安全部门的关注和管理。
商业机密和国家安全
至于商业机密和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有一件事可以作为典型,那就是美国对欧洲国家的监听。
众所周知,欧洲国家的领导人基本都受到了美国的监听,其中包含法国、德国等欧洲大国的领导人。
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之所以被监听,核心原因是他们都使用了美国生产的电子产品,诸如手机、笔记本电脑一类的东西。
欧洲领导人长期受美国监视
相较于欧洲,中国方面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中国有着全产业链,能生产所有的电子产品。
中国从政府部门到国家高层,都使用自己生产的电子产品,美国自然无法对中国进行监听。
现在问题来了,当美国想要对中国进行监听的时候,它会做什么呢?答案是给我们使用的电子产品上种下“后门”。
通过黑客手段,在电子设备上种下“后门”,随后进行监听,这可以说是标准流程了。
美国一直试图在中国网络中植入后门
从新修订的《反间谍法》开始实施的2023年5月,到2024年7月这1年多时间里,中国方面就监测到美国对中国网络系统发动了超过4500万次攻击。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暗地里的,自然有美国派遣间谍直接从中国这边偷取电子产品的相关数据,比如说底层代码什么的,然后送到美国破解。
像我们上边提到的那个韩国间谍,他来窃取中国的芯片产业相关机密情报,说不定就是来窃取中国芯片的架构,看能不能在上面搞点后门什么的。
并且就算只是单纯的商业利益,那也事关国家安全。
比较现在中美已经开始进行“科技对抗”了,这自然算一种“科技战”。既然是“战争”,那战争中的信息自然需要保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