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又开始作妖?
2024年12月14日,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发言人塔里拉公开声称,中国海警使用了一种“全新的AIS干扰战术”,使得菲律宾无法追踪到中国海警船的航行信息,进而威胁到菲律宾海警船的安全。
这是怎么回事?
菲律宾在南海的非法行为:违背国际法的挑衅
所谓的AIS(自动识别系统)干扰战术指的是通过人为干扰AIS信号,导致船舶的位置信息失真,从而使得其他船舶无法准确获取该船的航速、航向和位置。
菲律宾方面对此提出强烈抗议,认为这种新战术使得菲律宾海警无法保障航行安全,进而影响到该国在南海的海上执法。
然而,菲律宾的这一指责在国际法的框架下显得相当站不住脚。
国际海事组织(IMO)并没有强制要求所有船只都必须开启AIS,尤其是对于海警船、军舰等特殊船只,是否使用AIS并没有硬性规定。
因此,菲律宾的指责在法律和事实面前显得毫无依据,更多的似乎是一种情绪化的反应。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今年,菲律宾再度将中国“告上国际法庭”,重演2016年“南海仲裁案”的老戏。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他们在南海的行为就一直不乏争议。
南海是中国固有的领土,历史上中国对南沙群岛等岛屿的管辖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然而,菲律宾却在没有任何合法依据的情况下,对南海的岛屿和海域提出了所谓的主权要求。
菲律宾试图通过不断地侵扰、挑衅中国的领土主权,来扩展其在南海的非法控制。
以黄岩岛为例,菲律宾频繁派遣海警和渔船非法进入中国的领海,并且多次以所谓“捕鱼权”为借口,公然侵犯中国的海洋权益。
而在南沙群岛,菲律宾更是强行占领了包括美济礁、仁爱礁等岛礁在内的多个岛屿,并长期在这些岛屿上进行军事化建设。
通过建立军事设施和填海造陆等手段,菲律宾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国领土的侵占力度。
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也直接挑战了中国对南海的主权。
菲律宾不断制造事端,意图通过挑起争议,借助外部势力的支持来谋取政治利益,实际上已经破坏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菲律宾再度提起仲裁的动机与背景:外交策略的误判
菲律宾再度提起仲裁,实际上暴露了该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外交策略误判。
2016年,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了所谓的“南海仲裁案”,试图通过国际仲裁来挑战中国对南海的主权。
在那场仲裁中,菲律宾一方面指责中国在南海的岛屿建设和行为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另一方面也寻求通过外部压力迫使中国做出让步。
然而,菲律宾的这一战略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得中国在国际上展现出坚定的立场,成功地捍卫了南海的主权。
2024年,菲律宾似乎没有从2016年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再度试图通过仲裁挑战中国的主权。
菲律宾的这一做法,实际上是一种政治赌博,试图通过重复类似的外交手段获取更多的国际支持,尤其是借助美国等西方大国的影响力,达到在南海问题上取得优势的目的。
但菲律宾显然低估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历史底蕴和法律依据。
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主张已有数百年历史,明清时期就有了明确的行政管理。
1947年中国公布的“十一段线”,更是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界定。
这一历史性主权主张,国际法有充分依据,尤其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不适用于中国已声明的排除性条款(第298条),即中国不接受涉及南海争议的强制仲裁。
因此,菲律宾通过国际仲裁来挑战中国的主权,不仅是对历史的忽视,也违背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菲律宾虽然借助西方国家的支持,尤其是美国的外交资源,试图通过国际舆论施压中国,但其战略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根据2016年仲裁裁决,尽管仲裁庭作出了有利于菲律宾的裁决,但这一裁决并未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尤其是中国明确表示“不接受、不参与”,并坚决维护自身的南海主权。
可以预见,菲律宾此次再度提起仲裁,仍然难以获得广泛的国际支持。
当然也不排除其国内政治压力的反映。
2024年,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面对国内日益高涨的民众情绪和舆论压力时,似乎选择了通过南海问题来转移矛盾。菲律宾国内经济困境、政治不稳,乃至社会舆论的不满,都促使政府采取更具挑衅性的外交政策。
然而,菲律宾这一做法不仅没有从中国的外交坚决中找到破解之道,反而可能会在未来的中菲关系中埋下更多的矛盾。
中国的战略准备与区域稳定:坚持维护和平与稳定
面对菲律宾及其他域外势力的挑衅,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和平对话与合作解决南海问题,捍卫自己的主权。
然而,中国也深知,在南海问题上,若不具备充分的战略准备和应对能力,单纯依赖外交手段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因此,中国在南海的战略准备,既包括加强军事能力建设,也包括提升国际舆论的引导和政策的灵活性,确保国家利益不受侵害。
首先是,中国的海上执法能力与军事化的建设与发展。
自从南海争议愈加紧张以来,中国加大了对南海地区的海警执法力量投入。
中国海警不仅在南海执行日常巡航,还积极推进海上设施建设和海上监视能力的提升。
2023年,中国海警部门新增了一批现代化的海警船和装备,能够在复杂的海上环境中有效执行法律,确保南海航道的畅通与安全。
2024年,中国海警在南海海域共执行超过3000次巡航任务,有效应对了外来船只的干扰和威胁,确保了中国在南海的资源开发和海洋权益。
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准备也在持续强化,特别是在岛礁上的军事设施建设方面。
此外,中国海军定期在南海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增强海上作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自2014年以来,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进程稳步推进,特别是在黄岩岛、美济礁等关键岛礁上,建设了现代化的灯塔、雷达站、机场跑道等设施。
这些设施不仅为中国海警和军队提供了有效的支援,也增强了中国在南海的快速反应能力。
通过这些岛礁的建设,中国对南海的有效控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同时也使得中国在遭遇外部威胁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确保国家利益和领土主权不受侵犯。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非常明确: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争端,而非通过单方面的挑衅和诉讼。
中国在多个场合强调,南海的争议应该由直接当事国之间通过和平谈判解决,而不是依靠外部干预和仲裁来激化矛盾。
中国始终秉持这一立场,主张通过建设性的对话促进区域内国家之间的互信与合作。
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并在区域内展开多层次、多维度的合作。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合作不断深化。
2022年,中国与东盟国家达成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框架下的“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进展,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南海争议的管理上迈出了重要步伐。
同时,中国还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南亚国家加强经济合作,促进地区互联互通与经济繁荣。
面对美国等域外势力的不断干预,中国坚定维护南海的主权和安全。美国及其盟友在南海频繁进行军事演习,试图通过军事手段对中国施压。
然而,中国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在南海的干涉,认为南海问题应由相关国家自行解决。
中国在多个国际场合明确表示,南海的航行自由是各国应共同维护的权利,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通过军事化手段改变南海的现实状况。
结语
菲律宾一再挑起南海争端,不仅损害了自身的外交形象,也破坏了南海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始终坚信,南海问题应该通过相关国家之间的直接对话和协商来解决,而不是通过单方面的挑衅和外部干预。
无论是通过军事手段还是通过外交途径,中国都将坚定捍卫南海的主权与权益。
菲律宾若继续走这条不明智的道路,不仅会付出沉重的外交代价,也会深陷到更大的地区纷争之中。
中国的立场始终不会改变,南海诸岛永远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点任何国家、任何力量都无法动摇。
菲律宾的挑战注定不会得逞,反而将进一步加深中菲之间的分歧,影响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参考文献
央视新闻《国际锐评丨菲律宾新一轮南海挑事的多重动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