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有个让人惊掉下巴的数字成了全国都在谈论的热点:3.7 万亿元,这就是今年前 11 个月的非税收入总数,跟去年比增长了 17%。
这个数字不光打破了以往的纪录,还比 2023 年全年 3.566 万亿元的规模大多了。
更吓人的是,就 10 月和 11 月这俩月,增速居然高达 40%,这在非税收入的历史上可是最高的增速啦。
面对这种“非税疯涨”的情况,国务院、人民日报接连表态,批评有些地方政府那种“远洋捕捞式”的执法——跨省去抓企业家、使劲重罚民营企业,甚至用罚款代替判刑。
这不但伤了企业家的心,也让大家对法治公平的信任降低了不少。
那到底为啥非税收入涨得这么疯狂?地方政府为啥这么喜欢罚没?
数据惊人:非税收入飙升
回头看看过去,非税收入增长得那叫一个快。
2010年的时候,全国非税收入才大概1万亿元;到了2019 年,这个数字就涨到3.24万亿元,头一回超过 3 万亿;到2024年,光前11个月就有3.7万亿元,全年超过 4 万亿元那是肯定的了。
这样的增长速度,不光比 GDP 增长快得多,也比居民收入增长快。这条“罚款曲线”,要是能变成居民收入的增长曲线,那该多好!
可实际情况是,普通老百姓感觉到的,是自己的钱包被罚款给掏空了,特别无奈。
这几年,因为罚款引起的争议事儿经常在网上被大家热议:跨省追捕企业家,内蒙古的警察大老远跑到海南去执法,就为了罚没一个民营企业主的资产;
在好多地方,交警凌晨 5 点就去贴罚单,甚至蹲在路边找目标,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这些事儿都有个相同点,就是执法部门把执法当成工具,为了赚钱,罚款本来是保障社会秩序的手段,结果变成了“赚钱”的目的。
为啥非税收入成了地方政府特别喜欢的东西?背后的原因不难明白:财政收入很紧张,疫情过后经济恢复得慢,房地产市场也不行,土地财政受到了很大打击。
地方政府收支的缺口一下子变得特别大,财政“缺钱”成了普遍的情况。
执法为了赚钱,罚没收入不光能缓解财政压力,还能直接或者间接“养着”执法部门和编外的辅警。比如说,在有些地方,辅警的工资就直接靠罚没收入。
人民日报评论说得特别直接:“这不是依法执法,而是变相地捞钱。”
“罚款经济”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疯狂的罚款做法,让企业家对市场环境心里很不踏实。有的企业宁可减少投资、把规模弄小,也不敢冒险去扩大生产,就怕自己变成被针对的“靶子”。
有数据表明:2024 年,全国新注册的企业跟去年比下降了 4.5%;企业注销的数量跟去年比增加了 6.3%。
有个企业家直接就说了:“与其扩大经营,还不如做得小而精,起码不会被盯上。”这种情况直接就让中国经济的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变弱。
罚没行为变得不正常,不光把社会对执法部门的信任给破坏了,还让法治的基础也动摇。乱用权力破坏了公平正义,有些执法部门凭借权力给自己谋好处,把罚款当成“摇钱树”,根本不把法治原则当回事。
公众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多,小过错重罚、挑着执法这些行为,让普通老百姓特别不满,甚至有可能变成潜在的社会矛盾。
罚款经济短期内能有点好处,可掩盖不了长期的危害。企业信心受到打击、新兴产业发展不顺利、社会矛盾变得更严重,到最后都会对经济活力和社会稳定有很深远的不好影响。
从“罚款经济”到“阳光财政”
国务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要给罚没收入不正常增长的那些地区进行专门的审查,狠狠打击违规的执法行为。
以后,咱们得成立单独的执法监督机构,对乱罚款的行为一点都不能容忍,把执法部门的职责范围弄清楚,绝对不能有“用罚款代替法律”的情况。
罚没收入突然增加这么多,其实就是地方财政出问题表现出来了。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一定得把税收制度改得更好,少依靠土地财政和罚没收入,推进税收结构的改革。
同时培养新兴的产业,通过提高地方经济的竞争力,找到更多正当的财政收入渠道。
从长远来看,罚款经济的坏处不只是财政方面的问题,更在于社会信任没了。要重新树立政府的公信力,就得靠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全面变好。
是良药还是毒药?
从短期来说,罚没收入增加能让地方财政的压力小一点,可这种“饮鸩止渴”的办法,到最后肯定会给社会经济环境造成更大的损害。
人民日报的评论一针见血:“依法执法是最基本的底线,滥罚只会让执法变得不堪一击。”
以后,中国要想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一定得把罚没经济这只“黑手”给砍断,让非税收入变得正常合理,让执法行为重新能让人相信。
非税收入猛涨,暴露出来的不只是地方财政有困难,更有执法权力被乱用的危险。
以后,咱们盼着能通过进一步改革、把制度弄完善,让地方财政走上更健康、能一直发展下去的路。能有一个更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一个更有韧性、更有活力的经济体系。
以上这些看法都是我个人的观点,大家看法可能不一样,各有各的想法。
同时也期待您能说说您的精彩想法,欢迎您在评论区随便说说。
如果您喜欢我写的这些,点个关注,这样咱们能联系得更密切。谢谢您的支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