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真快,今天就是我国24节气里的第22个节气——冬至了,冬至到了,春节也就不远了。
24节气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产物,在我国农业生产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民间,有流传着“最怕冬至是晴天”的俗语,那么冬至放晴有什么说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是怎么说的。
1、冬至雨淋淋,夏至水满江
意思就是如果冬至当天下雨,那么次年的夏天就有可能雨水充沛,而夏至大家都知道,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的滋润,。
因此如果夏至如果下雨,便有着滋润田野里的稻苗,助力早稻抽穗扬花、晚稻顺利扦插,确保春播作物灌浆饱满,夏播种子顺利出苗等等作用。
2、冬至落一滴,冬天雨雪多
这句简单的话语,蕴含着深刻的气象规律。
冬至如果只有点点雨水,就预示着冬天将会有丰富的雨雪。
但冬天下厚雪这个场景,又不得不提起耳熟能详的又一个谚语:“瑞雪兆丰年”。
厚厚的积雪给大地盖上了一层温暖的棉被,能够有效的抵御严寒,保护幼苗免受冻害;并且积雪融化后,雪水将渗入土壤当中,为冬天的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同时也为来年的春播提供良好的条件。
3、最怕冬至是晴天(冬至不冷,夏至不热)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这句谚语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会有“最怕冬至是晴天”这句农谚,这两句农谚进一步强调了冬至天气对后续季节的影响。
如果冬至很温暖的话,可能会导致夏至的气温不高,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冬至放晴看似是一个舒适的天气,实际上却暗藏危机,冬小麦可能会因为温度过高而生长过旺,导致抗寒能力的下降。
同时土壤中的水分也会加剧蒸发,引发干旱,没有寒冬的帮助,就无法在冬天有效的去除害虫幼虫,来年的农作物将十分危险。
冬至的晴雨变化,不仅影响着农作物生长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更蕴含着深刻的自然哲理和文化内涵。
除此之外,我国不少地区还有在冬至当天饮酒的习俗。
在南方的一些地区,冬至时节有着喝米酒的习俗,夜里将米酒微微加热,加入些许姜片、红枣、桂圆等食材。
甜润的滋味在口中散开,暖身又暖心,这种习俗往往与祭祀祖先有关,全家人一起饮用米酒,寓意着对祖先的缅怀,以及祈求祖先保佑新的一年身体健康。
在北方,冬至时人们更习惯饮用白酒,在寒冷的冬天,一杯高度白酒下肚,一瞬间就驱散了身体周围的寒气。
但并不是说什么白酒都能喝,冬至喝酒也要注意,首先要避免过量饮酒,其次要注意不要喝到勾兑酒。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真正的纯粮好酒南池翠N9酒,它是产自我国的美酒之源四川邛崃,用5种优质粮食为原料,传统大曲浓香工艺进行酿造而成的纯粮酒。
酿造该酒的酒厂是当地一家传承了近40年的老酒厂,该酒经过100天时间的发酵,后又经过了9年时间的窖藏,最后还加入了15年的老酒进行调制。
虽然这款南池翠酒的名气不显,但它的品质却不输三四百的大牌名酒,因此在当地还有着“名酒平替”的美称。
好了,今天的分享便到此结束了,大家还知道冬至有哪些习俗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