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英九先生的心中,“乡愁”究竟是什么?
12月23日上午,下着小雨的时刻,马英九先生来到了杜甫草堂。
他朗诵了一首“春夜喜雨”。
值得注意的是,他把江船火独明的“独”字改成了“烛”字。
事后,也有很多的网友注意到了这一点,有的朋友乃至于认为这是他没文化。
当然了,还有的网友也认为他的读法是对的。
这或许是一个学术问题,我们在这里就不过多的讨论了。
然而,我们不妨试着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分析一下,马英九先生改这一个字的涵义。
其一,烛字是一个“火”字加一个“虫”字。那么我想问问大家,谁是虫?我理解的是,当局中的某些人,以赖某、蔡某为代表的那些人。再把“火”字结合起来,就是用火把这些虫给做了。
其二,烛字可以组词成什么?我想大家也想到了,烛火。之所以要这么组词,是因为烛火可以烧“独”。
其三,我们可以带入整句诗文理解一下。江船火烛明,其实比原本的“火独明”,要更温暖一些,不会显得那么孤独。这也寓意着,像马英九先生这样积极推动交流的人不在少数,他并不孤独。
其四,马英九先生特意避开了这一个“独”字,说明了什么?这也可以理解为,他心中无“独”,很坦荡。
所以,这一字之差,意义就不太一样了。
当然了,以上4种理解,都只是我个人的观点而已。不过我同时也认为,我们也不必在意马英九先生改这一个字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只要按照我们心中所想,朝着利于“统”的方面去理解就好了。
如果说他的这一做法,网友们还存在不同意见的话,那么他的另一个举动,大家的态度都是:点赞。
乃至于有的网友还表示:就这一个表现,就已经足够让我对他肃然起敬了。
原来啊,在这个细雨绵绵的早晨,当马英九先生来到“乡愁石碑”面前的时候,他在这里驻足了许久。
值得注意的是,他的眼神以及整体的神态,真的很让人动容。
我们不妨看看上图,尽管只是一张侧脸照片,不过还是可以看到他稍微抿起来的嘴角,还有那深邃的眼神。
大家可以自己模仿一下这个动作,轻轻地抿起您的嘴角,再眼神深邃地注视着前方。
如果大家做了同样的动作,应该就更能理解他此时此刻的心情了。
人在什么时候才会做这样的动作?
没错,就是心中的情绪很复杂、惆怅的时候。
那一句“我在这头,你却在那头”,句子和辞藻虽然都很简单,但是表达出来的感情,却令无数人为之动容。
我想,马英九先生更是如此吧。
他出生在“50年代”,作为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又远离故乡,又经常听家里的长辈提起往事,说起在陆时的点点滴滴。
可以说,他的整个童年和青年时光,应该都是生活在这样的谆谆教诲当中的。到了中年、老年的时候,那一声声教诲,也一刻不敢忘记,已经深深地进入了他的心里。
所以,在他的心中,乡愁就是一个个长辈们在陆时的故事,和长辈们对他的教诲。
这应该也是他近年来,屡屡带领台青来陆参观交流的原因之一。
因为,他自己的童年、青年时光,希望来陆看一看、走一走,却没有机会。而这样的事,不能再次发生在这一代台青身上。
不仅如此,他这一代人,对陆还有深厚的感情。然而新一代台青,应该承认的现实是,他们对陆的认识并不清晰,从小就没有在这里生活过,乃至于都没有怎么听说过,或者说听到的都不是正面、积极的信息,也就更谈不上有很深的感情了。
所以,对于马英九这一代人来说,维系、巩固和促进台青们的对陆感情,就是他们应当做的事。
那么,怎么维系?
又怎么促进?
当然是通过交流。
所以,有一些朋友到现在为止都还在说马英九先生的这几次参访活动没有多大的作用,我认为这么说的话,就不是很客观了,只能说他目前已经退下来了,作为民间的人物,影响力相对较小而已。
而且我们从他这几次行程中的具体安排里也能发现,他每次前来,都会告诉台青们很多历史,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历史,这一次不就有“七三一陈列馆”吗?还有4月份那次的卢沟桥。
这些对于一起前来的台青们,难道会没有意义吗?当然是有的。
而对于那些还没有前来的,也可以通过网络告诉他们:这才是真正的历史。
我想,这也是每次他来交流,都能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
所以,不管从前是怎么样的,至少现在看来,马英九先生做的事情,都是有利于和“统”的。
那么,既然是在为我们共同的事业做贡献,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欢迎他呢?
我想也正是这一原因,所以很多网友在看到这一个又一个的消息之后,才会表示对他肃然起敬。
那么,你是否也是如此呢?
热门跟贴